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利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惹起公憤,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為了平息民憤,竟然向市民胡亂派錢。市民對預算案的不滿,不過是反映香港的深層次矛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不滿,當中包括:
一、小圈子選舉
立法會剛剛通過的2012年政改方案,依然離不開由小圈子選出特首和大部分功能組別議席,讓既得利益者可以繼續維護自身利益。亦由於地區直選議席採用比例代表制,票數不足10%已可取得一席。這促使一些政黨以過激的手法去爭取少數選民支持,以期在各區取得一個議席。
二、縱容地產霸權
過去一年多,市民一直對樓價大幅上升表達不滿,但政府卻不肯正視樓宇供應被大地產商和港鐵操控的情況。過去幾年,每年私樓落成量平均不足一萬個單位,大量非法資金流入本港炒樓,直接間接促成樓價和租金大幅颷升。地產惡霸將壟斷勢力伸延至物流、運輸、能源、零售等行業,令中小企和市民要負擔高昂的費用。
三、公營部門肥上瘦下
九七回歸後,特區政府出現多年財赤,強行大幅度削減新入職公務員薪酬,以短期合約取代長俸制度,令年輕人工作得不到保障。醫管局、大學及社福機構效法政府肥上瘦下,特別是當薪酬和公務員脫鈎後,高層人員大幅加薪,甚至巧立名目多收一兩份酬金或津貼。但中下層員工的薪酬和福利則不斷遭到削減,嚴重影響員工士氣。
四、教育政策混亂
九七回歸後,教師、家長和學生面對一浪接一浪的教育改革,被壓得透不過氣來。2001年董建華提出大專學位大躍進,促使各高等院校大量增加副學士學額,大量印製畢業證書圖利。由於教育政策混亂,令不少年輕夫婦不願意生育,加速本地人口老化,造成長遠的經濟及社會問題。
五、藝術發展滯後
政府和商界雖然坐擁巨大財政資源,但投放在體育運動和表演藝術方面的資金卻少得可憐。今年預算案撥出70億元成立「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但在藝術發展方面卻沒有再增撥資源。這令不少愛好表演藝術的人士,要繼續為藝術而犧牲,生活得不到保障。
六、漠視在職貧窮問題
市民很關心在職貧窮問題,並希望政府增撥資源去幫助一些低收入工人,讓他們有足夠收入去應付生活所需。問責局長「每日」薪酬達一萬元,卻不知民間疾苦,認為「每月」一萬多元的家庭收入已不算貧窮。政府向低收入工人發放每月600元的交通津貼,又要資產審查,又要查家宅,變相鼓勵市民不要儲蓄,不要為將來退休生活作打算。
七、漠視人口老化問題
一些公營機構(包括金管局、特區政府、醫管局及大學)高層,享受高薪厚祿,年薪數百萬元,甚至超過千萬元,達到退休年齡還不肯退位讓賢。另一方面,一些無依無靠的長者,由於缺乏積蓄,退休後被迫要繼續工作,每月只賺得數千元過活。政府對長者提供的生活津貼、醫療、院舍和身後殮葬服務,完全脫離需求,缺乏長遠具體方案去處理人口老化問題。
面對上述各種問題及不合理現象,政府為何不將巨額財政盈餘用作處理相關問題,而要胡亂派發呢?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港人為何憤怒?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