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量化寬鬆規模再大也屬徒勞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G20財長會議上周結束後,各國同意避免競相將貨幣貶值,所謂貨幣戰可說暫時偃旗息鼓。但市場的焦點已轉向集中在下周舉行的聯儲局議息會議上,因為根據聯儲局主席貝南奇近期的口風,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已如箭在弦,事在必行,問題只是量化寬鬆的規模而已。

上次的量化寬鬆規模是一萬億美元左右,效果差強人意。雖然二○○九年第三季美國經濟已恢復增長百分之一點六,第四季更錄得百分之五的增幅,但踏入二○一○年,增長步伐卻放緩下來,繼首季增長了百分之三點七後,第二季增幅已下跌至百分之一點七。最嚴重的是,失業率長期高企之下,幾近百分之十,而這亦只是表面的官方數字,根本未能反映真實情況,因為如果連同失業超過一年已失去信心再找工作的工人計算,美國今年九月的實際失業率其實高達百分之二十二點五。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超逾五分之一的勞動人口失業,肯定是政治危機。十一月美國國會大選在即,為保江山,奧巴馬一定要大力刺激經濟,所以十一月的聯儲局議息會議政治味道甚濃,貝南奇的量化寬鬆政策,管不管用也罷,都必須為政治服務。

QE2要達致預期效果,規模一定要超乎市場的預期,否則效果隨時適得其反。根據路透社早前對十六個債商的調查,逾半估計規模將達五千億美元以上,更有五家估計超越一萬億美元。最大膽的估計,是高盛的預測,認為聯儲局將會在未來分階段購入二萬億至四萬億美元國債或其他資產。高盛根據什麼計算出這個規模,本報投資者日記的專欄作者畢老林昨日有詳盡分析,大家不妨細心閱讀。但不管怎樣,QE2的規模一定要超出市場預期,投資市場尤其是股市才會繼續飆升,如果只是「符合預期」甚或「低於預期」,便不能排除「好消息出貨」效應推低大市的可能。

其實,誰都知道QE2不管規模如何,極其量都只能有短暫的效果,不會根治美國以至全球當前的經濟困局,只是將金融海嘯的後遺症人為地拖延下去,代價卻是不菲,包括輸出通脹,引發全球資產價泡沫危機;掀動新一輪的貨幣戰爭,導致各國爭相貶值,甚至觸發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劇世界各地的貧富懸殊情況,激化社會政治危機。但對美國而言,卻亦可能得不償失,未來面臨的通縮風險,極有可能大於通脹風險,教美國自食其果,最終走上日本的老路。

說到底,金融海嘯暴露的深層次矛盾,即美國整個國家、企業和家庭都過度借貸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企圖以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解決金融海嘯遺留下來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未來幾年,美國的公眾、家庭、企業都要持續減債,他們減債時,銀行的存款便會減少,未償還貸款額亦會跟隨下降,導致銀行的總資產不斷收縮。量化寬鬆政策只會將聯儲局釋放出來的流動性變相成為儲備貨幣,銀行和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寧願將更多的儲備存放在央行,也不願冒險積極放貸,解釋了信貸增長何以長期一蹶不振。由於公眾缺乏借貸意欲,銀行又不願放貸,量化寬鬆政策根本沒有令貨幣流向公眾口袋,要「谷」高通脹,實在談何容易。

然而,作為全球流動量最大的貨幣,美元流動性無限增加,最終卻必然推高通脹和造成資產泡沫,因為部分流動性會進入實體經濟,但更大部分卻會流向虛擬經濟,最終轉化成為惡性通脹。必須指出的是,由於當前世界製造業普遍產能過剩,供過於求,消費性通脹的程度其實有限;反而相對匱乏的資源性資產,包括土地、能源、金銀等貴金屬,卻勢必因游資過剩而價格暴漲,出現資產性通脹,最終形成泡沫。

可以預期,量化寬鬆政策長期持續,房地產價格定必居高不下,股市大幅飆升,金、銀及商品價格迭創新高。如何取捨,投資者宜量力而為,自行決定好了。

---------------------------------------------------------------------------

畢老林



聯儲局一周後議息,市場對次輪量寬(QE2)規模多大,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揭盅如果只有5000億美元,那便跟「無事發生」沒有多大分別,皆因資產價格跑在QE2之前,buy on rumors,sell on facts,5000億美元曾幾何時是「天文數字」,但今時今日,點夠撐起個市?

怎樣才夠、有無數計?這個問法,就好像在說聯儲局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頂住資產市場,未免與事實不符,但在銀紙(美元)供應愈來愈多價值貶個不停下,QE(不管多少輪)一個毋庸置疑的效果,就是逼人投身股海以至實物,竭盡所能避免購買力受到摧殘。

聯邦基金利率 -6.8%?

老畢沒有未卜先知之能,但市場上叻人甚多,高盛就計過條數,認為次輪量寬一經啟動,聯儲局將分階段購入總值2萬億至4萬億美元的國債和其他資產。這個估算準確與否,有待事實證明;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盛根據什麼得出這個結果。

該行認為,目前0-0.25厘的聯邦基金利率,跟聯儲局用作制訂利率水平的「泰勒法則」(the Taylor Rule)揭示的聯邦基金利率水平高了700點子(7厘)。以0.2厘為當前聯邦基金利率的參考水平,高盛的話等於說,按照「泰勒法則」(利率處於哪一水平,視乎實際通脹率和失業率各自偏離目標多遠),聯邦基金利率的「適當」水平應為負6.8厘(0.2%-7%= -6.8%)。由於名義(nominal)利率已降無可降(實際上也不可能處於負數),聯儲局得通過非傳統手段(主要是購買國債和按揭抵押證券),以達到等同於把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負6.8厘的寬鬆政策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700點子的利率差距中,聯儲局首輪量寬(QE1)加上其他刺激經濟措施,已經成功「填補」了當中約400點子(根據高盛的計算,QE1佔130點子、政府財政刺激措施佔240點子、聯儲局承諾維持超低利率一段長時間佔餘下的30點子,合共400點子)。換句話說,假設奧巴馬政府不再推出新的財政措施,刺激經濟的責任由聯儲局一力承擔,央行購買資產的規模,便必須足以填補上述700點子中尚未「處理」的300點子(700點子-400點子=300點子),意味聯儲局購買資產的規模,必須產生等同於減息3厘的政策效果。

高盛如何得出聯儲局在次輪(或更多)量寬中須購入2萬億至4萬億美元資產的結論,相信是投資者最感興趣的問題。條數是這樣計的:每1萬億美元等同於減息75點子(0.75厘),要達到聯邦基金利率再下調3厘之效,聯儲局須購入合共4萬億美元資產(每1萬億美元相當於75點子,屈指一算,4萬億美元便等於300點子了)。

不過,QE說到底都不是常規貨幣政策,執行起來涉及的成本高於傳統減息手段,例如聯儲局資產負債表不斷擴大,一旦按市值入賬(mark-to-market),不排除錄得數額不菲的虧損。如此一來,央行在跟國會周旋時,難免陷入窘境,嚴重處足以影響聯儲局的獨立性;至於貨幣基礎一再擴大,為通脹於未來急劇惡化埋下伏筆,更不待言。考慮到這一點,高盛為新一輪QE的實際規模打了一個「折頭」;雖則中間落墨,但聯儲局在新一輪量寬中購入的資產,規模仍不會少於2萬億美元。

