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美國請客 中國付鈔

陸羽仁



環球股市有回暖跡象,令人猜測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是否快將完結,不過一個環球巨企的老闆私下話,從各地生意反饋回來的訊息,美國因為先跌,如今已跌了一半有多。美國金融急促「去槓桿化」,遇上政府同樣急促的放水加大槓桿措施,短期內似乎已能頂住經濟大幅收縮之勢,倒是歐洲的經濟情況令人憂慮,特別是東歐多國已陷入爆煲邊緣,若佢失救,呢一浪湧出來影響極大。快將在倫敦召開的G20峰會,一個主要議題就是研究各國如何大量增資俾國際貨幣基金會救東歐。


東歐爆煲禍延西歐

近期中國和美國的領導人就金融話題公開地拳來腳往,也和救東歐的議題有關。自80年末蘇聯解體後,經過歐美各國努力經營,大部份東歐國家走上西方自由經濟之路,大搞顏色革命,軍事上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政治上加入歐盟,融合在歐美的政治、經濟、軍事聯盟中。這些國家開放不久,經濟上羽翼未豐,並未發展出可持續的經濟支柱,卻因經濟開放之便,大借外債,谷大投資,催谷出經濟泡沫,隱然形成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前夕亞洲之勢。去年金融海嘯殺到,環球經濟大走下坡,很多東歐國家因為賺取外的能力本已有限,生意急跌時應對的方法較少,償付外債能力馬上就出現大問題,很多國家實際上已資不抵債,要向IMF(國際貨幣基金會)求救借錢。

東歐國家出事,禍延西歐,因為奧地利、意大利、德國、瑞士和瑞典等西歐國家的銀行,借了大量金錢俾東歐各國,若東歐爆煲,呢幾個國家的銀行亦大大鑊。

美國睇這件事不但看經濟,也看政治,東歐各國實際上變成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附庸國,但俄羅斯一直在旁虎視眈眈,以北歐小國冰島為例,出事後向歐美各國求助無門後,馬上投向俄羅斯,美國不欲這種事件在東歐重演,所以力主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要籌鉅資救東歐,這也是此次G20開會的一大主題,在美國推動下,國基會「募捐」的主要對象是外儲備豐厚的中國。


國基籌錢瞄準中國

美國的建議係大幅擴張IMF的救助能力,由現時它能借出2500億美元,擴展到5000億美元,若加上其他備用信貸機制,等如可以擴展到總數7500億至8000億美元,這絕不是細數目,因為亞洲國家好難到IMF援助,拉丁美洲可以向IMF的錢亦不多,客觀上IMF增資,主要救助東歐國家,IMF將來可獲得的援助資金總額,約等如東歐國家(不計俄羅斯)的60%GDP!所以IMF若能籌到這筆鉅款,東歐就有救,起碼有IMF這條大水喉射住,不會馬上崩潰。

在IMF目標籌集的新增資源中,美國只願承擔20%,估計是1000多億美元,其他主要對象是中國和日本,聞說要求中國出資1500億美元,主要因為中國外儲備全球最多,就要她貢獻得多。
外交界消息話,呢次G20峰會(20國集團),是美國主催,其實只是G2峰會,主要係中美對話,所以美國總統奧巴馬想開G20峰會,第一個是找中國的胡總度期,胡總俾出這個時間,就在這個時間開會,搞到其他國家領袖媽聲四起,因為各國領袖人的行程本來已排得密麻麻,臨時臨急抽時間參加G20會議,真係倒瀉籮蟹。不過中國被美國「睇起」,也不是好事,因美國只是「睇起」中國的荷包而已。

要中國出1500億美元俾IMF去救東歐,中國老大不願意,一則這筆錢不是小數目,中國外匯儲備19000億美元,若借1500億美元出街,差不多無十分之一,不知何日可以收番錢。更大問題是東歐國家根本是美國的附庸國,在北約的軍事聯盟之內,在外交上對俄羅斯以至中國都不友好,從中國的角度,說得俗一點,「美國的馬仔唔掂,點解要我出中國人的血汗錢去救她們?」很多東歐國家人均產值比中國高(中國人均產值3000美元),就出現窮國出錢救富國的問題,內地好多人都失業待救,若見到政府如此大手筆出錢救東歐,會否激起民憤呢?即使中國有閒錢,都想等到萬一亞洲出事時才去救,一則同處亞洲國家關係本來就密,二則救完人多幾個政治盟友,計起上來條數易計。


