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5日星期六

躉繳占比飆升 保險三雄業務結構集體惡化

21世紀經濟報道 投行·保險 By 趙萍



從投資型合同收入的高比例可以看出,正是銀保渠道的躉繳保費帶來了保費的高增長。因此2009年的業務結構仍然面臨著很大的考驗。

本報記者趙萍北京報道 截至上周五,三大保險上市公司2008年報悉數登場。

雖然各公司披露口徑不盡相同,但與銀行保險渠道保費爆發式增長相伴而生的,是三大壽險公司業務結構集體惡化。

就在“調結構、穩增長”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的當下,三大公司卻表現出了不同的走向。銀保占比猛增

中國人壽(2628.HK,601628.SH)2008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955.79億元,較2007年增長50.33%。據中國保監會的統計數據,2008年中國會計準則下其市場份額約為40.3%,較2007年上升了0.5個百分點。

在中國人壽的保費結構中,個人業務保費收入占同期總保費收入的89.11%,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61.11%;團體業務保費收入占比6.43%,同比負增長10.08%;短期險保費收入占比4.46%,同比增長9.78%。

其中,個人業務包括個代業務和銀保業務兩部分,因此無法從披露的保費結構中直觀地看到個險業務和銀保業務的情況和占比。但若按照香港會計準則,國壽個人壽險的投資型合同業務收入增長115%,而風險保費則僅增長18%。

據華泰證券研究員劉鵬的分析,中國人壽的個代業務增長有限,估計增速在15%以下,銀保業務增速達150%。

長江證券分析師也表示對其業務結構的擔憂,他稱,中國人壽雖然已賺保費增長了49.5%,但首年期交保費只增長了26.5%,首年期交比例從2007年本已不高的23.19%下降到了2008年的16.87%。

“從投資型合同收入的高比例也可以看出,正是銀保渠道的躉繳保費帶來了保費的高增長。在2008年的整個新單保費中有80%來自于躉繳保費,因此2009年的業務結構仍然面臨著很大的考驗。”這位分析師續稱。

太保壽險表現出了與中國人壽十分相似的業務結構。

中國太保(601601.SH)2008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940.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6%。其中人壽保險660.92億元,同比增長30.4%,市場份額9.0%,行業排名第三。

壽險保費中,首年期繳保費雖然增長了33%,但占首年總保費的比重只有14.7%,躉繳占比則高達85%以上;而續期保費占總保費收入的比例不足三成。

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太保壽險的確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依靠代理人的保費收入僅實現了10.8%的增長,這個比例低於其18%的預期,而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實現了63.9%的增長,這是公司保費實現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因此,其2008年的一年期新業務價值的邊際利潤率出現下滑,主因也是保費收入結構的變化,即推動保費收入增長30.4%的主要動力是利潤相對較低的銀保渠道。

第一創業證券研究所分析師黃秋菡也認為,在新單銷售方面,2008年太保壽險加大了銀保的開發力度,銀保首年保費同比增長64.03%,而個險和直銷渠道均有5%左右的負增長。銀保在壽險首年保費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60.11%增加至72.19%,個險比重降至14.52%,直銷降至13.28%。

“由於銀保主要是躉交產品,可持續性低於個險,這將增大公司未來保費增長的不確定性,不利於資產規模的持續增值。”他說。難抑保費衝動

經歷了2004年業務結構調整陣痛的中國平安,一邊開始享受源源不斷的續期帶來的“秋收的果實”,一邊卻也沒能經受住銀保爆發式增長後“保費規模的衝動”。

2008年,平安壽險業務的毛承保保費、保單費收入及保費存款增長29.1%至1023.69億元,占國內壽險業務市場份額的14.0%。

由於持續增加代理人數量及提升其產能,其2008年個人壽險業務毛承保保費、保單費收入及保費存款達791.04億元。銀行保險業務毛承保保費、保單費收入及保費存款由2007年的72.63億元增加104.1%至2008年的148.27億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和銀行渠道共同促進其發展。”平安稱。

由此,平安壽險同期銀行保險保費收入的占比由2007年的9%上升為14.5%,同時,個險業務也由2007年的81%下降至77%。

黃秋菡稱,不考慮財務因素,從壽險的渠道、險種結構、新保單利潤率等指標來看,平安壽險2008年渠道擴張較為明顯,銀保網點由2.63萬個增加至3.99萬個,同比增長52%,遠遠高于行業-2%的增速。網點占比由34.1%提高至52.57%;個人代理人由30.18萬人增加至35.59萬人,同比增長18%。

平安的新保單利潤率有所下降,由2007年的34%降至2008年的31.37%,但仍高出國壽和太保壽險10多個百分點,且期繳業務占比仍在50%以上。

2008年的銀保井噴給保險業帶來一派繁榮景象,但仔細推敲之下,高比例的銀保保費和躉繳保費收入,能為保險公司貢獻的利潤極其有限,甚至是負數,加之投資環境的急劇惡化,使業務結構的惡化更加凸顯出來。

於是,調整結構成為全行業的共識。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各家公司在監管機構的引導下,開始降低銀行保險業務的占比,增加期繳產品的銷售。

但畢竟只有一個季度的時間,而且結構調整勢必帶來保費規模的下降,因此納入全年保費收入後,對業務結構的整體改觀極其有限。一家保險公司戰略規劃部負責人稱。

2009年,各家公司是否還能夠延續四季度的調整節奏?答案不容樂觀。

有分析師認為,2009年開始,中國人壽繼續調整產品結構,降低銀保比例,試圖提高期繳比例,但2月的保費增速下降到了5%。如果堅持結構調整的政策,中國人壽將不斷受到市場佔有率方面的壓力。

而此時,中國平安正依賴其較好的業務結構基礎和能提供較高結算利率的萬能險產品搶佔市場。由於在2008年保持了行業領先的萬能結算利率,平安壽險的萬能險占比由2007年的27%提高至33%,分紅險由38.08%下降至36.57%,投連險則由6.16%提高至7.01%。

“不排除中國人壽將為保增長而增加分紅比例,重新擴張銀保銷售渠道。不過,其賬面上的應付保單紅利為432億元,比2007年底減少了213億元,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公司的擴張政策。”前述分析師稱。

在產品策略上,中國人壽仍然採取較為謹慎穩健的策略,產品依然以分紅險為主,占比仍在90%左右。中國人壽一位高層曾透露,雖然分紅率不如2007年,但還是會確保比其他年份有競爭力的分紅率,因此仍會堅持此產品策略。

太保壽險的產品策略也逐漸轉向分紅險,而減少萬能險的比例。2008年其分紅險同比增長156%,而萬能險則下降24%,產品結構調整的初步效果有所體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