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

穩樓市無方 壓通脹無效 看不見未來的預算案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不少回應剛發表的財政預算的評論都用上「缺乏驚喜」、欠新意、口惠而實不至等負面評語,財政司司長雖然動用了五、六百億元提供紓困和惠民措施,可是民間反應似乎是貶多褒少。

曾俊華司長在昨天傍晚發出的一封電郵中,指「今年預算案以穩定樓市、打擊通脹和投資未來為主題」,但顯然預算案在針對上述三大議題上都未能提出令人覺得是針對要害、切實可行的建議。

先說穩定樓市。政府在去年推出了五輪措施為樓市降溫,最新一招是調高短期轉手印花稅,針對短線炒家,措施出台之後樓價顯著下調,「初見成效」,但很快樓市又再蠢蠢欲動;昨天在預算案公布後即有三個樓盤開售,價格仍然「硬淨」,二手市場更出現封盤反價情況,如此反應,顯然是物業市場認為政府的穩定樓市措施不到位且似有若無,於是繼續在高位「買賣如常」!調高短期轉手印花稅確有降溫作用,然而在熱錢囤積不去的情況下,投資者仍然鍾情本地物業,這是長線看好香港經濟和樓市的反映,唯一能夠令樓市「健康發展」的方法,是循理順供求入手,特別是增加土地供應;但曾俊華司長在預算案內只提出在勾地表內撥出四幅住宅地作公開拍賣或招標,除此之外,是以招標形式出售五幅住宅地,但僅能提供共三千個中小型單位。以這種有限度的土地供應,試問怎能紓緩居高不下的樓價和滿足市民的置業需求?政府在鐵路沿線有大量土地可供興建住宅,為何不乘樓市熾熱期推出應市?而且,連物業發展商也主動要求恢復定期賣地,為何政府依舊無動於中、堅守勾地表制度而不為所動?唯一解釋,是現屆政府一直以收緊供應、從賣地收取可觀政費作為施政目標,故此不願在賣地制度上作過度「進取」的改革—過去七年政府平均每年從賣地中得到約三百多億元收益,就可知政府不敢改動賣地制度的「苦衷」。從目前樓市不為所動的現實看來,以調高短期轉手印花稅遏抑樓市的效用已告消失,樓價將繼續拾級而上,直至政府願意推出更有力的措施為止。

在打擊通脹方面,曾俊華司長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寬免差餉、電費補貼、公屋免租兩個月、額外發放一個月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等,都是「舊招」,對市民尤其低收入階層來說,這些措施都有一定紓困作用,不能因為「無新意」而否定其功用。今年預算案的「新招」,主要是預留二百四十億元向合資格人士強積金戶口一次過注入六千元,以及發行五十億至一百億港元的「通脹掛鈎債券」。向強積金注資其意本善,可以幫助受薪階層儲錢防老,但此措施跟抗通脹又有何關係?強積金是市民退休後才能動用的資產,是長遠的財務安排,通脹上升則是當前人人都要面對(低收入階層承受壓力更大)的社會問題,以長期措施回應短期訴求,是典型的「政策錯配」,也是財政司司長動用了二百四十億元卻沒有贏得掌聲的原因。曾俊華司長對香港通脹問題也許有錯誤解讀,令預算案的抗通脹新政變得「唔湯唔水」,發行「通脹掛鈎債券」是另一例子。在香港承受通脹壓力最大的,是低收入階層而不是有餘錢投資的投資者,政府何需為投資者操心?而且,由政府發通脹掛鈎債券,等如由政府為投資者包底,保證買債券的本金不被通脹蠶食;那麼,政府憑什麼本領可以確保投資跑贏通脹?不足之數,是否需要由公帑補貼?從上任之初提出搞伊斯蘭債券(至今未見任何成績),到昨天推出通脹掛鈎債券,看來財政司司長對金融產品頗為外行,有關建議大多文不對題;以債券抗通脹效用成疑,倒不如直接資助低收入階層的交通和食物開支。

從穩定樓市和打擊通脹的措施來看,預算案提出的對策都是難令市民「收貨」的。


歸納昨天各界對財政預算案的批評,不在其措施不足,而在其不能針對當前的關鍵問題,結果是公帑花了,但沒有人覺得自己受惠;很明顯,曾俊華司長對香港民心和社會需要都作了錯誤判斷,因而藥石亂投;令人奇怪的是,曾司長每年制訂預算案都大張旗鼓四出諮詢,為何竟會落得如斯下場?是否證明諮詢工作多此一舉?