歐美各國控制IMF

再睇睇IMF的投票權,美國在國基會的投票權有16.83%,歐盟27個有32.09%,日本佔6.02%,中國投票權不足4%。美歐日的聯盟穩佔56%的投票權,操控IMF。所以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IMF借錢救亞洲國家時,就話那些國家使大錢,要她們大量削減赤字才願意借錢,亞洲各國經濟衰退時還要削政府預算,苦不堪言。現在美國同樣因為使大出現經濟危機,但係就用再使多的方法來救市,IMF也不會批評美國半句,誰是老闆一清二楚。現在IMF叫只佔極少數投票權的中國來出鉅資,當中國水魚咁來提款,一派「我請客你付鈔」的格局,中國拒絕又不成,答應又氣頂。


通過注資有利歐羅

大家有無發覺中國領導人及財金高官最近好多講,首先有總理溫家寶話擔心中國大量外儲備以美元美債儲存,叫美國履行責任咁話。繼而有人行行長周小川在外國報紙撰文話,國際間要創造一種與美元並行的國際儲貨幣,以分散風險,可以用現時有備部份結算功能的IMF「特別提款權」(SDR),發展成新的儲備貨幣。專責金融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也在外國報上撰文,話IMF現時只按外儲備大小來決定要求各國向IMF貢獻的規模,並不現實亦不公平,應根據國家的發展階段、人均產值、對外儲備的經濟安全的依賴程度等因素,來決定各國應貢獻的規模。王岐山又話,在安全及有合理回報的基礎上,中國支持IMF增加資源,認為IMF可以發行債券,中國願意做這些債券的買家。他又認為這次G20峰會應為改革IMF的投票機制,定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中國官員連番喊話,震動金融市場,匯市大幅波動,特別是人行行長周小川話國際要發展新儲備貨幣,擺出不信任美元和美債的姿態時,市場反應特大,當美國財長蓋特納上周四一度回應話對儲備貨幣問題持開放態度(其實只是模菱兩可的答案),已令美元在5分鐘內急插,搞到美國政府都要急急澄清。前聯儲局主席沃爾克更大發老脾,話係中國自願買美債,你唔鍾意可以唔買。不過其後王岐山的文章間接回應了沃爾克的言論,叫IMF發行債券,中國這個提議,是一箭雙鵰之計,等如話中國有選擇的話都唔係幾願買咁多美債(中國持有美債由去年初的5000多億美元,增至今年初的7000多億美元),其次是美國既然逼中國借錢俾IMF,這些債務並無流通性,IMF幾時還錢都唔知,不如叫IMF發債,這些債券可以在市場流通,又成為中國儲存外匯儲備的另一個選擇,唔使只得美債一個選擇。千萬不要以為中國官員信口胡謅,講話不切實際,周小川提出以IMF「特別提款權」作為新的儲備貨幣的建議,得到聯合國改革金融委員會召集人、諾貝爾獎得主施蒂利茨(JosephStiglitz)支持,話可以用「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要做一年內可以推出。美國當然唔會咁易俾其他東西取代美元地位,唔好以為這些建議好易成事,不過美國將中國當水魚的同時,中國合理還擊,兩大爭持,未來還好戲可看。

環球股市大反彈後,在高位上落,未來先要睇睇G20開會,各國能否為增資IMF救東歐,形成共識,若IMF獲大筆注資,可以減低歐洲爆煲的機會,短期有助歐羅,亦會有利穩定股市。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雷曼前高層黃元山 信貸危機未完

黃元山



  美國最新的救市方案出台,盡管似曾相識,甚至被指了無新意,但卻深受市場「認同」,今期特別請來深諳資產信貸營運的雷曼前高層黃元山,除解構最新救市方案外,更詳盡披露金融機構中,大眾看不見的深層危機,他直言,信貸危機仍未完結。

  今期接受本刊訪問的黃元山,不僅是前雷曼副總裁,更是雷曼開發CDO產品的其中一位,雖然他自嘲此名銜已過氣5年,今天也正式離開了投行,可是在華爾街、倫敦、亞洲投資銀行打滾多年的經驗,以及在信貸(Credit)範疇的專業,不僅一點也沒過氣,當下資產與信貸一團糟的年代,其獨到的分析可望能清晰各位的思路。

  美國最新的救市方案,與之前比較,除了多了些細節,實際可說了無新意,不過,自財長蓋特納公布救市方案的詳情後,美股上周足足反彈了6.8%。是危機有望解除?還是純粹炒作?大家也感到疑惑。

  美國最新的救市方案,是針對市場缺乏流動性,將有毒資產抽離銀行,市場認為,這樣可解決毒資產定價的問題,亦會為銀行換來現金,增強銀行的財務狀況。


救市方案未能治本

  然而,熟悉信貸與資產運作的黃元山卻認為:「美國救市方案是治標不治本,市場是壞消息當好消息炒,美國的救市方案,未有將銀行國有化,且內容對投資者及股東傾斜,所以帶動金融股股價炒上。」黃元山指方案未有解決銀行資本不足的問題,意味信貸危機仍未完結。

