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山
政府舉債救市的副作用多不勝數,再思日本的現況,其中最大的副作用是政府債取代了私人債,扼殺了私人借貸和投資市場的發展空間(即所謂 Crowding Out Effect),拖慢整體經濟長遠的增長和活力。
銀行信貸私人轉政府
美國政府泵錢入銀行,用低息貸款和按揭,使銀行能輕易賺錢養內傷。銀行拿了政府的錢後,不敢再大舉轉借出去,皆因他們深知外面經濟的深層部份仍暗藏殺機,風險處處,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購買國債。有統計指出,過去12個月,英美銀行分別購買了英美國債各2400億美元(下同)。於是,一個有趣的循環便形成了:英美政府印銀紙去救銀行,然後銀行反過來透過買國債去借錢給英美政府。這個簡單的過程,是將納稅人的錢直接轉移到銀行裏,因為英美政府用零息泵水救銀行,但銀行再收2、3厘息去借錢給英美政府。這個做法,和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的手法如出一轍,據估計過去10年,日本金融機構總共買了約2萬億元日本國債,佔日本國債差不多六成。隨著美國舉債日多,看來美國很有機會步日本後塵。美國政府預測未來10年,每年財赤差不多1萬億元,其他智庫機構更認為10年後每年財赤可達2萬億元。市場不能完全消化龐大的國債,同時間,英美的銀行亦需要減低賬上的風險以養傷,於是英美銀行便可能成為國債的主導買家。英美銀行增持國債,即是有錢亦寧願借給政府,也不願借給私人企業和消費者,於是減少和收緊對私人市場的借貸。英美私人市場的借貸困難(Credit Crunch)雖已討論多時,但情況未有改善,信貸持續緊縮,經濟前景不明朗,使美國的資本投資計劃(Capital Spending)跌至35年新低。
去槓桿化經濟難增長
銀行信貸由私人市場轉移到政府,結果私人市場投資減少,卻養大政府財赤開支,由於政府沒有私人市場的經濟活力和靈活性,長遠而言,此消彼長,經濟增長只會越發困難。日本另一個值得歐美借鑑的例子:在過去20年間,私人借貸佔國民生產總值(GDP)比例,由最初的200%跌至100%;但政府的借貸比例,卻由最初100%升至現時的200%。換言之,日本的私人市場經歷了大規模的去槓桿化,取而代之是政府龐大的借貸,用政府的借貸去抗衡去槓桿化的傷害,代價是在過去20年,日本無論是實質GDP增長或就業增長,都是乏善可陳。美國會否步日本後塵或許言之尚早,但種種跡象顯示,機會正與日俱增,值得關注。
----------------------------------------------------------------------------
THE LEX
市場應向歷史借鏡
過去一年,全球各地推出了前所未見的刺激經濟措施,不過這個說法不太正確,因為之前其實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美國在1990年陷入了儲蓄及貸款危機,當時的聯儲局主席格林斯平決定減息,並承諾會一直維持低利率,以及向美國銀行無限制地供應資金。這種做法就如今天所謂的量化寬鬆政策,儘管當時並不叫這個名稱,但其實已經算是半量化寬鬆。
市場「過熱」後「溶解」
「半量化寬鬆」帶來的結果是市場過熱(meltup)。銀行以3厘的利率向聯儲局借貸,然後買入孳息高一倍的長期政府債券,藉此調整資本,得到更多流動資金。然後金融市場復蘇,股市大升,債券孳息下跌,新興市場冒起。經濟復蘇是三年後的事。
然而,隨後而來的是市場溶解(meltdown)。格林斯平在1994年開始加息。因為銀行買入了大量政府債券,導致債市大跌。十年期政府債券崩潰,孳息狂升,流動資金從金融體系抽走,令復甦停滯不前。新興市場所受的打擊最嚴重。墨西哥在94年12月爆發金融風暴(tequilla crisis)。
歷史可能重演
歷史會否重演?以色列、澳洲和挪威已經加息;印度、巴西和南韓預料也會在短期內調高利率。由於復蘇仍然疲弱,市場預期美國、英國和歐羅區暫時都不會加息。
不過,銀行正不斷買入政府債券,部分是因為銀行希望象過去一樣,好好利用孳息曲線。另一方面,監管機關希望銀行有更多高質素的流動資產,與此同時,政府需要尋找資金添補預算赤字。
諷刺的是,根據九十年代的例子,當利率真的上升時,市場可能大舉拋售債券,如此又再製造出政策制訂者想要阻止發生的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