香港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為百分之四至五,通脹壓力增加,但全年平均維持在百分之四點五,大致跟經濟增長幅度相若,而失業率現在已降至百分之三點八——從宏觀經濟形勢看,香港狀況其實不差,為何港人仍然怨聲載道?我們的看法如下——香港的失業率雖然近三年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正如本周三的「社評」分析,本地的職位增長主要是低收入崗位,大批基層勞工只支取偏低工資,低收入階層的入息中位數不升反跌,一旦遇上現在百物騰貴,他們的收入便不足以維持生計。至於中產階層,他們在過去三年經濟復蘇期的薪金平均加幅僅維持在百分之三點五之間(部分行業如金融業是例外,其他行業皆乏善足陳),低息環境有助他們減輕按揭負擔,惟○八金融海嘯之後熱錢流竄、興風作浪,本地物業被炒個熱火朝天,對於尚未上車成為業主的中產來說,樓價如脫韁之馬令他們的置業夢無法實現,而剛公布的預算案又沒有在樓市問題上做任何工夫,中產不滿之聲自然愈來愈大。中小企商人和在大陸設廠的廠家,日子也不好過——競爭激烈加上租金壓力還有稍後要應付最低工資,很多中小企可能無法立足;內地的生產成本上升、中國政府主導產業升級,令大批港商面臨結業倒閉,他們中間很多乾脆結束在大陸的生意,把資金調回香港從事「炒業」。曾俊華司長說他今年的預算案以穩定樓市、打擊通脹和投資未來為主題,以此劃分,中產階層最關注的是樓價,基層市民則受困於通脹,而中小企及商界則希望財政司司長可以主動為他們營造更優良的營商環境,提供更多機會;可是,三個階層在今年預算案內都找不出到位及適時的措施。

在穩定樓市和打擊通脹方面,財政司司長的對策都未能符合市民期望,在「投資未來」方面又如何?預算案的「發展經濟」部分,開列的清一色都是過去提過的深化區域合作、四大支柱、六大產業等,很可惜,自曾俊華司長上任後的三年多時間,除了金融業一枝獨秀,其他產業都拿不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所謂「促進經濟多元化」仍然流於空談!在產業發展方面,政府向來不願介入制訂產業政策,開拓新產業的工作主要留給私人企業,這種以市場為主導的方向正確,但是,在經營環境上如何配合、提供具競爭力的條件,這方面政府仍可扮演積極角色。工業總會在預算案公布後發表回應聲明,指預算案「口惠而實不至」,忽視了加強香港競爭力和推動經濟多元化,其中特別提出政府拒絕全面檢討稅制——以稅務優惠方式推動高增值和新興產業,吸引更多外國企業來港,這是全球化之下各國互相競爭的慣用招數,特區政府在這方面似乎從未認真考慮研究。事實上,即使在香港的強項金融業方面,隨着內地金融市場逐步開放、走向國際化,香港在產品多元發展上,顯然已落後於其他市場(債券和衍生工具發展停滯不前),財政司司長如果要「投資未來」,就應該投入更多資源擴大金融市場的規模;又如加強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籌建第三條跑道的規劃事不宜遲,不應一拖再拖,這些對未來香港發展事關重要的基建,也應乘財政充裕之際積極落實其事。很可惜,以「投資未來」為主題之一的預算案,卻不能令香港人看到未來會走向何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