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寒冰
當社會病入膏肓,人們還能留下寶貴的善良,守護最後的光明嗎?
這是我最近思索的一個問題。
目睹殘殺兒童的新聞,我一次次地被憤怒點燃,在內心詛咒冷血的兇手永沈地獄,遭受最惡毒的報應。
可是,當這種事件一再發生,我們的反思,如果還僅僅停留在事件本身;處理的結果,如果還僅僅是對兇手一斃了之……那麽,我們只能無奈地面對更多的疼痛。
我不是一位社會學者,不能從社會學方面進行更多的探討。但是,我知道,類似這種密集把罪惡之手伸向孩子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是極其罕見的。僅此一點,足以證明,我們的社會病了,且病入膏肓。
這些行兇者,或許在行兇之前遭受過社會的不公,或許在作惡以前遭到過歧視。但是,根據冤有頭債有主的基本邏輯,即使法律、上訪等維權之路全部封堵死,他們也不應該把刀對準無辜的孩子,而應該直接去找傷害他的人,但長期的環境,已經讓他們變得極其懦弱——懦弱到喪失最基本的勇氣和理智。
我意外遇到了一位圖書編輯,是泰興兒童殘殺案中受害者親屬之一。他給我講述的情況是如此血腥:
行兇者提刀直奔幼稚園,開始去的是一家好幼稚園,守衛嚴密,兇手無法進入。便轉而到這家平民幼稚園,刺傷守門人後,直入教室,老師沖上前護著孩子們,被捅傷倒下,然後,兇手對著全班孩子的眼睛、頭部一個一個地捅,全部都在頸部以上……孩子們沒有眼淚,只有恐懼,無盡的恐懼……他親戚的孩子,把手放在頭上,試圖躲避,兇手把刀捅向孩子的雙手、頭部,連捅六刀。這時,兇手已經連續捅殺了幾十個孩子,捅到最後,累了,這個孩子沒有因此喪命……
其狀之慘,無以言述,令人忍不住悲泣……
行兇者因爲懦弱,不敢面對真正傷害他的人,卻去傷害比他更弱更無辜的人。這些行兇者在喪失了基本的善良、血性之後,迅速地淪爲禽獸不如的劊子手,把痛苦的種子撒向一個個無辜的家庭。我強烈鄙視、譴責並且詛咒這種可恥的殺戮行爲!無論社會多麽不公,都不應該成爲濫殺無辜的藉口!無論遭遇怎樣的苦難,都不應該成爲蔑視生命的理由!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不應該抛卻最後的愛和善良!
在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另外一則時下爭議很大的新聞,闖入眼簾:她是一位“搶房女”,名叫英子,是搜狐白社會的一名網友,她參加了白社會一款社交遊戲《夢幻城》近期舉辦的“房夢成真”用戶回饋活動,獎品是50萬元購房款。報道稱,這名90後玩家“是北京富二代,家中擁有多套別墅和經適房,卻在遊戲裏花錢雇大量槍手操縱排名。她揚言一定會得到遊戲大獎所送出的房子。”
這種作弊事情本構不成新聞。
構成新聞元素、引起社會關注的,是“搶房女”一句句刺耳的言論:“越是買不起房子的窮鬼,越是把人生希望都寄託在一套玩遊戲送的房子上”;“搶房女”表示,她雇傭的“都是找不到工作的蟻族大學生”、“一小時只要6塊錢”,並嘲諷大學教育,認爲自己高中畢業不去上大學是明智的選擇;在網上秀她家豪宅的照片,被網友扒出來她家有套房子是天通苑的經濟適用房。“搶房女”發表言論:“經濟適用房本來就不是給窮人住的,你們住得上300多平上下兩層帶露臺的經濟適用房嗎”。
其實,類似“搶房女”這樣的以譏諷、嘲弄窮人的人物,已經出現多個。當這類事情一再出現,它同樣暴露出來的,是社會患病之深。當肆無忌憚的嘲弄與仇恨激烈碰撞,會迸射出怎樣的火花?