  「銀行的問題,不在於流動性,而是資產不值錢,最終影響銀行資本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在黃元山看來,這方案的唯一好消息,可能是:「投資者與政府由銀行購入按揭抵押貸款,投資者與政府各出資0.5元,再借入6元,可購入7元的資產,若日後相關資產價格下跌,投資者只會損失0.5元的資本,相反,若日後資產價格回升,投資者可與政府均分利潤,在輸有限,回報可觀的情況下,當然能吸引投資者入場。」

  在政府補貼這些誘因之下,銀行可將「有毒資產」價格抬高些賣,股東的損失相對減少,參與的投資者亦可減低入市風險,投資者更可投資多個項目,只要當中有幾個賺錢,已經收穫頗豐。

  不過,黃元山認為,這些所謂賣得「好價錢」,是由人為「谷高」,托市所造成的假象,反效果是令銀行帳目更加欠缺透明度,令帳目更「亂」,原先希望入股這些金融股的投資者反會望而卻步,救市方案有點兒本末倒置。

  黃元山表示,最直接解決銀行資本不足的方法,是透過政府注資或國有化,但問題是美國不願將銀行國有化,政府轉移擔保問題貸款(銀行在哪裏出問題,就由政府作擔保)。

  「美國現時為銀行提供各式各樣的擔保,只是『技術上』沒有將銀行國有化,而做些『補補貼貼』的工作,會令銀行帳目更加欠缺透明度,事實上,美國的銀行一旦缺乏政府擔保的話,營運都會出現問題。」黃元山說。


「無毒」資產更值得留意

  黃元山又指,當然銀行抽離這些有毒資產後,有條件恢復信貸能力,不過,這些所謂有毒資產所佔銀行總資產的比例,只是「有限數」,佔一小部分,市場有能力賣斷這些資產,反而最令人擔心的是,一向被視為「無毒」的資產,如企業及私人貸款,會隨經濟轉差而變壞,結果可能是「唔聲唔聲、嚇你一驚」。

  黃元山認為,金融海嘯下令全球經濟下滑,企業未必有盈利能力,還款亦出現問題,至於私人貸款方面,借貸人亦有較大的「走數」風險,上述貸款一向佔銀行資產比重最大,這些無毒資產變壞,才是最令人擔心的地方。

  究竟信貸市場何時才真正復甦呢?黃元山所給的啟示是,起碼要如巴菲特或中投等長線或價值投資者願意再買銀行股,經濟才會有復甦的跡象。


----------------------------------

善後海嘯的後遺症

  一向信奉自由經濟的黃元山,直言對任何形式的救市措施都抱有很大懷疑,而且每項救市措施都有副作用、成本及代價,僅屬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以毒攻毒並非傳統良方。黃元山不懷疑美國的救市能力,美國要救市的話,一定會救到的,代價就是極度寬鬆的銀根、龐大的美國財赤、以及更多的政府機構於市場運作。

  簡單而言,美國的救市策略有3個方向: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金融政策(Financial Policy)。黃元山認為,每項政策如果獨立來看都是不足的,但在這個非常時期結合起來,是有其功效。

  由於目前各種資產價格相互影響,例如樓市、MBS(房貸抵押債券)、各類信貸及銀行股價,而資產價格又和實體經濟相互影響,例如各類信貸、消費、投資建設等。


製造「人造底」

  美國會竭盡所能,製造一個「人造底」(Artificial Bottom),即是界定甚麼是too big to fail,用一切直接(政府擔保)、間接(銀行及兩房等在市場上的運作)手段,為這個漏氣的氣球重新「吹氣」。

  「目前美國想用以毒攻毒辦法,但10毒落5藥,未醫好,已先毒死。」黃元山坦然,既然政府打算用這招,就應該落夠毒,否則後遺可能更大,甚至前功盡廢。

  至於另一個後遺症,則是與大家息息相關的通脹問題,盡管通縮的情況還未確定,但在各國政府大印銀紙下,不少經濟學家也預示將來有超級大通脹的憂慮,黃元山亦表示:「將來100港元能買到甚麼?會不會100元才能買到一罐可樂?實際情況暫時仍無法預知,但通脹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

「我和獅子無仇」

  「好多香港人都持有匯豐(00005),我都想匯豐好。」黃元山笑說,銀行為百業之母,銀行好,經濟好,經濟好,大家好,「我只是分享自己的觀點,並非刻意唱淡匯豐,我同獅子無仇。」

