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今年嚴防泡沫 香港何懼衰退

信報財經新聞 社評



在多國政府合力推出天文數字的拯救計劃之後,去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終於避過一場浩劫,在急挫一段短時間之後隨即喘定,到了第四季部分國家甚至開始出現過熱,要著手降溫避免催生泡沫;在這種形勢下行政長官曾蔭權前天仍然警告香港經濟會出現雙底衰退,難怪沒有人會相信。

二零一零年的風險,是全球央行能否協調退市,保證不會因為金融政策收緊而造成「一收就死」、把經濟重新推向低谷;而隨著各國大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通脹捲土重來也成為新一年的棘手問題。

經濟大國部署退市的訊息十分明顯,而通脹壓力成為了全球退市策略的風向標。美國聯儲局在上月二十八日宣布推出針對銀行的定期存款工具提案,以支付利息的「定期存款」方式,吸引銀行把資金存入聯儲局,從而達到收緊「流動性」的目的。估計目前市場上超過準備金規定的過量儲備,可能超過一萬億美元。事實上,聯儲局在上月初已表明會測試一項用作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工具,連番出招,反映出美國的退市工作已經提上議事日程。至於中國,溫家寶總理早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也提及要做好通脹預期管理,人民銀行則開始著手控制內地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國土部則推出各項壓抑房地產市場措施,防通脹防泡沫,成為了今年中國政府的主要工作。由此可見,影響本地經濟分量最重的中國和美國都在致力調控,嚴防過熱,試問香港又怎會陷入雙底衰退?

經過一輪搶救之後,全球的金融體系風險雖然暫告解除,但各國政府面對的財政風險卻愈來愈大,多國政府動用財政資金直接拯救金融機構,及投入各項刺激需求的計劃,令財政赤字大幅飆升,沉重的債務負擔將會推高長期利率,增加經濟體系內不同環節的成本負擔;此外,還債壓力令不少政府要撙節社會開支,結果會加劇主權違約風險,也會令失業情況無法改善……。二○一○年因各國財政惡化,金融風險將會轉移向財政風險。

國際政經格局,也因為金融海嘯逐步消退而生變化;○八年九月雷曼倒閉之後,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各經濟大國深明獨力難支,故此很快就達成一致意見,以二十國集團(G20)取代八國集團商討全球經濟合作,美國被迫讓出在IMF及世界銀行的主導地位,願意給予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議題上有更大話事權,而為了得到最大債主中國的支持,華府多次公開承諾要維持美元價值,避免中國手持的龐大美元資產出現虧損。中國由於有龐大的外匯儲備,經濟又保持強勁增長,令她在國際政經舞台分量大增,G20「驟變」為G2,中國儼然有跟美國平起平坐之勢。但是,當風暴逐漸平息之後,美國開始重新回到處處防範中國的老路,奧巴馬政府以「改變全球經濟不平衡」為訴求,直指中國大量出口往美國的模式難以持續,中國必須刺激內需,增加進口;與此同時,美國則對中國貨加強設限,向貿易保護主義招魂,結果近半年來中美在多個貿易領域內出現磨擦,啟其端的是去年九月十二日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徵懲罰性關稅;昨天美方則批准對中國鋼管徵百分之十到十六的關稅,招數層出不窮,可以預見,貿易紛爭在二零一零年將更趨頻密,中美因金融海嘯而出現的短暫蜜月期亦會告終,從美方最近在人權問題上又再高調向中國開火,一場較量很快就會登場。

對中國來說,二零一零伊始的大事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從今天開始全面啟動,這一自貿區擁有人口十九億,接近六萬億美元GDP,及四點五萬億年貿易總量;啟動之後,中國與東盟雙方有七千多種產品享受零關稅,接近產品總量的九成;中國在這個自貿區的龍頭地位,令她足以在跟歐美對抗之餘,仍然可以保持著貿易大國的地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