美國本土股票互惠基金雖不斷錄得資金淨流出(持續了多少個月,老畢已記不起,總之有一蹶不振之象),但從新興市場股債盛況以至破紀錄的資金流入可見,散戶並非對銀紙貶值購買力每下愈況無動於中,而是一窩蜂地從美國和其他成熟市場,湧到經濟前景更佳投資回報更豐厚兼且滙率具上升潛力的新興市場,亞洲就多得美國唔少。

然而,正如前述,今天對企業估值舉足輕重的,已不再是公司盈利,而是投資者discount了多大規模的QE。毒會上癮酒會上癮,量化寬鬆政策雖非為推高資產市場而設,但今日股債商品已形同上了酒癮毒癮的人,QE「劑量」稍有不足,市場恐怕立時就潰不成軍。

就如企業派成績表,「符合預期」、「勝於預期」、「不如預期」,對股市的影響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但願不是所有人都像高盛這般「計數」,discount了最少2萬億、最多4萬億美元的QE,否則股市就凶多吉少了。

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關愛基金」要關愛什麼人?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今年施政報告內建議設立「關愛基金」,目的在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由政府和商界各出資五十億元。但建議公布後除了個別大財團響應,社會一般反應未見熱烈,日前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更表明不會向基金捐款,並直言不擬捐款的原因,是不明款項會如何運用,正點出了設立關愛基金的問題:基金定位不清、目標不明,難免令人質疑基金能發揮多大及多持久的功效。總數達一百億元的「關愛基金」一半是由公帑支付,市民應關注基金的運作,以免最終淪為另一筆冤枉賬。

首先要提出的疑問,是當局設立「關愛基金」的目的和動機。倘若設立基金目的只是鼓勵商界參與扶貧工作,則是否意味現在商界普遍缺乏參與慈善或公益活動的熱誠?這顯然與事實不符。若認為商界雖有參與慈善工作,但力度未足、或未能聚焦在扶貧方面,因而需要設立龐大的基金推動有關活動,則不禁要問,當局是否有必要投放五十億元?

這個數目不算小。當局設立的創新科技基金資本為五十億元;常設用作社會服務計劃的獎基金,現存資本約為八十億元。二○○三年政府設立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開設時資本更只得三億元,而今年財政預算案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注資,也僅為數三十億元。如果政府是拋磚引玉推動商界參與,只須向商界稍作姿態示範,是否可收同樣效果?若設「關愛基金」的動機是藉以化解社會部分怨氣,以五十億元的承擔,又是否過於慷納稅人之慨?當局有需要向公眾釐清基金何所為而設。

「關愛基金」定位不清,是因為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指出,香港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政府亦大幅資助各種社會服務,這些措施已可協助市民應付基本生活需要,基層市民都已受惠。事實上本財政年度社會福利開支預算近四百億元,而由獎基金資助的計劃,預計支出也達十億元。既然行政長官認為目前社會福利服務已照顧到有需要的人,為何要再大費周章投放五十億元作扶貧工作?相反若當局意識到目前社會服務未能全面照顧有需要的社群,是否應更積極檢討有關政策和資源,而非單是設立基金,就當完成了把社會財富再分配的工作?行政長官指「關愛基金」可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能提供的多方面支援」,究竟是何所指?

行政長官又表示,讓民間、商界參與扶貧,可以「引入新思維,令措施更具彈性、更加到位」,此說更令市民一頭霧水。究竟這群未能在綜援下得到支援的人屬什麼類別?是否所謂的「三無人士」(即無交稅、無領取綜援等福利津貼,及無居住公屋或自置物業人士)?

「關愛基金」針對的受益人狀況和處境如何?面對的是什麼問題?需要的是什麼援助?當局似乎未有掌握,更未見有任何策略和目標,如此便擬承擔五十億元資金,是否過於草率?這也是須向公眾交代的問題。

行政長官提出由政務司司長出任「關愛基金」主席,也引來了不小風波。過往政府設立的基金如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多會委任非官方人士出任,除讓更多社會人士可參與公職,也可引入社會不同背景人士的知識和經驗,令相關措施更「到位」。行政長官既然希望「關愛基金」能引入新思維,能採取更具彈性的措施,但政務司司長處於建制內,所作的決定和行為受制於現行政策和制度,由政務司司長出任基金主席,又是否有違行政長官的原意?政務司司長是否應專注處理政府內部的政策執行、協調和統籌,確保基金所支援的計劃不會與現行政策出現衝突或與現行服務重疊,而不是再設另一個架構提供服務。

社會上貧富懸殊的問題,除行政長官所提及,是經濟和人口結構轉型的結果,很大程度在於體制的不公,以及大財團的營商手法所致。政府應當切實做的,是維持市場和社會的公平及秩序,建設一個更理想的營商環境;政府並無責任改善財團的形象,更無必要投放五十億元公帑協助財團「洗底」。

--------------------------------------------------------------------------

信報財經新聞


拒撐關愛基金暗諷政府獨裁如蘇哈托 陳啟宗:我點捐是我的事



下屆特首跑馬仔的戰情愈來愈激烈,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領導的關愛基金自推出以來,一呼百應,惟與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熟絡的恒隆地產(101)主席陳啟宗卻大唱反調,以「不知錢點用」為由,不支持首個官商合作、規模高達10 0 億元的慈善基金,並說: 「錢是我的,我點捐是我的事,你唔好叫我點捐」。

政府消息人士回應說,毋須以過多的政治眼光看待事情。

陳啟宗出席恒隆系股東會後表示,他支持照顧社會弱勢社群,惟上市公司及他個人也不打算向關愛基金捐款。他解釋,公司屬於股東,並不屬於管理層,故此就算要捐錢,也應該由私人自行捐款。他及由家族控制的晨興不時捐錢,並自由選擇捐款對象,惟他不願透露歷年捐款總額。他說,關愛基金推出後,社會投向慈善機構的捐款難免被攤薄。


指「畀面」捐錢如交稅

另外,陳啟宗婉轉地把十五年前由獨裁者蘇哈托控制的印尼政府與今時今日的特區政府相提並論。他說,在1995 年,他主講題為「亞洲慈善事業」的講座,當年印尼由蘇哈托當政,每隔二至三年便向大企業募捐,反覆告訴企業「社會不和諧」, 「政府保持良好營商環境愈來愈困難」,並促請企業在未來三年把數個百分點的盈利撥給政府,人人須出一分力。

陳啟宗說,當年印尼商界甚少捐款,因為不知蘇哈托何時再致電,又不知道對方「胃口究竟有多大。」他說,十五年前,他不能想像香港會演變至今時今日的局面。


不願猜測基金背後目的

政府公布關愛基金以來,由李嘉誠出任主席的長和系、由李兆基主理的恒地(012)、由郭氏掌舵的新鴻基地產(016)及由劉鑾雄控制的華置(127)不約而同解囊支持,共捐款15 億元,佔政府商界募捐50 億元目標的30%。陳啟宗說,政府叫到, 「邊個夠膽不遵從」,只有「好戇居的人」才會,他就是一個戇居的人,惟他表示,因「畀面」而捐款與繳稅無異。