  黃元山3月初正值匯豐世紀供股時曾表示:「匯豐明年今日的股價,必定跌破28元的供股價,甚至更低位,不排除跌至單位數。」當時他又預期,匯豐不出1年便有可能要作第二次集資,就算其股價在今年內重現升勢,但也不過屬「虛火」,是短炒遊戲,長投資者不宜玩火。


看不到資產有好轉

  匯豐順利完成世紀供股之後,資本充足比率上升,黃元山被再次提問對匯豐的看法時,他指未有對匯豐改觀,仍維持原先的預測。

  其實,黃元山認為一直被視為匯豐最大的潛在風險,是「無毒」資產,暫時仍未出事的企業及私人貸款,很可能會隨經濟轉差而變壞,這是難以看好匯豐的原因之一,並擔心匯豐「蝕唔起」。至於怎樣衡量匯豐的風險,黃元山純粹根據匯豐「盤數」,即是資產、股本及債項去衡量。

  黃元山表示,隨著經濟下滑,匯豐的資產質素將轉壞,尤其是匯豐業務主要分布在歐美及新興市場,她的貸款對象包括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賺不到錢,還款能力亦成問題,若果有大量客戶「走數」,蝕超過股本的話,匯豐有隨時「蝕唔起」的可能。

  這不是杞人憂天,大家都意識到,全球經濟大環境轉差,中小企業經營更加困難,令銀行前景添上不明朗因素。「你看花旗銀行、RBS先後出事,其實這兩家銀行的貸款客源,跟匯豐沒有二致。」黃元山說。


歐洲資產變數較大

  按匯豐08年的貸款比重,北美為28%,歐洲高達45%,香港和亞太其他地區各佔11%,撇除美國情況,歐洲與新興市場的資產形勢,同樣教人擔心。承如黃元山所言,新興市場形勢更為嚴峻(見下文),盡管連同南美的5%(佔匯豐貸款比率),佔整體貸款比例,起碼也16%,但相對而言,歐洲的資產情況更令人擔心,佔當中超過七成的英國貸款,隨該國樓市、經濟等情況轉差,資產變壞的機會亦相對較大。

  「如果說救市方案比較,則歐美都差不多,美國的救市力度比英國大,英國的救市力度又比歐洲大,但英國的經濟情況卻比美國差。」黃元山指,匯豐歐洲業務的資產變數較大,也是匯豐一大隱憂。


----------------------------------

衡量銀行股工具需調整

  自從金融海嘯發生後,市場對銀行資產的戒心,可謂「與日俱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主要由資產(Assets)、負債(Liabilities),和股本(Equity)組成,黃元山解釋好景時大家的焦點多落在資產回報上,然而,熊市當前,銀行資產本身的質素反而更為重要。

  他舉例:「以資產的回報由10元極速增長至12元,扣除8元負債的利息後,使股息由2元倍增至4元;但若資產的本身有損失(loss),銀行或會得不償失,甚至連股本亦蝕凸。」

  銀行的資產以貸款和債券投資為主(客戶的存款才是負債,股本則是資產減去負債),然而,由於銀行中有太多隱藏資產存在,使得銀行價值評估的複雜性大增,因此,評估方式亦須調整。

  按黃元山的說法,銀行沿用的一級資本充足比率,已不足以反映銀行急速脹大的資產。「過往銀行旗下會有一些SIV、Conduits等機構,是不用入帳的,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帳外公司經營的ABCP market(資產擔保商業票據市場)停頓後,作為其流通量供應者的銀行,要將問題揹上身,便要把帳外機構入帳,而一級資本充足比率當中的RWA(加權風險資產),卻不足反映。」


資產界定不同有影響

  黃元山解釋,RWA的原意是控制銀行的槓桿比例和資產質素,若資產質素愈差,槓桿愈低;若資產質素愈好,槓桿愈高,不過,RWA通常比總資產少一半以上,而令一級資本充足比率通常較實際的股本除以資產的比例高1倍。再者,RWA的資產質素,可由external ratings(如評級公司)或internal ratings(內部評級)界定。若界定有所偏差,便會影響對事實的理解,所以,黃元山認為,分析銀行資本充足比率,以總資產除以股本的參考性會較高。

  至於股本方面,若以股東權益(Shareholder Equity)計算,則水份太多,因此,美國對銀行的壓力測試,亦改用水份較少的有形普通股權益資本(Tangible Common Equity,簡稱TCE)的概念,通常會較股本除以資產的比例再拉低1至2%。

  黃元山介紹:「最激進的計法是用市值取代TCE,因為TCE是帳面值,而市值卻反映了市場對資產價格的一些評估。不過,無論是用市值、TCE,或股東權益做分子,國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般都只有3至5%左右,掉轉來說,即它們普遍的槓桿比例,起碼是20至30倍。」

