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中國人壽或受益保險新規

證券市場周刊 By 徐怡丹


無論從保費分拆還是取消遞延保單獲取成本來說,中國平安所受的影響都遠大於中國人壽。而準備金評估標準放鬆,在提升保險公司內在價值的同時,也增加了支付風險。

保險公司無疑是境內外會計報表差異最大的一類公司。2008年中國平安的三季報顯示其H股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6.1億元,而同期A股卻出現7.05億元的虧損。同一家公司在同一個時點,出現盈虧相反的兩種業績表現,可謂奇觀,個中緣由即是A股和H股會計準則的巨大差異造成。
這一局面即將被打破,2009年1月14日,保監會公佈了《關於保險業實施(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保費認定、保單獲取成本處理以及準備金評估標準均將出現重大調整。

雖然表面上看這僅僅是會計方法的變更,但實際上這是一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調整,涉及保險公司的財務、精算、投資、信息技術、風險管理等各個環節,保險監管的指標體系很可能也要重新梳理,對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會造成短期衝擊。

指揮棒失效 根據《通知》顯示,會計方法的調整主要有三方面:
1.保費收入的確認和計量引入重大保險風險測試和分拆處理;
2.保單獲取成本不遞延,計入當期損益;
3.採用新的基於最佳估計原則下的準備金評估標準。


保費認定的調整著重在A股在保費確認方面將嚴格原有的保費分拆的規定,在保費收入的確認和計量方面引入重大保險風險測試和分拆處理,即將不具有“重大保險風險”的合同收入,從保費收入中剝離。也就是說近年來為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做出較大貢獻的投連、萬能等投資型保險產品,其中占保費收入絕大部分的投資部分收入將不被計入保費收入中。

目前分紅險是否進行保費分拆還沒有定論。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暫時不分拆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目前國際準則就是這樣操作。因此為了市場份額,2009"年~多數公司的產品策略會向分紅險傾斜而收縮萬能險。

如果分紅險不分拆,中國人壽的市場份額會較顯著上升,因為公司分紅險業務約占75%-80%,而萬能險很少且沒有投連險;中國平安市場份額會有一定下降,岡為目前來看,公司沒有收縮萬能險的傾向,1月份公佈的12月萬能險結算利率仍是5.25%。中國太保由於2008年已經收縮了萬能險,目前產品策略還是以傳統和分紅為主,市場份額會略有上升。

上述人士說, “中國人壽的分紅險比例最大,因此統計方法調整後,它的市場份額將會有10%的提升;而平安人壽市場份額將略有縮水;太保人壽的市場份額可能略有上升。”

從對淨利潤影響來看,保費確認口徑變化只是將利潤表中收入和支出的一部分轉移到了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因此對國內準則利潤影響可能較小。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業務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2009年執行新規的話,保費會明顯縮水,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A股和H股年報分析來推算,執行新規將使保費收入縮水:30%-50%。以中國平安為例,其2007年的萬能壽險與投連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14.53億元和48.73億元,但在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H股年報中,這兩項業務為公司帶來的保費收入卻只有63.62億元和6.93億元。

更為深遠的是,此番調整將使得中國保險業長期以來“以保費論英雄”的指揮棒生變。一直以來,保費收入都被認為是衡量保險公司業務能力的核心指標,如今會計制度變革將會使得保險公司業務轉型,回歸保障。以投資型業務發家的中小保險公司面臨艱難轉身,而傳統保險業務做得扎實的大型公司則對此有所期待,2009年全行業的結構性調整不可避免,保險商最為在乎的行業座次也將隨之生變。

在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的第一梯隊之後,目前分列第四、五位的泰康人壽和新華人壽將會出現排名對調的情況。

雖然只是統計口徑帶來的變化,但行業排名變化將會對一些公司帶來短期銷售壓力,同時對分紅險的銷售力度也會加強,對中國人壽這種分紅大家來說會增加其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重保障、重期繳、主打分紅險,成為日前多家保險公司發佈302009年新產品無一例外均具備的特徵。

不僅僅是數字遊戲 如果說保費統計口徑的變更是保險公司經營者最熱門的話題,那麼對投資者來說保單獲得成本的遞延與準備金制度的變更對公司當期業績所產生的影響更受關注。

目前,國際準則未來改革方向是取消遞延保單獲得成本,也就是說經歷早期不允許遞延到允許遞延,最後又回到原點,而國內準則恰恰是不允許遞延保單獲得成本,此次新規要求保險公司取消遞延符合A股的一貫做法,將來可能是國外向國內靠齊。

如果香港準則下遞延保單獲得成本取消,則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淨利潤和股東權益均出現較大減少。

從淨利潤來看,2006—2008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遞延獲得成本分別占香港準則下淨利潤的28.3%、10.3%和42.2%,中國平安分別占69.9%、50.2%和50.6%。可見,其他不變情況下,如果不允許遞延保單獲得成本,中國平安香港準則下淨利潤將約減少一半,如此大幅淨利潤下降心理上可能會對中國平安H股估值產生一定影響。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堅持保單成本不遞延其實有悖收益與費用相匹配的會計準則,尤其是對資本不 厚實的新保險公司、中小保險公 司造成壓力。”東方證券分析師 王小罡認為, “保單成本不遞 延,意味著保險公司新單做得越 多,虧損越多。”

此次提出基於最佳估計原則 下的準備金評估標準是國內準則 向香港準則的看齊,該原則的調 整將對準備金產生非常重大和深 遠的影響。

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 “最佳估計原則”意味著以投 資回報率的預期作為未來壽險 責任準備金提取的評估利率標 准。而在近兩年上市保險公司 年報內含價值報告中,投資回 報率假設均被預估在4.5%一6%附 近。由此,提取準備金評估利率 標尺也將隨之大幅上揚。而之前,主要參考保監會每年公佈的利率上限,即對於高利率保單,用7.5%和低價利率中較低的,正常保單取2.5%。

不過高利率保單是否使用最佳估計評估利息率、如何制定最佳評估利息率、準備金評估利息率的放鬆引起的準備金釋放是否要用來填補高利率保單準備金等細則都沒有出台。

如果高利率保單評估利息率也調整到最佳估計原則,這會導致一些高利率保單較嚴重的公司償付能力不足。對於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放寬評估利率引起的准備金釋放很可能要用來填補高利率保單準備金的不足,因此,準備金變化可能並不大。而對於中國人壽,由於沒有高利率保單,調整準則引起的準備金釋放會一次性增加淨利潤。

總的來看,準備金評估標準變得更加寬鬆將導致准備金計提的下降,考慮到貼現率因素(目前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使用11.5%)的影響,利潤的現值將上升,即準備金評估標準變更將使得一年新業務價值和有效業務價值上升,內含價值也會隨之上升。但與此同時,準備金計提的謹慎程度下降會增加保險公司的支付風險,這會部分抵消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上升引起的估值上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