他說,關愛基金怎樣運用捐款、「由邊個管」仍屬未知之數。他與家族成員將按照本身的計劃進行慈善工作,達致發財立品。

他形容: 「錢是我的,我點捐是我的事,你唔好叫我點捐;正如錢是你的,我也不會逼你點捐。你可以勸我點捐,但不能逼我點捐。」被問及會否向發起關愛基金的特首曾蔭權陳明利害,陳啟宗說,特首沒有與他接觸,他也不願猜測政府成立關愛基金的目的;不過, 「我同你講的說話,向任何人都講同一番說話」。

關愛基金由下屆特首熱門人選唐英年領導,外界關注恒隆為何「踩場」,惟陳啟宗說: 「並非是否畀面的問題,而是原則的問題。」他說,香港成功之道在於自由開放,稅制又簡單。

對於外界一直視陳啟宗為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的親密戰友;不過,陳啟宗說: 「現在言以過早,可能還有第三者。」陳啟宗以「誠哥」來稱呼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並稱「誠哥」願意捐出三分之一身家實在難能可貴;而邵逸夫、已故包玉剛、李兆基、鄭裕彤亦都樂善好施。恒隆地產2010 年度年報顯示,期內公司捐款420 0 萬元,按年增長3.2 倍。

2010年10月18日星期一

給我一筆錢 不如許我一塊地、施政報告雜評......

辛思維


給我一筆錢 不如許我一塊地



昨天,特首公布施政報告,全城焦點當然還是放在地產相關的措施身上。一如預期,政府提出了一個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計劃,助市民儲首期。雖然新計劃避過政府害怕的「居屋」一詞,不過,資助置業的本質沒變。但結果是,大部分市民仍反應冷淡,質疑其成效。事實上,樓價高企只不過是高地價政策下的副產品,政府左手收錢,右手資助置業,實在有點多此一舉。若有心助市民安居,倒不如大膽改變高地價政策,讓市民及各行各業免受高樓價、高租金之苦,不但解決置業問題,連最低工資、貧富懸殊等問題也能一併改善。

改變需要有勇氣,不過顯然目前的特區政府在勇氣方面仍有所欠奉,所以近期推出的各項措施往往未能刺中要害,無法改變高樓價問題。今次施政報告,曾特首提出要以「民生優先」,並將房屋政策及貧富差距問題的闡述排在前列位置。不過,各項政策中無不充斥著派錢意味,但對於問題的核心似乎仍搔不著癢處。


苦了小市民小商家

尤其近期在全球量寬的情況下,貨幣的價值大降,所以派錢,尤其是延遲到數年後才真正落袋的錢,到時在通脹之下,價值還剩下多少,不禁令小市民大表失望。事實上,多年來香港的高地價政策,只不過養肥了一眾地產商,樓價及租金被大幅托高,不但令小市民受苦,連一眾零售業及飲食業商家也深受其害。

樓價上升,商舖租金亦飛漲。昨天,就有消息傳出,卓悅(653)以月租250 萬元承租旺角通菜街一個地舖。早前,該集團已經以月租100 萬元,租下旺角西洋菜街另一個單位。當企業付出如此高昂的租金後,自然需要在工資支出方面多多節省。所以早前,大家樂(341)主席陳裕光就威脅說,若最低工資升至33 元,集團將發盈警。但眾所周知,盈警的主要原因其實在於租金不能降,工資只不過是藉口。

雖然政府在今次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增加土地供應。不過,若高地價政策不變,樓價始終難降。就以近期政府推出的多幅土地為例,幾乎每次的拍賣價都創出新高。發展商買到貴地,將來又怎會願意以低價出售,樓價勢難下降。

與前特首董建華提出的「八萬五」不同,今次政府提出的兩萬個單位的目標,並沒有政府參建的居屋,完全依靠私人發展商。但事實上,香港房地產發展資金門檻要求高,多年來已形成幾個寡頭的地產商,彼此之間的競爭不大,甚至共同托市。所以就算供應增加,發展商「企硬」不降價,政府及市民也無計可施。

政府以高地價增加收入,有助支持公共開支,不過卻同時製造了不少社會問題,貧富懸殊及仇富心理,絕對與此脫不了關係。所以政府在賺取高收入的同時,卻又要安撫沸騰的民怨,大灑金錢進行扶貧。昨天,恆地(012)主席李兆基,以及新地(016)與郭氏基金,就分別表示願意各撥款4 億元,響應政府提出的關愛基金。


左手賺錢右手派錢

政府及地產商左手賺到盡,右手又進行派錢,期望可以平息民怨。但若然一早不推高樓價,製造極端的貧富懸殊及仇富心理,又何需多此一舉呢?人人都說香港稅率低,但難道這就不是一個變相的超高稅務,而且專向普通老百姓徵收。所以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應從地價著手。

高樓價之下,買不起樓的人固然悲哀,但買得起的人,也不見得有多自在。除了要將一大部分的收入用作供樓,使生活質素下降外,在發展商大幅「發水」之下,不少人也只能被迫耗巨資,買入這些實用面積只有約三四百方呎的單位。目前,政府還繼續呼籲發展商興建細單位,以滿足小市民「上車」的需求。

但事實上,香港人居住的環境已經夠細小了,還要細到什麼程度呢?

難怪有內地北方的朋友告訴辛思維,來到香港感覺很多人,尤其是男孩子都不夠「大氣」、豪邁。試想想一個每天困在狹小空間內生活的人,與一個每天騎馬在草原上馳騁的人相比,又何來「大氣」呢?相信在樓價愈來愈貴的情況下,人均居住面積只會愈縮愈小,難怪愈來愈多人鬱出精神病來。政府若要助港人置業,與其降低面積倒不如降低呎價。

面對高樓價問題,目前全港最幸福的,相信只有那些可以分到丁屋的新界原居民,只有他們的居住權益沒有受到剝削,得到一片足以令其有尊嚴地生活的土地。

若然你仍感到不滿,怪只怪自己投錯胎,所以要置業的話只能積極投資,賺取資本。在地產霸權現實不變之下,你可以選擇買地產股,分享其利潤。當然,另一個選擇就是杯葛地產股,藐視其行為。如何抉擇,還是由閣下自行決定。


-------------------------------------------------------------------------

紀曉風


「置安心計劃」首期亂計數



有關特首周三發表的《施政報告》,當中最大迴響之部分,非「置安心」(全名「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莫屬,昨日本港多份報章都幾乎以此作頭條,探討計劃是否真能有效幫助一眾無殼蝸牛成功「上車」。

「置安心」當真能令無力置業的港人美夢成真?雖然曾蔭權豪言,「置安心」為「優化版居屋」,實情卻是單位要等四年後才「限量投產」,既誠意欠奉,更何況「魔鬼藏在細節裏」,老紀按當局如意算盤一計,發現申請人下場或要賣身當房奴(名副其實是「當奴」),又或只能月入2 萬,卻要每日粗茶淡飯。總之,置業好夢難成真,安心大計必成空。