  最後,黃元山基於銀行貸款的資產質素,透明度低且有滯後,加上承如上述所說,銀行資產比很多國家的GDP還大,要完全掌握當中的資產質素,難度極高,由於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盲目套用傳股票分析,只是自欺欺人。


----------------------------------

揭開影子銀行神秘面紗

  一場金融海嘯,讓大家驚覺影子銀行(Shadow Bank)的存在,影子銀行除了充滿神秘色彩,它與槓桿化、信貸危機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簡單說,影子銀行可以是其他金融機構,也可以是銀行帳目以外的子公司或附屬機構,其運作主要是透過資本市場,運用資產證券化的技術,繞過傳統銀行體系,將資金直接交到企業或消費者手上。

  而這神秘的影子銀行,卻有四大參與者,當中包括:貸款人(包括傳統銀行或其他財務機構,如Countrywide、New Century,以及拖累匯豐業績的Household International等)、投資銀行、結構性金融空殼公司,及傳統債券的機構投資者(包括對基金、保險公司、退休基金、銀行等),有關影子銀行的運作詳見附圖。


...................

不同意海嘯第二波

  「金融海嘯本身已存在,至於第幾波,可能只是反映金融市場的走勢,如果只看股市升跌作衡量,則意義不大,例如,近期美國新的救市方案出台,明顯利好股東或投資者,雖然股市不跌反升,但實際的問題卻依然很大,政府只做些補補貼貼的修改,大家以為沒事,但問題根本仍未解決,這又算第二波嗎?」黃元山強調,金融海嘯是實體經濟的泡沫爆破,所以大家應眼於實體經濟,銀行信貸與銀行本身問題不僅一直沒有解決,且還日趨嚴重。

  當大家看到歐美受信貸影響如履薄冰時,黃元山眼中的高危地區,卻是過去一年人人傾慕的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更嚴峻

  「其實貨幣市場早已告訴我們,新興市場的情況有多嚴峻,韓圜跌幅超過30%,印度貨幣亦不停下跌,東歐情況更明顯,過往亦發生過很多類似例子,如97亞洲金融風暴、01年阿根廷……很多新興市場都在經濟活力或底子不十分強的時候,經濟體系被熱錢谷大,及後熱錢一走,問題便浮現。」即使部分亞太區國家的防禦力較97年佳,但黃元山認為,新興市場的問題癥結在於很多國家的負債過高。


...................

投資可以發達是妄想

  不少人心目中,都會認為投行出身的人,都是投資、理財方面的高手,對於這樣想法,黃元山劈頭即說:「投行沒怎麼教我理財,投行的責任主要是替企業融資,例如透過發行股票或債券集資。」

長線投資不等於盲目長hold

  「我覺得理財不是用來致富的,我認為理財是給予有正職/本業的人,投資/資產能追得上通脹。我認為致富,應該靠自己的本業,除非投資是你的本業,否則以為靠投資可以發達,就是妄想!」黃元山指,可能有些人能做到,但成功的機會很低。

  「我相信長線投資,但不相信盲目長,正如我講過,世紀大牛市裏,很容易贏錢,但世紀大熊市則不然。」黃元山強調投資者必須因應不同投資環境作決策。

  另一方面,黃元山又強調:「我同樣不相信短炒,短炒等於賭博。雖然短炒也有人贏錢,但我相信除了有天賦、技術、能力、興趣之外,還必須有時間全職投入,再加上運氣,才能有機會從短炒圖利。」

  在黃元山的理念中,投資有90%看資產配置,10%是時間性及揀選工具(例如股票或基金),對一般人來說,難度高,成功的機會率卻不高,他建議大家如沒把握則別亂來。


﹏﹏﹏﹏﹏﹏﹏﹏﹏﹏﹏﹏﹏﹏﹏﹏﹏﹏

【後記】

  訪問前,幾乎翻遍黃元山的文章,他對經濟前景悲觀,但沒想到訪談時,黃元山其實頗幽默,當記者帶他走到匯豐總行時,他立刻說:「其實我同獅子無仇。」拍照時他更開玩笑說:「要把頭塞進獅子口裏嗎?」

  最後記者問黃元山,有否一些外間對他曲解的觀點需要澄清,他笑說:「我並非故意要唱淡經濟,我沒有沽空,沒有造淡,唱淡對我無好處。」然後又一本正經地說:「我暫時還沒有看到一些令我覺得要修改看法的現象,我不著重結論,但著重立論,可能我也有機會看錯,因為我也是人,我希望大家知道事態發展的嚴重性。」最後他也笑言:「如果看錯也是好事,因為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得益者。」

﹏﹏﹏﹏﹏﹏﹏﹏﹏﹏﹏﹏﹏﹏﹏﹏﹏﹏

黃元山簡歷

 ▲目前︰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兼任講師

 ▲2005至08年︰蘇格蘭皇家銀行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香港)