這個社會中,充滿了焦慮不安的情緒(人們會因爲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怒目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也充滿了莫名的仇恨。追根溯源,相當一部分仇恨都與制度、司法、財富分配不公等等有關。權力失控導致的貧富差距拉大,不斷爲仇恨的種子澆水、施肥。
“搶房女”挑釁性的語言,乃是基於一種慣性。這種慣性很大程度上源於家庭,源於權力或權力的衍生物。試想:誰在把保障性住房做成了豪宅?誰又瓜分了這些豪宅?誰在以如此張狂的方式竊取低收入者的基本保障,然後,再報以嘲弄?如果不是身處這樣的環境,一個剛剛成年的孩子,何以會如此刻薄地譏諷窮人?
當權力不受任何制約,權力必然與腐敗實現最親密的嫁接。
於是,近權力資源者富,遠權力資源者貧,便成爲一種必然。借助權力之手的暴富,是公認的捷徑。
於是,富者更富,貧者更貧。王小廣研究後發現:“過去5年裏國內10%的最富人口買去了50%的房子,40%的富人買了85%的房子,剩下60%的普通百姓只買了15%的房子。”有錢買房者坐等升值之利,無錢買房者在住房保障缺失的情況下只能無奈地看著購買力的快速縮水……
人們可以接受自然狀態下的貧窮——即在公平的環境中,在經過奮鬥和努力的情況下,依然貧窮,卻不能接受不公平狀態下的貧窮,即無論人們如何努力,都因爲不公環境的阻礙而失去獲取財富的機會。
目前的貧富分化,到底是前者的原因還是後者的因素所致?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有人認爲,貧窮者不夠勤勞,當我在貧窮的國家和富裕的國家走訪過之後,我驚訝地得出結論:國人竟然如此地勤勞!如此地艱辛!當操勞一生,依然不能獲得相對應的財富,或者,依然不能避免財富的縮水,並且,當不公的環境成爲最大的障礙,我們還有什麽理由去以窮人懶惰的理由去描寫冰冷的現實呢?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先生,曾經撰文指出:對中國社會最大的威脅可能不是社會動蕩,而是社會潰敗。社會動蕩是指嚴重的社會衝突會威脅政權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而社會潰敗則是社會肌體的細胞壞死,機能失效。說的形象一點,動蕩好比是健康的身體被別人打傷了,而潰敗則是自身的組織或細胞出了嚴重的毛病……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對克服社會潰敗所必須進行的一些變革,往往由於擔心其威脅社會穩定而被束之高閣,結果是使社會潰敗的趨勢日益明顯……近些年來,社會潰敗的迹象已經明顯開始出現。其中最核心的是權力的失控。在過去30年改革的過程中,儘管建立起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但權力仍然是我們社會的中樞。因此社會的潰敗首先表現在權力的失控,腐敗不過是其外在的表現……這種社會的潰敗蔓延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潛規則盛行於社會,甚至成爲基本的爲官爲人之道,對此吳思先生有很好的分析;社會底線失守,道德淪喪;強勢利益集團已經肆無忌憚,社會生活西西里化趨勢出現;利益集團的肆無忌憚,對社會公平正義造成嚴重侵蝕;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的喪失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整個社會的資訊系統已經高度失真,統計資料的弄虛作假代表了體制性的對資訊的扭曲。“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幾乎可以說是比官方統計資料還可靠的現實。
愚民教育和美麗的謊言摧毀了人們的信仰和最基本的道德體系,扭曲了人們的價值觀,金錢至上論主宰了整個社會,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們是如此的彷徨、茫然和痛苦!
社會學者以自己系統的理論,解剖這個社會。問題是,社會的唯一代言人承認自己有病嗎?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社會日漸病入膏肓,將有更多的人成爲受害者,不僅包括那些無辜的孩子們,也包括行兇者、“搶房女”們。
我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大規模投資計劃的洶湧鋪開,意味著民衆財富將不斷被稀釋,這無疑會製造出新的不安與恐慌。中國最需要的是什麽?是以公平公正的制度,來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是通過累積財富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而不是以消耗財富的方式,爲個別人的政績添彩。
經濟行爲絕不能背離使人民更富有、更有尊嚴,使人民的生存環境更美更安全這樣的基本原則。
假如不是那麽多玩命般的投資,假如不是那麽多的損耗,勤勞的國人,何以承受如此巨大的生活壓力?
真的希望好好反思一下,爲了中國的明天,爲了子孫後代,認真認真反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