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

利率、黃金、股市......

林行止


利率跌無可跌 金價高不算高



雖然現在「不會倒閉」的發行者(各級政府)取消「指數順應」的可能不大,但政府在無法可想無計可施時,什麼事都做得出(Government will do anything)。為防範萬一,在美國政府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令美元弱勢持續下,國際貨幣戰呼之欲出(或已經不宣而戰),這表現在各國均「量化寬鬆」(QE,由於已是第二輪寬鬆,因此稱QE2);而「量化寬鬆」只是「學名」,實際上是各國都設法調降利率(日本人昨天把央行基準利率降至百分之零點一至零之間;七十年代瑞士曾出現負利率,即存款不但沒有利息還要支付保管費給銀行)、增印鈔票,於逼降匯價之餘,俱寄望商界、投資者及消費者受「免利息」的誘惑而入市(投資及消費)。可是,當前政經前景不明朗、「生意難做」,受「金融海嘯」衝擊驚魂甫定的銀行不敢貿然放貸,生意人不想投資,企業坐擁巨資以策安全,這意味資金只停泊於K(存款)未進入市場(L);由於利率日低早成雞肋,更多資金在擔憂鈔票太多利率太低最終會刺激惡性通脹之下,「實物」有價是必然的,而此中比較大眾化的黃金,今年來已有從商品「進化」為通貨(貨幣)之勢。這等於說,黃金已成為「貨幣金屬」(Monetary metal),其價因而迭創新高 - 新世紀以來已漲了三倍!

不過,所謂「新高」,是未考慮通脹因素的說法,因為以其於一九八○年一月創下盎斯美元價八百五十元的價位,考慮這二十年的累計通脹率,現價應在二千元以上才「合理」;以前天收市約一千三百五十元計,遠較二十年前「便宜」,僅此一端,「金甲蟲」便看金價應企於二千元水平;而現在看萬元盎斯的人不在少數(萬元金價是這樣「推算」出來的:道瓊斯指數在八十年代初突破一千點,其後反反覆覆,至今已在萬點以上;如今金價已破千元大關,「長此下去」,金價達萬元水平不足為奇)。當然,這與當年道指突破萬點有人著書立說預測道指破三萬五千點一樣,不必認真對待。

金價近來節節上揚的理由,本欄曾反覆論述,如今黃金炙手可熱,不妨再說。

歸納起來,促成黃金搶手的因素,不外下述二項:

第一、通脹預期,認同通脹必至而通脹令貨幣購買力下挫之說,相信通脹愈來愈甚者會增購黃金以求自保;

第二、亞洲、拉美、中東等地新興國家近年賺了不少外匯,除了民間購金(在落後地區黃金是傳統的保值媒介),她們的央行亦爭相增加黃金儲備,即使到了現在,先進國家央行的黃金╱外比率仍大於新興國家,後者購金便更積極。

不過,雖然預期盎斯金價見二千甚至見一萬元者大有人在,但投資者應注意的是,金價對利率高下極度敏感,現在利率已「貼地」,這等於說未來升易跌不易,對金價來說,這是頗為不利的訊息;持有黃金,沒有利息收入之外,還可能要付「倉租」(或保管費),如今利率偏低,鼓勵投機者入市,是金價上升的一項因素,利率形勢一旦逆轉,金價有可能掉頭而下..。

對於認同黃金有抗通脹作用的投資者,投資組合中有一定比重黃金,永遠是正確的決定;目前政府公布的通脹(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似有若無,但期貨市場傳達的訊息完全是另一回事。

以彭博剛傳來的數據,無論棕櫚油、棉花、小麥、銅、糧食指數等俱大幅提升,這使人不期然想起這句名言︰「謊言、天大謊言和政府統計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看不出通脹已近,但期貨市場指出惡性通脹已在門外。在這種情形下,應根據哪項數據作投資決策的參考,決心做自己資金主人的投資者必然知道如何選擇才對自己最有利。

----------------------------------------------------------------------------

畢老林


一個股市淡友黃金好友的「獨白」



聯儲局量寬,其實是一個銅幣的兩面,QE 背後就是dollar debasement,市場上所有資產都因為盛傳美國即將推出第二輪QE 而升個不亦樂乎;那就是說,資產估值跟經濟好壞、盈利興衰、現金流變動以至任何基本因素皆無關,推高資產價值最大的動力來自dollar debasement。

隨著投資者預期美國經濟一有風吹草動,增長動力減弱,聯儲局便會以QE 力挽狂瀾,股市預先反映這個因素,意味聯儲局每一輪QE 所創造出來的流動性,都要比上一輪多,否則便無法支持早就將QE 預期反映在價格內的估值水平。換句話說,量寬力度只要稍低於市場想像,股市升勢便無以為繼。

從第一輪QE 可見,聯儲局創造出來的流動性並未令經濟顯著受惠,美國失業率仍然接近10%,GDP 增長率在第二季回落至只有1.7%,真正得益的只有資產市場。

以下是一條方程式,可供大家參考:more QE = moremisallocation of resou rces = more need for QE = moredollar debasement。

金價近期升得的確有點過分,但歸根結柢,黃金「泡沫」是誰製造出來的?

5 則留言:

P friend 說...

溫總現在才去歐盟, 去加強中德出口關係,去支持希臘經濟,實在已來得經太遲。他早該今年五月前出發,在歐元被美國S&P's和Moody's打得落花流水時,應雪中送炭,大舉買入歐元和其國債,並引發其他國家仿效。這樣不單可以大大加強中歐關係,令歐元成為同美元一樣的強勢貨币,被險資金的工具,並且美國就不會變成現在的倡狂,大大壓迫人民币升值,可知唇亡齒寒之理,歐元的去勢,就是人民币出事之時。不然美元何以全球稱霸,何以向別國有借沒還,何以強吞中國在美國的二萬億美元的外滙?

現在既已為事實,美國率動日本,東盟等國來迫人民币升值,猶如1985年強迫日本簽下<廣場協議>一樣,誘使日元由當年JPY/USD360五年間升值四倍,導致日本經濟於1990年大爆破,出現“迷失20年"的經濟死而不僵的局面。中國雖然前車可監,但是那有反對人民币不升值的能耐?

短線人民币币值重估就是熱錢流入東亞區,港股繼續升值之時。個人投資者宜留意美國11月中期大選之後的異變,以免成為機構性投資者的散貨對象!

匿名 說...

Good opinion!

P friend 說...

多謝! 請問樓主意見如何?

聰聰 說...

唇亡齒寒是對的,中國領導人的反應太慢!

當年日元可以在五年間升值四倍後,日本經濟才爆,但人民幣只要每年升值3%,中國經濟在3年內便爆。

當年日本貨的代替品不多,但現今中國貨的代替品是......!

中國反對人民幣升值的方法便是與外國簽訂更多不公平的商業協定,同樣是死路一條。


11月3日便有異變!

KennethP 說...

Prepare to exit my position in the mark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