 ▲2004至05年︰瑞士銀行高級副總裁(倫敦)

 ▲2001至04年︰倫敦雷曼兄弟副總裁

 ▲1997至01年︰紐約雷曼兄弟分析員後晉升至聯席董事

 ▲耶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綜論美國救市措施與展望

黃元山



綜論美國救市措施與展望

每項救市措施都有副作用、成本及代價,因此,這些救市的措施,僅屬沒有辦法中的辦法("the lesser of two evils"),死馬當活馬醫、以毒攻毒並非傳統良方。問題是,若藥力不夠,病未醫好,卻被毒死,這便是當中的隱憂。

  要論救市措施的成效,當然要先判斷金融海嘯的本質。


金融海嘯的本質


  一、信貸泡沫

  首先,這是一個信貸泡沫的爆破,有人又稱之為balance sheet deflation(資產負債表的收縮)。換言之,這個泡沫是由於過度槓桿(leverage)﹕槓桿即是信貸,沒有借貸就沒有槓桿,亦很難製造出泡沫。從幾百年前荷蘭拿鬱金香作典當,到1980年代日本銀行普遍接受以房地產為借貸抵押,都可見槓桿愈大,泡沫就愈大。

  當然,當我們置身其中的時候,很少人會去討論這件事,但事後看來,原來全球一直活在一個巨型的信貸泡沫之中,一個用了二、三十年去建立的信貸泡沫。原來這個信貸泡沫解釋了長年低通脹、低利率、高增長、現金流過剩等全球現象;原來美國樓市並非只稍作調整,而是全球信貸泡沫爆破的前奏。

  事實上,衍生工具和影子銀行只是這次金融體系槓桿化的其中一個因素,我之前在本刊已經詳述了影子銀行,所以此處不贅。簡單來說,過去二十年,歐美銀行為了管理風險,將賬目上的信用卡貸款、汽車貸款、學生貸款、企業貸款、房貸等等,透過資本證券化手段(securitization),將信貸打包賣出。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成了影子銀行,變相替代了傳統銀行的角色。

  但更重要的是信貸泛濫,即全球銀行和金融機構過度貸款。要留意,是全球性的。


  二、全球性

  這個信貸泡沫是全球性的。我並非只是指信貸泡沫的爆破之後,其影響是全球性。我指的是,全球都有信貸泡沫、槓桿過高、流動資金過剩、熱錢充斥的問題。由於流動資金是全球游走的,所以信貸泛濫並不局限於歐美本土,而是包括所有的新興市場,甚至是中國。簡單而言,過去十多二十年,全球銀行愈來愈「水浸」的時候,自然要尋求資金的出路;而在股東的壓力下,自然要追逐高回報的項目。比如說,奧地利銀行便很活躍於東歐的新興國家,而瑞典則活躍於波羅的海的前蘇聯國家。即使一些地區如香港,銀行業相對保守,但仍不等於沒有信貸泡沫。例如,在香港和亞洲其他地區,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向一些準備上市的公司所進行的貸款,即所謂pre-IPO的private loans,對沖基金收取十多厘利息,若公司能成功上市,更可行使那些股票的認購證。但現在這些公司全不能上市集資,很多公司或會出現營運問題,最終不能償還貸款。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很多這些private loans還未入賬(mark-to-market),未開始反映這些問題,所以我相信這兩年會有更多亞洲對沖基金出現問題。

  當全球流動資金過剩,全球資產價格會上升。一些經濟生產力較弱的國家,如西班牙、希臘和東歐等,其資產價格(如地產)雞犬皆升,錄得大幅增長。所以,信貸泡沫首先在美國爆破,並不等於信貸泡沫只限於美國,亦不等於信貸泡沫在美國比起全球其他地方大,美國次按爆破只是一個引子,首先刺破歐美的信貸泡沫,然後引發了全球資產價格下挫,全球的信貸泡沫亦開始一一爆破。

  雖然亞洲和其他新興市場沒有次按,亦沒有活躍的影子市場,而且衍生工具市場亦較歐美小(香港的散戶炒窩輪除外),但其實一樣是信貸泛濫,信貸泡沫處處,很多信貸仍暫未爆煲,但只是時間的問題。所以,我很難想像全球股市包括港股在未來幾年不會反覆尋底,低處未算低。