「租金回贈」只夠小部分首期

老紀雖然數口不精,但對於「加、減、乘、除」此等基本數學尚能應付自如,要了解「置安心計劃」是否真能幫助港人置業,算術正好能大派用場。

根據當局公布,合乎「置安心」申請資格者,個人每月入息上限為2.3 萬元,同時個人資產不多於30 萬,而「家庭」申請人,月入息上限則是3.9 萬元,及不得擁有60 萬元以上資產。此外,申請人及相關住客,須在過去十年內,未曾擁有物業及未享有其他房屋資助。整個計劃的最大「賣點」,就是可以同時幫助申請人儲錢,令申請人在五年後能有能力支付買樓首期。

按當局計算,收取市值租金的「置安心」單位租金為9000 元,住戶在五年後,可獲24 萬的「租金回贈」以作首期本金,再加上住戶原有的30 萬元資產,即已擁有54 萬元的資金。然而,區區54 萬又如何足夠置業?原來,當局的計劃中,尚包括住戶在該五年間須自行另作儲蓄,儲蓄更要多達45萬元(幾乎恍如是房貸版關愛配對基金),令住戶能在五年後,才能擁有99 萬元,以繳付價值280 萬元單位的三成首期,而之後住戶再供款20 年,便能供滿物業。

當然,當局的如意算盤如能在現實中敲響,自能惠及市民,難怪特首亦忍不住大讚,計劃是「風險低、選擇多、幫你儲錢」,又在立法會內揚言計劃有十二個「不用數」的好處,惟現實卻又豈會盡如人意?

須知道,以個人申請人為例,就算月入達上限2.3 萬元,要在5 年間儲下45 萬,那每月便要儲蓄7500 元,再扣除9000元的租金(共1.65 萬),2.3 萬的月入一下子便只餘下6500元。此僅有的6500 元,更要再扣去月供保險費、每日上班必要交通費開支及供養父母之家用,之後已是所餘無幾,相信申請人屆時連每日三餐,都只能吃粗茶淡飯,遑論在該五年有閒錢去消遣娛樂;至於旅遊與結婚,更只會是奢望。如此之生活,實與賣身當房奴無異。

更何況,申請人在5 年後能有足夠資金置業,大前提是本身已有30 萬元資產或儲蓄(如未及此數目,屆時每月的儲蓄額便只得相對遞增,每少10 萬元,每月便要多儲1600 元),但老紀翻查資料,發現能「達標」者似乎少之又少。


等「上車」長過輪公屋

根據中信嘉華銀行聯同中大在06 年底進行的調查,當時訪問了逾五百位月入2.5 萬元的中產在職人士。結果發現,當中48%人會把20%的收入(即5000 元)儲起來,而儲起40%(即10000 元)者,則只有13.7%。

本來,由06 年底月儲5000 元,至今確可儲得逾20 萬元,然而由於08 年底出現金融海嘯,不少人荷包縮水,甚至有人慘吃「無情雞」失去工作,須靠積蓄度日,都影響了儲蓄大計。而公民力量在過去一周的調查,訪問五百名三十八歲以下青年,超過八成透露自己的月入是低於1.4 萬元。換言之,收入已不及「置安心」交租及儲蓄要1.65 萬的「最低要求」。

計劃明明推銷能助人上車,卻原來要私下再狂儲錢,把逾七成收入用作應付買樓,明顯「貨不對辦」,而計劃講金不成,講心亦是誠意欠奉,因為計劃下首批的單位,數量只有一千個,數目本身已如杯水車薪,更離譜是要多等四年,至2014 才能落成供應市場,較輪候公屋只須排隊三年更長,根本解決不到現時迫在眉睫的社會需要,而這些單位,選址更在相對偏遠的青衣。

至於特首多番強調,置安心計劃的單位是「實而不華」,既無會所亦無停車場,但觀乎現時當局的估計,售價可達300 萬,可以想像在二手市場中,將相對缺乏吸引力,故雖然當局指單位可自由買賣,但隨時淪為有價無市。

對於置安心,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李永達直言,政府算盤太如意,若希望五年後能購買250 至300 萬元物業,首期金額實在相當大, 「和當年居屋只需5%首期很不同,對青年買樓一族的壓力遠較居屋高,月入無3 萬元都唔使諗上會」,他更狠評,特首形容是優化居屋,是言過其實,而單位落成期亦太遠,呼籲當局應在明年底便要把單位推出市場。

-------------------------------------------------------------------------

紀曉風


「發水樓」似禁非禁



「好打得」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日終於「發惡」,公布政府嚴打「發水樓」的詳情,嚴格規定新樓最多只可以「發水」一成,而豪裝的大廈大堂,亦將不會再獲樓面豁免,似乎令一眾被發展商「欺壓」多時的市民看到曙光,並為已遍布全港的「發水樓」正式寫上句號。

不過,原來魔鬼不單藏在細節裏,更會藏在時間中!由於政策將在明年4 月1日愚人節才正式實施,本身為工程師的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踢爆,指政策存在兩大漏洞,令發展商隨時在未來十年仍可繼續大賣「發水樓」。至於日前公布的九龍城區重建「樓換樓」計劃,根本只是「樓換籌」方案,獲安置的居民,極大機會要自己貼錢,才可搬到啟德。

這一幕,老紀昨日一直歷歷在目:林鄭昨天在公布打擊「發水樓」措施的記者會上, 「義正詞嚴」地表示: 「我個人從來都不認為,為什麼香港的住宅樓宇要有尊貴的入口,這些雲石大堂、水晶燈……如果發展商認為想要尊貴入口,他要用自己的樓面面積。有人認為政府現時仲辣過專業團體的建議,這個是正確的。」短短數句,已令老紀真的相信,當局今次要當老虎,出狠招來對付「發水樓」。

然而,政策當中,卻藏有後著,皆因這個疑似能維護無數小業主的「偉大」政策,將在明年4 月1 日愚人節才生效,而所謂生效,就是發展商在明年4 月起交予屋宇署的建築圖則,才受新措施的限制。

禁發水「寬限期」長達十年對於這個長達五個半月的變相「寬限期」,黎廣德認為可令發展商有足夠時間在死線前「入則」。他更直言,現時措施中存有兩大漏洞, 「做一個建築圖則,佔不到多少成本,現時並沒規定要全資擁有整個地盤才可『入則』,所以重建的樓,就算未收完樓、未成熟重建的樓,都可以入定則。」他形容,新措施猶如提供誘因予發展商要加速入則。

至於第二個漏洞,則是雖獲屋宇署批出的建築圖則,有效期只得兩年,但如果發展商在期滿時作出少許修訂,重新審批後,又可再獲兩年有效期,若按此循環,圖則儼如能一直生效, 「基本上是一旦入則,永世保存,要鑽空子,地產商一定叻過你政府,除非當局利用行政權『封後門』,講明圖則兩年後會失效,否則根本不能完全阻止發水樓出現。」老紀仍記得,特首日前仍正氣凜然為市民抱不平,直斥發水樓「對市民不公道」,又指發水樓令市民遷怒於政府及他本人,同樣不公道。但觀乎這個重點打擊發水樓的「辣招」,卻原來亦只徒具老虎面具,內裏實如病貓,難怪市民動氣矣。

