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耕
香港樓市,歷來黑暗。早前有電視台記者到新樓盤採訪,居然連同幾百買家一同被沒收身份證、信用卡,變相禁錮,搞了半天才獲釋放。接著有電台記者於「九招十二式」後到示範單位參觀,亦被要求登記身份證加以阻攔。香港的地產代理之所以能以黑社會式手法售樓、地產商與賊無異的橫行霸道,還要多得港府這「集團」的同流合污方能成事。
購物最基本的原則是知價量,即清楚花費多少及買來多少。街市買菜呃秤三幾文錢犯法,但地產商的示範單位呃三幾十呎卻沒法例監管。這不是官商勾結是什麼?靠呢班「賊」去自律?講笑搵第樣,別當市民白癡好吧。如果賊會自律,請你港府集團解散警隊。
海味舖標價不清楚(別說誤導)犯法,但地產代理公然將整個櫥窗貼滿假價、假出三幾十萬也沒法例監管。這不是官商勾結又是什麼?唔係又話要黑社會去自律下話?
最有趣的還是容許地產商「測試水溫」。
市場競爭的精義在於容許買賣雙方觀察到一個價格,以這一個資訊來調節供求。稍懂經濟都曉,只有在壟斷(first degree of price discrimination)之下才會讓賣方將同一批貨以不同售價逐件賣出,務求將所有consumer surplus榨乾榨淨為止。閣下日常購物,有否見過要「測試水溫」、逐件海鮮價?
這些荒謬現象,還要拜最大地主、最大利益集團─港府集團所賜。
香港表面上是低稅率,但實際上,隱藏的稅收相當之重。最主要的是港府集團勾結地產財閥囤積居奇,抬高地價、樓價,使業主買貴樓、租客租貴樓、老闆租貴舖,將這些「間接稅」計入之後,本港的居住及營商環境根本毫不便宜。那些專家還好意思口口聲聲「本港是低稅天堂」,港府集團更厚顏無恥到敢於承認,真的貽笑天下。
上述應無的稅,有;但一些應有的稅,無。陳雲本周提到的空置稅,實是打擊炒樓上乘之法。炒風之所以盛行,十分簡單,是因樓價上升的預期值(expected value)足以抵銷丟空所導致的租金損失。只要將稅收設定於那預期值之上,其實便足以壓抑炒風。但關鍵是,港府集團最主要的自身利益終繫於炒風,集團自然沒有誘因去打擊也罷。
另一項應有但無的稅,就是高昂的物業印花稅。正當集團行政長官還戇居居指炒風只限豪宅之際,中下價樓已按年升達三成。樓市關乎民生,故有樓屬福利之說法,儘管未必人人同意。不過,正因如此,對損民生福利而肥自己荷包的炒客,抽其重稅用以補貼民生,天公地道。港府集團偏偏如1997年的金管局一樣戇居,打開提款機任人提款。
所提款項,當然是民膏民脂。雷公教授以官方詳盡數據指本港貧富懸殊無甚惡化,與眾人印象不符,很可能就是忽略了這些住屋成本的上升──須知有不少窮人仍住在私人住宅。大陸反而醒目,知道群眾連起居飲食都成問題再加通脹重臨,政府是可倒台的。反觀曾嘗政府倒台的港府集團,本應深明此道,但卻反應遲鈍,生怕事件不再重演。
澳門正是上佳的「示範單位」。只要官商繼續勾結、貪污繼續盛行,肥的自然愈肥,自然民不聊生;年年小恩小惠派三幾千銀,是無法塞住貧民之口的。除非有選票可以轟政府落台,否則港府集團定不改變現狀。最終便是迫虎跳牆,敬酒不飲飲罰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