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星期一

錢多金少

林行止



迄十月底,「地上黃金」(指不計蘊藏的存世黃金),以盎斯千美元計,約合四萬億元(美元.下同);這究竟多還是少?看看下述的數據然後自己作判斷—直至九月底,全球流通的美元約八萬億、全球貨幣供應(各國貨幣總和)在三十萬億水平,世界股市總值(當然未計甫開業便暴漲的深圳創業板股市)大概四十萬億、世界債券總值在八十萬億左右,而全球衍生工具總金額更達八百萬億!「金甲蟲」(黃金好友)因此認為金價可以進一步看好,理由是只要有小部分資金流出這些「紙市場」進入金市,黃金便會因為供應相應渺小而價格必會上揚。這種推理可以接受,問題是不知何時發生?這即是說,黃金供應相對紙幣微不足道可以肯定,不能肯定的是不知其價何時會飛升。

「金甲蟲」又找到另一項看好黃金的元素,同樣言之成理。資料顯示至九月底(第三季結),七國集團國家央行儲備中平均黃金的比重為百分之三十五,包括在二十國集團內的其餘十三國,黃金平均只佔其總儲備的百分之三點五,而過去五年,她們的外匯儲備一共增加了二萬二千億(中國和印度佔去大部分)。黃金好友因此認為—也許可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在外儲備持續增長加上美元價令人大大失望的情形下,七國以外的大國料會繼續增持黃金,假定她們的目標是黃金佔總儲備百分之十,便要購進三億七千五百萬盎斯黃金,那已等於二成「地上黃金」;如果她們要向七國集團看齊,把黃金存量提高至總儲備的百分之三十五,需要的黃金便達十三萬盎斯,約為百分之三十五的「地上黃金」。

上述統計,肯定許多央行持金量不足,但她們會否增持?何時增持?則無人敢予肯定。

另一方面,黃金淡友肯定有相反且同樣持之有故的觀點……。筆者的看法是,在美元泛濫(聯儲局聖路易分局剛發表的統計顯示,季節性調備貨幣基礎﹝Adjusted Monetary Base﹞,即在市面流通的紙幣及硬幣於截至十月二十一日的二周後急增百分之四點二,達一萬九千六百億;從八月十二日開始的增長年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點六)即紙幣愈來愈多—遠比經濟增長高—的情形下,部分資金見勢頭不對逃進金市的可能性不能抹煞。

利率跌至凱恩斯所說的等於要「食息者和收租人安樂死」(euthanasia of the rentier)的極低(低無可低只會上升)水平,意味政府不希望人民儲蓄、鼓勵消費進而刺激投資,最後會達致全民就業(這便是凱恩斯財政政策的藥方)的「最適境界」;然而,經驗告訴我們,現實有時會聽經濟學家的話辦事,更多時則置若罔聞,走無形之手引導的路!現在低息政策是否有效?筆者的理解是,投資市場走勢反映了投資者不安於「安樂死」,他們要為資金找出路(即使出意外亦要死得轟轟烈烈),此為股市金市期市匯市近來都熱火朝天炒得翻江倒海的原因;但負資產消費者無力消費、有財力消費的人則擔心可能為第二波海嘯所傷,因此撙節開支,不肯放膽購物,如此一來,需求不足,加上銀行剛剛死裏逃生,痛定思痛,對放款加倍小心,企業投資因而趑趄不前,失業率遂無好轉之跡象,結果是利息雖低借貸市場卻供求兩閒,令各國政府全力刺激市場後經濟前景仍搖搖擺擺、去從未定。

這種大趨勢當然更令「金甲蟲」振振有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