-------------------------------------------------------------------------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政治重於社福的百億關愛基金



除了房屋政策,處理貧富差距是今年施政報告另一主題;行政長官提出的各項應對措施之中,引起最多人討論的是成立一個由政府和商界各出五十億、合計共一百億元的「 關愛基金」,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出任基金的主席,基金目標是「 為基層市民提供綜援計劃不能提供的多方面支援」。

據本報報道,本地的大地產商已響應政府「 號召」先後答應捐資,相信要在商界籌足五十億元絕無困難。

鼓勵商人在賺錢之餘慷慨捐輸,回饋社會,一方面可以體現社會各階層同舟共濟、合力構建和諧社會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商人顯示願意負起社會責任、在依法繳稅之餘額外承擔的體現,是值得鼓勵的義舉;本地商人捐錢作慈善和福利事業,「 古已有之」,早年的東華三院和保良局都是成功例子,它們提供的服務遍及教育、社區和老人,只是近年新興的社福團體太多、議會內又出現了一批「 為民請命」的代議士,他們的聲音已蓋過了這些歷史悠久兼有服務業績、主要由商界出資營辦的社福機構。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內分析了本地出現貧富差距的原因(第五十至五十二段),但沒有指出貧富差距如何演化成為近年的階級對立甚至所謂「 仇富」情緒;很明顯,「 仇富」的原因不在商人吝嗇於捐獻行善(東華和保良局是最佳例子),而在於本地經濟處於轉型期令貧富差距拉大,基層市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而政府政策卻經常予市民「 偏幫大財團」的印象。也許是為了紓緩日趨緊張的階級矛盾,行政長官才高調地在施政報告內提出成立官商共同出資的關愛基金,以顯示由政府帶頭、商界踴躍支持、官民商「 三方協作共同承擔的理念」。

商界出資行善,既可洗脫他們的「 負面」形象,又可令基層市民受惠,誰曰不宜?但仔細分析,這種重政治宣傳而缺乏實質內容的「 義舉」,可以收「 暫息民怨」的短期功效,但對於如何解決因貧富差距愈益嚴重而滋生的「 仇富」心結,卻未必有任何實效。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關愛基金,但完全沒有任何具體方案規劃;成立一個坐擁一百億元的基金,斷無可能事前沒有任何構想;行政長官只在施政報告內宣布有關決定而相關詳情欠奉,顯然是在短時間內拍板、來不及規劃的反映。事實上,行政長官也承認「 香港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如何運用這筆額外的一百億元基金去協助基層市民而又要用得其所,其實並不容易。更根本的問題,是政府到底有沒有需要成立這個百億元基金?

香港的民間志願社福機構數不在少,它們各自有獨特的服務對象,而且多年來積累的經驗,令它們對服務對象(主要是基層市民)的需求瞭如指掌,政府為何不與它們溝通協調,撥款透過這些社福機構向各式有特別需要的基層市民提供協助?

民間社福機構很多都靠商界捐款,現在行政長官高調要求商界捐獻「 關愛基金」,反而會削弱商界對民間社福機構的捐助,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方敏生昨天公開表達了她對此感到憂慮(擔心關愛基金影響中小社福團體的收入」,反映出這些財力不足的社福機構擔心政府「與民爭利」,搶走了商界願意提供的資源。

民間機構可以做的,為何政府還要插上一手?官辦的關愛基金日後如果以政府機構的編制和辦事方式營運,層層審批,耗用太多行政開支,倒不如把一百億元注入各家社福機構,或鼓勵現有社福團體提供新服務,然後由政府提供資助,以避免太多無謂的開支。

成立百億元的基金或許可在短期內紓緩社會對立情緒,但正如我們指出,貧富兩極化將會令層市民、尤其低收入階層長期處於貧困狀態,政府必須提出相應的長期措施應對。協助基層市民改善生活,應為他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但政府在最低工資之外又準備行最低工時,卻是弄巧反拙、幫不了忙反而害了工人的劣招。

-------------------------------------------------------------------------

由今天開始,投資移民計劃將剔除房地產項目,政府同時把投資移民的門檻金額即時由650 萬元,調升至1000 萬元。

政府將定期檢討,三年後再研究是否需要調整。政府消息人士認為,這一項改動對樓市影響不大,主要是心理影響居多。

有地產代理預料,修訂主要是影響內地客鍾情的九龍站上蓋物業銷售情況,但對於阻遏內地資金流入本港樓市,並沒有作用。


今天生效門檻上調至千萬

政府在2003 年10 月推出投資移民計劃,只要投資650 萬元在本港的房地產或金融產品,便可申請;計劃推出至今,先後約有八千二百名申請人及一萬五千五百位名受養人獲准來港定居,為香港帶來近580 億元投資。

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天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注意到計劃下投資在房地產的資金有上升的趨勢,單單今年首九個月,有關資金佔計劃總投資額的42%,較過往的三成為多。

曾蔭權強調,「雖然近年計劃下的房地產投資只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約1%,但考慮到市民大眾的關注,政府決定暫時將房地產於計劃下的投資資產類別中剔除,由10 月14 日起生效。」除了剔除房地產外,政府同時調高投資移民所需的金額至1000 萬元。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作出此兩項改動後,香港的投資移民仍具吸引力。他指出,過往成功申請的投資移民人士,平均個人資產有2000 萬元,即使作出調整亦普遍不會影響他們申請的機會。同時,政府相信即使在改動後申請數量減少,但投資總額相對將增加,而且申請人始終需要買樓或租住樓宇以作住宿用途,相信整體注入香港資金亦將有所增加。

新加坡的投資移民門檻是1400 萬元,澳洲是1000 萬元,加拿大是600 萬元,但可投資類別較窄;英國是850 萬元。

今次剔除房地產作為投資類別,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除了要回應社會聲音,也因為外國的投資移民計劃大多數都不包括房地產,新加坡明年亦將剔除房地產作為投資移民項目。他指出,2003 年推出此項計劃涵蓋房地產是因為當時的經濟環境差而特意把投資類別擴闊。

歷來共吸納580 億資金日後申請來港的移民,可以投資股票、基金、債券及包含投資成份的保險等。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由2003 年推出投資移民計劃以來,一共吸納了580 億元資金,這金額遠低於一天約900 億元的香港股市交易,相信今次改變計劃,不會影響股票等其他投資市場。

修改計劃後,政府將提供過渡安排。凡新遞交的申請所涉不少於650 萬元的投資(包括房地產)在生效日前六個月內完成,有關申請人亦符合其他資格,有關申請仍可獲批准。至於任何於生效日或以後完成交易的房地產投資,則不被接納為新申請的獲許投資資產。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資金攀爬風險曲線

陶冬



小時候曾聽過大灰狼吃小孩子的故事,長大以後才知道,狼是不輕易攻擊人的,除非是饑餓的病狼。更多的情況是,人類的過度開發,侵蝕了其他動物的生存空間。生態環境的改變,導致了生物的異象。

