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星期三

經濟能否成功轉型 思想自由先決條件

林行止



一、

所有互聯網活動核心、搜尋器巨擘谷歌,因為遭受懷疑中國政府為幕後黑手的「黑客」攻擊,於去周二威脅退出中國市場;去周末有內地網站透露谷歌總公司已決定關閉其中國網站(Google.cn),但馬上為谷歌否認,也許這是該公司對與中國政府就有關事件談判仍存一線希望,因而自留迴旋餘地。寫稿時見澳洲《悉尼先驅早報》(news.smh.com)消息,指谷歌中國的員工已恢復工作,「業務如常運作」!

本報理財投資版昨天刊〈谷歌愈來愈惹火〉短文,認為「跟內地審查官員發生爭執對企業形象大有幫助」,去周谷歌與中國「對著幹」,「宣傳效應特別大」,如上引《早報》報道屬實,谷歌的確已收宣傳之效。事實上是,與中國鬧翻等於退出中國市場,谷歌未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谷歌是商業機構,以追求利潤為標的,雙方達成協議非不可能。龐然大物的谷歌市值近二千億(美元.下同),去年在中國的營業額在三億至六億之間,以後者計,仍不及其總營收的百分之五,棄之固然可惜卻無害整體利潤,只是因此失去互聯網滲透率仍低(上網率為人口約百分之二十二)意味市場潛力大的中國市場,不僅谷歌前景看淡,其競爭對手肯定受惠,這意味股價此跌彼升,對谷歌股東大為不利,就此角度看,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何異金融自殺!

美國政府對「谷歌事件」的強烈反應,頗出意外,然而,結合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後的連串事故,又覺得這種反應很自然。溫總理「拒見」奧巴馬,令中、美(其實是西方世界)的政治關係不再那麼「和諧」,加上十八日《倫敦時報》有題為〈中國試圖攻擊印度電腦〉(與題目稍為不同的是,內文僅指「黑客」極可能〔fairly sure〕源自中國)的報道,原來「黑客」去年十二月中旬已發動攻擊,對象包括美、英及印度的大企業,目標則為軍火、金融及科技情報。美國、印度、谷歌及不少西方傳媒認定「黑客」攻擊等於侵犯了「互聯網自由」,而這是奧巴馬總統去秋訪問中國時一再強調的「人權的核心問題」;這種背景,令美國府會公開支持谷歌的聲明以至美國國務院聲言快將向中國正式發出外交照會「要求中方解釋黑客襲擊(谷歌網站)事件」。商業糾紛罕見地迅速提升至外交層次,令因匯價、貿易以至對台售武等事件蒙上陰影的中美關係,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二、

根據媒體報道,中國「黑客」對外設法盜取西方企業的「商業情報」及歐美多國的「國家機密」,對內則「入侵」網絡的「加密系統」,黃世澤昨天在《蘋果日報》指出谷歌的Gmail是少數採用美國最高國防級數256 bits AES加密電郵系統,成為中國國安人員偷取異見人士電郵的最大障礙,這是何以中方要「攻擊」這類網絡以突破此「障礙」,一旦成功,「不但異見人士有難,更可能危及谷歌本身的運作,以至美國國家安全受威脅……」。但《早報》的消息是否中方與谷歌各讓一步,這對「異見人士」有否影響?

互聯網的普及,大大增加中國的經濟負擔,因為她一方面千方百計進入外國互聯網,一方面又全力阻遏若干敏感字眼及網址為中國網民所見(長長的清單可於www.businesspundit.com/what-china-censoos online見之),肯定為此投入大量經濟資源(包括硬體、軟件及尖端科技人才),如此大費周章,目的無非在「知彼」及剝奪內地人民獲取資訊的自由。關心中國發展並希望中國會趁此千古未遇契機從此富強的人,對此不免心存憂慮。

自由對一國的政經發展極為重要。哈佛退休經濟學教授、佐治華盛頓大學退休歷史學教授蘭德思的《國家窮富之源》(D. Landes:《The Wealth and Poor of Nations》, 1998),對此有很具說服力的陳述。歐洲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十八╱十九世紀英國以至二十世紀美國工業化、民主化,可視為人類心靈的自由化運動,經濟上政治上因此取得史上未之前見的成功。致力於經濟發展的同時限制資訊流通及控制思想自由,均為經濟失敗的元素。換句話說,思想的自由與不自由,決定了國家的窮富。

現在談自由的重要,中國當然嗤之以鼻,因為開放三十多年國人只有很少甚至沒有自由,但經濟成就已傲視全球;不過,發展至今,中國經濟欲再上層樓,已不能單靠勞工密集工業而必須以服務業掛帥。換句話說,中國經濟增長已從硬體建設提升至軟體層次。穩定的政治制度能產生一流的硬體建設,蘇聯和中國皆然,但軟體建構能否成功,端視資訊開放程度而定,而這與思想自由有必然關係,因為惟有如此,才能不斷吸納最新資訊並有所創新。

中國近來在國內國外的表現,都予人以財大氣粗(以數據看,也許說未富先驕較恰當)的觀感,事實上,中國只是人多取勝,若以人均計,中國現在和百餘年前一九○○年的美國不相伯仲,當年美國農村人口佔總人口四成、人均五千元弱……。雖然北京領導人經常在國際場合指出中國仍是新興市場,是發展中國家,但從近年的種種事象看,這些顯然是故作謙遜及避免承擔更多國際義務的話。

《Marketwatch》昨天發表在二○○三年預見美元危機的經濟學家鄧肯(R. Duncun)有關中國的評論,似甚中肯,北京領導人不可掉以輕心。鄧肯認為中國「工廠導向」(Factory-geared)經濟已告一段落,近年來的寬鬆信貸令工業產量遠遠超過世界需求,意味工業設備空置率會大幅上升;而由於工薪低微,要藉內部消費補出口不足,絕不可能……。公營部門經濟仍舉足輕重,經濟發展短期並無問題,只是公營企業的盈利不能樂觀,而且這種情況無法長期維持。現在是中國大力發展服務業的適當時刻,但這須要有思想自由的環境……。

1 則留言:

匿名 說...

google現在的賭注是中國未來的市場,賭本是美國民主黨的支持,和以言論自由昇華至國際層面的議價能力,但是google不要忘記,走容易,要再進入則不是一言兩語就可以的,中國人是記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