  三、積累性

  這個信貸泡沫已經醞釀了二十多年,可預期爆破之後的破壞力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   全球的經濟失衡、流動資金泛濫已非一朝一夕的事。打從十多年前,熱錢已經進出東南亞,釀成亞洲金融風暴。然後,同樣的情況在俄羅斯發生,差點令大型對沖基金LTCM倒閉,假若當天它真的倒閉,便會如這次雷曼兄弟破產一樣引起骨牌效應。之後,流動資金又促使了科網股的泡沫形成和爆破。眾所周知,格林斯平隨即減息救市,吹起了一個更大的樓市泡沫。所以,這次的泡沫是以往十多年來泡沫的延續。

  熱錢泛濫其來有自,高儲蓄存款率首先在日本出現,然後是中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高儲蓄率有不同的成因,最理所當然的解釋是民族性;但有研究指出低社會退休保障和安全網不足,或者社會經歷動盪後人民的不安全感等,可能是更佳的解釋。高儲蓄率使這些國家要為資金尋求出路,而借貸給美國便是一個安全而有回報保證的做法,所以他們願意收取相對低的利息去借貸給美國。由於美國人能享受長年累月的低利率、低通脹的環境,造就了他們消費模式的大氣候,這就是格林斯平後來指的「利率不正常之謎」(Interest Rate Conundrum)。美國人並非天生「大花筒」,在這個大氣候下,他們的借貸和消費行徑是理性的,因為利率低、借貸便宜,消費較儲蓄更劃算。而更重要的是,在低利率、低通脹的環境下,一般投資者並沒有降低投資回報的預期,反而鼓勵了他們承擔更大的風險,追求更高回報。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曾提出相似的看法,卻被指為美國辯護,想將美國人引致全球金融風暴的罪行推至亞洲其他國家身上。這個陰謀論我並不敢苟同,我認為保爾森只是道出客觀環境。相反,我更加難理解一些人為了指責美國,而否定全球的長期經濟失衡,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泡沫的客觀環境。


  四、嚴重性、災難性

  我信奉自由經濟,相信在有限的資源下,自由經濟最能有效率地分配資源,減少浪費,對整體社會經濟最為有利。所以,我對任何形式的救市措施都抱有很大的懷疑。例如,在正常情況下,任何粗暴幹預市場運作的手段,例如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去抬高資產市價,只會使市場喪失市場尋找市價的功能(price searching mechanism),減慢市場自動調節和復甦的速度,增加市場的不穩定性和不可知性,亦未必能公正、公平和有效地使用資源。正因如此,羅傑斯(Jim Rogers)等持此意見的人,認為美國應讓所有資不抵債的銀行倒閉(即至少包括十大銀行的其中一半,如果大家都以市價入賬、正確撥備的話),讓所有不能供樓的人破產,使整個市場像game-over了之後再re-set一樣,使市場的資金不會因為前景不明朗而不動用任何資金(hoard cash),不會再所謂「以良幣追逐壞債」(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 assets),不用擔心拿著的現金會在通脹後貶值。簡單而言,他們認為,假設畢非德還有很多現金,其實待所有資不抵債的銀行倒閉後,他可以重新成立新的銀行、進行貸款,完全沒有舊有的包袱。

  在正常情況下,我同情這一派的理論,除非這次的信貸泡沫是災難性的。

  如果這次的信貸泡沫是災難性的,極端市場主義便行不通。第一,眾所周知,高失業率,再加上大量人喪失家園,會造成美國社會動盪不穩。第二,保爾森亦在國會聽證會上說過,他認為政府如不出手,信貸泡沫將會是一個無底深潭(we are looking into the abyss)、是災難性的,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世界末日」。無底是因為根本沒有所謂的真實資產價格,各種資產價格相互影響,例如樓市、MBS(房貸抵押債券)、各類信貸和銀行股價,而資產價格又和實體經濟相互影響,例如各類信貸、消費、投資建設等。無底是因為「世界末日」來到時,市場已不能再運作,甚至會失去定市價的功能(market ceases to exist as we know it, not to mention the price-searching mechanism)。

  所以,要評論救市措施的成效,最根本的問題是要判斷這次的泡沫爆破的破壞性有多大。如果支持極端市場主義,那麼每一項救市措施,每一個政府托市舉動都是不對,都需要被譴責。但若支持保爾森的論點,我們反而應該擔心救市措施是否足以避過這場災難,更要擔心美國政府因政治壓力而減低救市措施的力度(假設情況很壞,美國政府亦不能完全直言,免得惹起恐慌)。

  根據以上的分析,由於這次泡沫的本質是信貸過度,是全球性的,是日積月累的,所以我傾向支持保爾森的論點——這次是災難性的。


解決金融海嘯的策略

  簡單而言,美國的救市策略有三個方向: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金融政策(financial policy)。以下我會淺談其中的利弊。我的看法是,每項政策如果獨立來看都是不足的。但各項政策結合一起用,在這個非常時期,有其功效。從美國的金融領導班子的言行,我相信他們對金融海嘯的本質有足夠的掌握,亦期望他們能對症下藥。總括而言,這個陣勢擺開,是美國會竭盡所能,製造一個「人造底」(artificial bottom),即是界定什麼是too big to fail,用一切直接(政府擔保)、間接(銀行和兩房等在市場上的運作)的手段去re-inflate這個漏了氣的氣球。代價就是極度寬鬆的銀根、龐大的美國財赤,以及更多的政府機構於市場運作。