如今的金融市場,可謂異象叢生。投資風格應該十分審慎的退休基金,居然涉足農產品期貨;手頭已擁有過多現金的微軟,居然發公司債集資;從沒有投資經驗的美國老太太,居然嘮叨著要投資黃金ETF。這些金融異象的背後,其實是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超進取的貨幣政策,改變了人們習以爲常的貨幣環境,過去的投資標的突然失效,導致投資行爲變異。

所謂量化寬鬆政策,就是央行透過購買債券(尤其是國債),大規模增加金融系統內的流動性,並將國債利率人爲地拉低到異乎尋常的水平。量化寬鬆,不過是大肆印鈔的代名詞。除了央行直接大手筆買入國債以外,它們釋放給銀行的銀根,也因銀行惜貸而無法周轉到有需要的企業和個人手中,資金被銀行反手投入國債市場,進一步拉低國債收益率。量化寬鬆政策帶來兩個歷史上罕見的後果:一、risk free is also yield free(無風險資産同時是無收益資産),大量倚靠固定資産收益來維持現金流的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突然發現光靠投資低風險資産已無法支援其支出。二、funding cost is excessively low(資金成本超低),銀行對實體經濟貸款嚴苛,卻鼓勵金融市場借錢炒作。

量化寬鬆政策於是在金融市場製造出“擠出效應”。央行佔據了低風險資産領域,將資金回報壓抑至無可理喻的地步,倒逼民間資金攀爬風險曲線,於是民間資金出走至風險資産。恰恰是因爲過去的固定收益産品已無法帶來足夠的收益,迫使保險公司、退休基金進入石油、商品、農產品等另類投資領域來提高回報;恰恰是因爲資金成本低至0.7%,才誘使微軟發債集資,不過資金卻是被用來回購股票,刺激股價;恰恰是因爲央行失去了政策信用,再加上ETF進入尋常人家,美國老太太竟要買黃金ETF。

各國央行已經開始著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日本銀行的QE2.0(量化寬鬆第二版,Quantitative Easing 2.0)已經上馬,美國聯儲的QE2.0也箭在弦上。早已過度寬鬆的貨幣環境,將變得更加寬鬆。現在央行的政策可以說是二次大戰以來最缺乏獨立性的,而各國的政治家們,已經對緩慢復蘇失去耐心,一心指望透過人爲刺激而達到速成的復蘇。在財政赤字變得難以爲繼之後,政治家們便將量化寬鬆當成速效復蘇藥丸。

其實,量化寬鬆政策在推動經濟復蘇上的效果並不理想。央行能所做的,不過是將流動性放入銀行手中,可是如果銀行惜貸,實體經濟並未因此而受益。由於銀行的金融仲介功能喪失,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不暢順,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就好像用繩子推動眼前物體一樣,有力用不上。

然而,量化寬鬆政策在金融市場卻證明是有效的。由於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能與製造出的流動性直接對接,央行的印鈔票,直接帶來金融資産價格的迅速上揚。更有甚者,由於無風險資産的零回報和超貸炒作的低成本,全球民間資産正出現一次罕有的向風險高地的集體遷徙,剛過去的金融海嘯似乎沒有給人留下什麽記憶和教訓。

這裏出現兩個問題:第一,非常時期的非常貨幣政策趨向常態化,超低的資金成本帶來估值的結構性位移,從國債的收益率到股票PE,從對租金回報的要求到對並無分紅的黃金的看法,估值泡沫在全面形成。第二,資金流向和泡沫的形成,在不同領域並非均勻分佈,一些領域的價值偏離(如國債市場、新興市場)可能大過另一些領域,某一個領域資産價格一旦出現新動蕩,隨時可能誘發連鎖反應。

以量化寬鬆政策來拯救經濟的一個重要中間步驟,就是儘量讓本國貨幣貶值,這樣做一方面減輕債務負擔,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海外資金流入。此招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卻屬以鄰爲壑的陰招,帶來其他國家的貨幣升值,減慢它國的復蘇,甚至帶來衰退。於是其他央行紛紛反制,也推出自己版本的量化寬鬆。全世界處處都在灌水,整個金融市場一片匯率亂象。

用資産價格泡沫來浮起經濟復蘇,在筆者看來是伯南克的陽謀。在2009年初,伯南克祭出QE1.0,透過資産升值挽救了命懸一線的銀行業。現在他要通過QE2.0挽救經濟,筆者相信量化寬鬆對金融資産價格的刺激,可能會大過對經濟的刺激。

這是貨幣政策史上的一次奇觀,也許是我們一生僅能遇上一次的投資機會。資金向風險資産的集體遷移,帶來資産價格上漲,而此又吸引更多尋求收益的資金湧入。但是,投資者必須要懂得識時機、思退出。泡沫是早晚會破滅的---要麽有一日央行自行引爆,要麽市場代勞之。

2010年10月12日星期二

經濟爛攤子點收科、聯儲局持國債超日趕中

黃元山


貸評山下:經濟爛攤子點收科?



金融海嘯後,政府把金融機構攬上身,使多國政府皆面對嚴重的財政危機,所以,我曾稱這個為「金融海嘯續集」。鑑古知今,無論是以前或是現在,當政府面臨財政壓力,最終都逃不過「印銀紙」的引誘。

經濟經典讀物《Memoirs of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Charles Mackay 1852,中文新譯本《財富大癲狂》也快將出版)有幾個有趣的故事:「法國密西西比事件」中,法國政府透過國家支持的印度公司去收購國債;「英國南海泡沫」中,南海公司不斷的批股集資去購買國債,使公司變為國家的最大債主。這些手段與現在各國所用的非常相似:金融海嘯後,美國聯儲局入股銀行,而銀行就轉手去買國債;中央匯金(中國國家公司)發債,以購買國家大型銀行的股票,而大型銀行也反過來買中央匯金的債券。

當今之世,實體經濟仍然疲軟,全球總需求不足,供應過盛,失業率高企,政府財赤大增而被迫縮減開支,於是一眾高官便著眼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泛指金融經濟和貨幣經濟,之前說過,既然信貸和貨幣是銀幣的兩面,故可統稱虛擬經濟,減息、量化寬鬆等只是其中的一些手段。看現今趨勢,全球掌管虛擬經濟的央行,都有很大的決心去創造信貸和擴大貨幣總量。


虛擬經濟泡沫促通脹

綜觀歷史,包括上述法英的經驗,玩虛擬經濟的後果,是引發社會不能承受的通脹(例如中國的資產通脹?),然後政府被迫戳破虛擬經濟泡沫,脫去國王的新衣,引發更大的通縮。

問題是,美國玩的虛擬經濟,是把整個世界也拖下水。美國是全球唯一能藉自己印銀紙,來迫使其他國家也要同樣印銀紙的國家,因為美金是全球最流通的貨幣。迫使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印銀紙、引發資產泡沫,便能反過來拉動美國的經濟增長。中國眼見前車可鑑,不想步日本後塵,抗拒人民幣一下子大幅升值,但這個策略所引發的資產泡沫,可能更大。

