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熱錢炒作A股 央行無能為力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大陸A股不斷漲升,以目前滬指在三千四百多點水平計,其市盈率達到二十八倍,較第二季的十八點五倍上升了近五成四;相比之下,美股道指約十三倍,納指十七倍,英國富時、法國CAC四十指數、德國DAX指數等均在十一倍水平,日經指數約二十二倍、恒指約十六倍;A股已成為全球最貴的股市。

  股市熱炒,理由甚多,例如內地宏觀經濟數據轉佳、中國開始步入復蘇等等,但歸根到柢,A股節節上升主因在流動性寬鬆,熱錢大量流入所致,內地的金融界已察覺到泡沫現象開始重現,但問題是,中央政府會否在短期內出手打壓?

  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人民銀行的官員近期紛紛發出防通脹、貨幣政策需要微調等言論,人行副行長吳曉靈上周即指出,今年上半年內地新增信貸達七點三萬億元,相當於零七年同期的二倍,已經偏離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按理人民銀行為了「降溫」,理應有所行動。但是,目前內地的CPI(消費物價指數)和PPI(生產價格指數)仍然處於「負值」,反映出流動性寬鬆但通脹毫無抬頭跡象,預計今年全年大陸CPI增幅僅在百分之一左右,PPI則維持在負一至零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斷無理由收緊銀根,放棄寬鬆貨幣政策!換言之,今年以來由政府投資、新增信貸為主的金融政策,理應不會出現急轉彎。

  在政府帶動下,民間投資也轉趨活躍,民眾把資金從存款戶口轉入股市—今年以來,大陸市場共發行了五十七種新基金,數量為歷史同期之最,新基金籌集的資金達到二千多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千九百三十多億元。此外,目前內地的指數基金規模達到三千至四千億元,尚有近二十多種指數型基金等待批准,令A股市場積累了龐大的購買力(指數基金需購入股票編制指數組合),令股市得到強大支持。

  熱錢大量流入內地,是推動A股上升的主要動力,以今年第一季度計,央行從市場上購買的外量平均每月僅得一千多億元,但從今年四月開始,數額不斷上漲,到五月份已達到二千八百六十多億元;同一時期,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了二萬億美元,反映出熱錢流入的速度不斷加快,推高了股市和樓價。

  大陸實行外匯管制,理論上熱錢不能輕易進出,但實際上每年經企業、地下錢莊等跨境流動的熱錢數額驚人,它們會循貿易公司通過對外貿易收匯進入中國,甚至通過加工廠發工資繳費等形式流入;據內地專家估計,這種地下熱錢渠道達一百多種,防不勝防。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外儲淨增長為一七七八億美元,其中貿易順差為三百四十八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約一百八十元億美元;除此之外,餘下的近千億美元的增長數額「無法解釋」,相信都是國際熱錢流入的規模。熱錢蜂擁而至,是國際投資市場看好中國的體現,但熱錢催生的資產泡沫和過熱現象,後遺症非常嚴重,中國政府過去也吃過苦頭,而且熱錢的特點是快進快出,令中國市場的風險驟增,理論上央行可以藉加息壓抑泡沫,但加息反過來可能吸引更多熱錢湧至。對中國政府來說,一方面希望借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創造就業,但另一方面又怕加息會產生反效果,由此觀之,人民銀行官員早前透露指中國政府可能會略為收緊貨幣寬鬆政策只是出口術,希望可以稍稍壓住市場的泡沫現象,因為在其他政策上,政府對目前熱錢流入造成的過熱現象根本束手無策。

  在復蘇尚未全面來臨之前,熱錢炒作即使埋下危機,但中國政府可做的事不多,由A股熱帶動的港股熱潮,看來還沒有終止跡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