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星期六

懷念董伯伯、托高樓價非政府應為之

余錦賢



懷念董伯伯

前天路過中環,見梁家傑及公民黨成員在大街上「嗌咪」,申訴「無殼蝸牛」之苦,號召「苦主」周日上街遊行。與此同時,房委會小組開會,大部份委員要求再建居屋,協助年輕人「上車」,樓市風暴一觸即發,令筆者想起九七年的光景。

想當年,為「無殼蝸牛」力撐的是李永達及民主黨黨員,他們要求政府壓抑樓價,用盡各種方法「冷卻」樓市;時任特首的董建華則全力推動八萬五房策,大量供應住宅單位,跟民主派議員互相唱和,希望馴服瘋狂飆升的樓市。現在政府經常以市民供樓負擔能力衡量樓市,在九七年六月,供樓比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五點五,是歷史高峰,即一個家庭收入一百元,要用八十五元供樓,問你怕未?老董當年的八萬五,除了本報力排眾議認為不可行之外,大部份政客包括民主派都拍掌叫好,認為對市民有利。

其後樓市土崩瓦解的慘痛記憶,毋須在這裏重溫,老董八萬五成為眾矢之的,「德政」變成「惡政」,推倒樓市成為市民倒董的一大原因。誰對誰錯留待歷史評說,但最令人不齒的,是民主派、包括力無殼蝸牛的李永達也加入聲討老董八萬五的行列,混水摸魚,大撈政治油水;這些政治小丑充斥香港政壇,想不到十多年後又再蠢蠢欲動;誰說歷不會重演!

老實說,香港樓市放任不理,難,因為炒家和利益集團太多;但要打壓冷卻,更難,因為有老董的教訓在前。說起董先生,現在很多人忽然都說懷念他,看現在的樓市、科技發展(因高錕獲諾獎而掀起短暫的「科技熱」)、保育環保、經濟轉型,無一不是在董治年代提倡但卻遭政黨奚落的政策,不少事後孔明都說:都是董先生有先見之明!

要壓樓市,幾時輪到梁家傑,請董先生出山吧。

-----------------------------------------------------------------------------------

羅家聰



本港樓市的需求

或許再從另些角度,看看住戶這「求」方面的因素與樓價之關係。住戶數目若多,原因不外二個:一是人口增多,二是每戶人數減少使戶數增多。本港的人口趨勢,大家心中有數。從港府不斷呼籲市民生育而人口不斷老化可見,將來人口本身很難成為推動樓市需求的因素。

另一因素、即每戶人數又如何?最近每戶已跌至平均不足三人,似乎2004年以前的節節下跌不會無止境地跌下去吧?!還有,本港已置業的住戶比例已逾一半,比例自1990年代中起已慢下來,2000年起更只橫行。這多少解釋了為何樓價自1994年起橫行至今。在貧富懸殊冠絕全球之下,業主比例還可再升多少?

上述因素,絕對可作長遠的樓價展望。由資金驅使的樓價周期上落,則另作別話。在2月的拙文中已曾指出,最能影響明天樓價的不單是呈統計顯著的GDP或空置率,而是昨天的樓價。換言之,樓價走勢是極具動量(momentum)的,升開很容易再升,跌開亦很容易再跌。如今,樓價的周期因素還多了一項,就是來歷不明的外來資金。


托高樓價非政府應為之

雖然無實據,但說外來資金中大陸佔大多數不會與實況相去太遠。大陸資金之所以大量湧入,投資移民博取本港身分證固然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中央瘋狂救市後資金苦無出路,買貴了當地股樓之後自然買到來「較便宜」的港樓。然而,這似乎並非好事。

短期來說,樓價飆升帶動百物騰貴,自然影響民生。長遠而言,本港的樓市周期似要跟隨大陸的經濟及樓市周期;惜中央政策幾乎測無可測,何時逆轉實難以得知。

港官指樓市並非供應不足,沒有說錯。只是行政長官不按環球政府慣常做法,不為過熱而降溫(起碼是口頭降溫),反而在言論上不斷煽風點火之餘火上加油,為恐樓價不「爆升」至「天乜天物」之價。

可以預見的後果是,本想等待樓價回落而上車的準業主將急不及待而貴價買入。然而,愈貴愈買從來是炒家而非用家之策,當買入甚或安居後,樓價才來跟隨大陸樓市泡沫爆破而暴跌,這些上車人士很容易成為負資產的生力軍。

如「八萬五」般「隊」樓價,固然絕不可取。但過猶不及,有意無意、半推半就將樓價托高,亦非政府所應為之,尤其是號稱奉行市場經濟的香港(內地還可原諒)。不少人皆會問:為何不可真正地按市場需求而賣地?為何這麼多荒廢廠廈不改變用途?為何要偏幫地產及相關行業而犧牲其他行業的利益?(單是貴租已甚具殺傷力,傷及的不只商戶,還有住戶。)為何連規定列出地毯面積這般簡單的市場透明度也做不到?

這些問題我們早有答案,但或許永遠得不到正視。

1 則留言:

Pong 說...

永遠懷念董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