--------------------------------------------------------------------------------

畢老林


聯儲局持國債超日趕中



上周六,老畢提及一項「有趣」統計,發現聯儲局當時持有的美國國債,總值8120 億(美元.下同),日本8210 億,中國則以8470 億居於首位。假設中日持債量不變,而聯儲局繼續以每周70 億至80 億的步伐增持,美國央行所持本國國債總值,不出一周便能超日;至於趕中,亦有望在一個月內成為事實。換句話說,聯儲局登上美國國債最大持有方的「寶座」,指日可待。

事隔一星期,聯儲局果真完成超日「壯舉」。局方在10 月6 日披露,持有美國國債總值8191 億,但未計入10 月5 日在拍賣中購入的21 億國債(10 月6 日結算入賬)。換句話說,將這21 億加在原有的8191 億之上,聯儲局所持美國國債總值便達8212 億,以輕微之差壓倒日本。

聯儲局繼續以每周70 億至80 億的步伐增持國債,意味目前跟中國約250 億的持債差距,三周內將「一筆勾銷」。

當這一天來臨時,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和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剛好同日舉行。美國央行持有本國國債世所無匹、聯儲局正式為次輪量化寬鬆(QE2)揭開序幕、共和黨在美國立法機關重奪主導權;由此構成的圖象,會否令你有哭笑不得之感?

中日所持美國國債並非每周公布,更精確的數據比較,要待所有統計齊全始能進行。然而,隨QE2 啟航,市傳聯儲局購入的資產,總規模將在5000 億至1 萬億之間,聯儲局所持美國國債尤其長債,跟中國的距離只會愈拉愈遠。

話雖如此,自聯儲局在8 月10日上次會議中決定把到期按揭證券收回的資金轉投國債(QE Lite)以來,市場對次輪量寬的預期不斷升溫,美股在一片「凶兆」聲中,以七十多年來表現最佳的9 月份「回敬」淡友、長債孳息大插水,金價天天創新高更加不在話下。那等於說,金融市場在過去兩個月已將QE2 逐步price in。

下月3日FOMC 會議結束後,聯儲局購買資產的計劃一旦未如估計般龐大,已獲厚利者會否以此為口實飽食遠颺,引發拋風?有意在現水平高追風險資產的投資者,不可不防。

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

利率、黃金、股市......

林行止


利率跌無可跌 金價高不算高



雖然現在「不會倒閉」的發行者(各級政府)取消「指數順應」的可能不大,但政府在無法可想無計可施時,什麼事都做得出(Government will do anything)。為防範萬一,在美國政府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令美元弱勢持續下,國際貨幣戰呼之欲出(或已經不宣而戰),這表現在各國均「量化寬鬆」(QE,由於已是第二輪寬鬆,因此稱QE2);而「量化寬鬆」只是「學名」,實際上是各國都設法調降利率(日本人昨天把央行基準利率降至百分之零點一至零之間;七十年代瑞士曾出現負利率,即存款不但沒有利息還要支付保管費給銀行)、增印鈔票,於逼降匯價之餘,俱寄望商界、投資者及消費者受「免利息」的誘惑而入市(投資及消費)。可是,當前政經前景不明朗、「生意難做」,受「金融海嘯」衝擊驚魂甫定的銀行不敢貿然放貸,生意人不想投資,企業坐擁巨資以策安全,這意味資金只停泊於K(存款)未進入市場(L);由於利率日低早成雞肋,更多資金在擔憂鈔票太多利率太低最終會刺激惡性通脹之下,「實物」有價是必然的,而此中比較大眾化的黃金,今年來已有從商品「進化」為通貨(貨幣)之勢。這等於說,黃金已成為「貨幣金屬」(Monetary metal),其價因而迭創新高 - 新世紀以來已漲了三倍!

不過,所謂「新高」,是未考慮通脹因素的說法,因為以其於一九八○年一月創下盎斯美元價八百五十元的價位,考慮這二十年的累計通脹率,現價應在二千元以上才「合理」;以前天收市約一千三百五十元計,遠較二十年前「便宜」,僅此一端,「金甲蟲」便看金價應企於二千元水平;而現在看萬元盎斯的人不在少數(萬元金價是這樣「推算」出來的:道瓊斯指數在八十年代初突破一千點,其後反反覆覆,至今已在萬點以上;如今金價已破千元大關,「長此下去」,金價達萬元水平不足為奇)。當然,這與當年道指突破萬點有人著書立說預測道指破三萬五千點一樣,不必認真對待。

金價近來節節上揚的理由,本欄曾反覆論述,如今黃金炙手可熱,不妨再說。

歸納起來,促成黃金搶手的因素,不外下述二項:

第一、通脹預期,認同通脹必至而通脹令貨幣購買力下挫之說,相信通脹愈來愈甚者會增購黃金以求自保;

第二、亞洲、拉美、中東等地新興國家近年賺了不少外匯,除了民間購金(在落後地區黃金是傳統的保值媒介),她們的央行亦爭相增加黃金儲備,即使到了現在,先進國家央行的黃金╱外比率仍大於新興國家,後者購金便更積極。

不過,雖然預期盎斯金價見二千甚至見一萬元者大有人在,但投資者應注意的是,金價對利率高下極度敏感,現在利率已「貼地」,這等於說未來升易跌不易,對金價來說,這是頗為不利的訊息;持有黃金,沒有利息收入之外,還可能要付「倉租」(或保管費),如今利率偏低,鼓勵投機者入市,是金價上升的一項因素,利率形勢一旦逆轉,金價有可能掉頭而下..。

對於認同黃金有抗通脹作用的投資者,投資組合中有一定比重黃金,永遠是正確的決定;目前政府公布的通脹(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似有若無,但期貨市場傳達的訊息完全是另一回事。

以彭博剛傳來的數據,無論棕櫚油、棉花、小麥、銅、糧食指數等俱大幅提升,這使人不期然想起這句名言︰「謊言、天大謊言和政府統計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看不出通脹已近,但期貨市場指出惡性通脹已在門外。在這種情形下,應根據哪項數據作投資決策的參考,決心做自己資金主人的投資者必然知道如何選擇才對自己最有利。

----------------------------------------------------------------------------

畢老林


一個股市淡友黃金好友的「獨白」



聯儲局量寬,其實是一個銅幣的兩面,QE 背後就是dollar debasement,市場上所有資產都因為盛傳美國即將推出第二輪QE 而升個不亦樂乎;那就是說,資產估值跟經濟好壞、盈利興衰、現金流變動以至任何基本因素皆無關,推高資產價值最大的動力來自dollar debasement。

隨著投資者預期美國經濟一有風吹草動,增長動力減弱,聯儲局便會以QE 力挽狂瀾,股市預先反映這個因素,意味聯儲局每一輪QE 所創造出來的流動性,都要比上一輪多,否則便無法支持早就將QE 預期反映在價格內的估值水平。換句話說,量寬力度只要稍低於市場想像,股市升勢便無以為繼。

從第一輪QE 可見,聯儲局創造出來的流動性並未令經濟顯著受惠,美國失業率仍然接近10%,GDP 增長率在第二季回落至只有1.7%,真正得益的只有資產市場。

以下是一條方程式,可供大家參考:more QE = moremisallocation of resou rces = more need for QE = moredollar debasement。

金價近期升得的確有點過分,但歸根結柢,黃金「泡沫」是誰製造出來的?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劉曉波獲和平獎對中國是當頭棒喝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昨天宣布向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頒發諾貝爾和平獎,是繼達賴喇嘛後第二位中國人獲得是項榮譽。諾貝爾委員會指,向劉曉波頒發和平獎項,是表揚他長期以非暴力方式在中國爭取基本人權。諾貝爾委員會一方面肯定中國多年來在經濟發展方面的成就,令數億人口擺脫貧窮,人民參與政治活動的機會也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卻又毫不客氣地批評中國人權問題,指中國政府違反眾多本身已簽署、又承諾恪守的國際人權公約,漠視本身所訂立的憲法,包括第三十五條有關保障人民言論、集會、出版和示威的自由等。委員會相信維護人權與促進和平關係密切,認為向劉曉波頒發和平獎是符合諾貝爾的遺囑所表達的精神。事件無疑反映國際社會對內地和海外中國維權人士的認同,以及不滿中國政府在保障人權方面的倒退和缺陷。

劉曉波曾參與八九民運,期間與侯德建、高新、周舵在天安門廣場以絕食聲援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因而得「天安門四君子」的稱號。

「六四」後,劉曉波經常發表文章,抨擊時政、關注民間維權,更呼籲當局為六四平反和進行民主憲政改革。二○○八年十二月,在《世界人權宣言》發表六十周年和中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十周年之際,劉曉波參與起草和發起《零八憲章》,旨在促進中國民主化進程,呼籲改善大陸人權狀況。《零八憲章》提出「中國公民日漸清楚地認識到,自由、平等、人權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民主、共和、憲政是現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構」。劉曉波其後被捕,並控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中國當局多年來對民間異見人士的無情打壓,暴露出對管治缺乏信心。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央政府要處理國內千頭萬緒的問題,確實不容易,而且在多年「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發展思維,製造出龐大的利益集團,並演化出社會上各種尖銳的矛盾。當局無法應付,於是選擇以高壓手法壓制來自民間的反對聲音。

但如果一直以高壓手段掩飾社會不滿,企圖塑造一個海市蜃樓的和諧社會假象,無疑於掩耳盜鈴,只是自欺欺人;人民無從在這種制度下發揮最大潛力,國家也難以真正健康和諧發展。

劉曉波的遭遇在中國只是冰山一角,而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反映國際社會對中國民間維權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中共一直對外國就有關中國人權問題的批評反應甚為強烈:昨天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和平獎結果,立即觸動了中國政府的神經,外交部隨即反應:發言人馬朝旭稱,由於劉曉波是受中國司法機關制裁的罪犯,將獎項頒發給劉是違背了和平獎的宗旨,並將損害中挪關係云云。

中國當局的反應,顯露出積累已久的心結,認為是西方國家以本身的文化價值強加於中國,並且以人權話題炮製輿論「妖魔化」中國,挑起民間社會對政府的不滿及挑戰中共政權,目的只是壓抑中國日漸強大和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這種觀念其實正是中國當局的思想盲點,也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一大心理障礙。

近年中國政府意識到單靠經濟力量不足以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影響力,因而銳意增強國家「軟實力」,於是致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等文化機構,並且積極舉辦如奧運、世博等國際盛事,試圖向世界宣傳和展示中國在經濟、人文、科技領域的成就。但自由、平等、人權等基本權利,是現代社會人文發展的基礎,也是普世核心價值,如果當局漠視這些基本精神,縱使有更富麗堂皇的外表,也只是徒具形式,外界只會看到中國橫蠻高壓的一面,並且無法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

----------------------------------------------------------------------------

明報 社評

和平非暴力抗爭20年 劉曉波獲獎實至名歸



仍在囚的內地異見人士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對他20 年來堅持和平非暴力抗爭的肯定;是對所有爭取中國民主自由運動人士的肯定;亦清楚告訴國人,透過和平非暴力抗爭來建立一個更民主、更自由、更尊重人權的中國,是會得到世人的認同。這對中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積極意義。我們呼籲北京盡快釋放所有良心犯,不再以言入罪。

劉曉波是近年中國民主運動的象徵人物,六四事件後一度被關押,90 年代兩度入獄,其間堅持呼籲平反六四、保障人權,多次撰文批評中共獨裁。後來,他更發起《零八憲章》簽署運動,提出「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要求推動民主改革,三權分立,落實言論自由等。去年聖誕日,劉曉波被內地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重判入獄11 年。

劉曉波被判刑時曾發表《我的自辯》,當中提及他的抗爭理念。他說:

「20 年裏,我所表達的中國政治改革的觀點,一直是漸進、和平、有序、可控。我也一貫反對一步到位的激進改革,更反對暴力革命。

「言論自由早已成為多數國人的共識,文字獄卻是千夫所指……只有從制度上根絕文字獄,憲法所規定的言論自由權利才能落實到每一位國民身上。」

以和平、漸進式改革來推動中國前進,是劉曉波的信念;落實言論自由,是他的理想。劉曉波不是光說,而是身體力行。六四事件後的20 年來,他一直堅持拿起筆桿,犯顏進諫,其決心與毅力,令人欽佩。這次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是對他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的肯定。對此,劉曉波受之無愧。


中國民主運動,劉曉波並非孤身上路。儘管當局以「牢獄囚禁」來鎮懾異見人士,對於爭取基本國民權益的維權人士也絕不手軟,但隨內地不公義事情一波接一波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維權人士勇於挺身而出,捍衛憲法賦予國人的權利。今次劉曉波獲得和平獎,是對這人的肯定與鼓勵。在此,我們再次呼籲內地應盡快釋放所有良心犯,不再以言入罪。

其實,民主、人權與自由的概念不是西方獨有的東西。溫家寶總理上月底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專訪時,也談到中國人民「對民主自由的訴求不可抵擋」。

溫家寶說,他有信心未來的中國領導人會比前任更佳, 「長江後浪推前浪,人民和人民的力量,將決定國家和歷史的未來」。他說「言論自由在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已被寫入中國憲法, 「只有在人民的監督和批評下,政府才會做得更好,才是真正的人民公僕」。

除了溫總之外,內地學者早已指出中國必須走上政治改革之路。最近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發表了《走向社會重建之路》報告,指出中國當今社會矛盾的根源,就是因為權力、市場和社會三種力量均呈現失衡。「權力」與「資本」疊加成為「權力市場經濟」,形成壟斷性既得利益集團。要制衡權力失衡,必須發展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例如「建立公民參與機制,推動『公民社會』建設」。

溫家寶的言論、清華學者的報告,以及劉曉波的精神,一脈相承。中國領導人應該知道,民主自由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民主自由不單是世界潮流、人心所向,更是防止中國貪污腐化繼續蔓延的重要手段。

經濟上中國真的崛起了。我們盼望內地能在自由人權等領域,也能盡快改革出成績來。我們深信只有如此,中國經濟方能持久發展下去,否則當局只會等同把自己桎梏於火山口之上,故此希望中共在狠批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的同時,也能看到劉曉波倡議的改革,其實亦有利於紓緩內地眾多的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