  一、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2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的刺激經濟的方案,期望減低4%的失業率。主要的手段就是民主黨支持的增加政府開支,以及共和黨支持的永久減稅。長久以來,都有關於這兩大派對政府財政理念的不同,此處不贅。況且,大家對財政政策在大衰退所發生的效用存疑,特別是在debt deflation的時候,消費者付少了稅,只會用來減債而非消費。

  但值得一讚的是,政府建議增加開支,很多是在有策略性的、有增值性的項目上,例如改善教育、醫療、科技設施、環保工程等公共財政支出上,並非只為壯大GDP而亂花費在低回報的項目上。


  二、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眾所周知,聯儲局已不能再減短息。問題是,若長期利率上升,會使企業借貸困難,所以政府會想辦法降低長期利率。雖然聯儲局能有效控制短息的升降,但對於長息,能控制的手段比較少,只有透過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或信貸寬鬆(credit easing),俗稱「印銀紙」。印多少視乎經濟有多壞。美國聯儲局主席貝南奇否認自己「印銀紙」,亦否認自己做量化寬鬆。若要咬文嚼字,他沒錯,因為兩者皆屬央行的liabilities,他只是擴大央行的assets,狂買資產包括MBS。但無論如何,聯儲局的balance sheet都會擴大,使銀根寬鬆。

  傳統認為,若長期利率上升,美國國債則回落,而且由於利率上升,美元存款相對吸引,促使美元上升;相反,若長期利率下降,美國國債則上升。而由於利率下降,美元存款吸引力相對減低,促使美元下降。故此有說:「只有兩種情況,一是美國國債跌,美元升;一是美國國債升,美元跌。」傳統上,長期利率的升降取決於市場對於美國國債的供求關係。以目前奧巴馬的救市方案而言,需要大舉舉債,理應使國債下跌,長期利率上升。

  但若情況惡化,美國便有機會狂「印銀紙」(包括聯儲局出手去買美國國債),致使長期利率不升反跌,而美國國債亦不跌反升。由於全球經濟皆不能獨善其身,相對而言,美國極有可能具相對優勢,致使投資者仍選擇美元作為資金避難所。

  貝南奇亦明白到銀根寬鬆,將來有機會造成惡性通脹,所以他亦極力向市場推介他的exit strategy,即將來穩定市場後,如何賣出手上資產以收縮銀根。與所有央行行長一樣,他認為控制通脹比通縮容易。


  三、金融政策(financial policy)

  金融政策又分四個部分,1) 注資銀行;2) 救活信貸市場;3) 處理有毒資產;4) 減少樓市斷供。由於篇幅所限,簡單來說:

  (i)注資銀行:資不抵債問題嚴重,相信有大銀行需要政府補貼包括國有化,或政府以高於市價買下最毒的部分;

  (ii)救活信貸市場:問題是即使銀行回復貸款,也不能解決消費者的信貸問題,因為大部分消費者的信貸都是透過影子銀行融資,但現在影子銀行的運作停頓;

  (iii)處理有毒資產:透過公私型合作,政府借貸加上私人機構的錢去買有毒資產,從而製造一個有交易的市場。問題是定價太低,賣方(銀行)會破產(國有化另作別論);定價太高,私人機構不會買,因為風險太高;

  (iv)減少樓市斷供:美國2月18日宣佈的穩定樓市計劃,包括撥二千億注資兩房,另加七百五十億獎勵計劃。針對暫未斷供但在斷供邊沿的人,以及暫未變負資產但在負資產邊沿的人。方案主要集中於兩大房貸類:

  a) Conforming mortgages:屬於prime mortgages的一種(不包括四十一萬七千美元以上的jumbo loans),計劃針對房利美和房地美發出的房屋貸款,使這些人仍能以低息refinance現有的房貸,而貸款額可高達房屋現有的價值。

  b) Subprime / Alt-A:強迫貸款的銀行減低現有貸款的利息,使每月供款不可多於借貸人入息的38%,而且政府會再補貼,使每月供款等於借貸人入息的31%。


展望

  如上文所言,每項救市措施都有副作用、成本及代價,因此,這些救市的措施,僅屬沒有辦法中的辦法("the lesser of two evils"),死馬當活馬醫、以毒攻毒並非傳統良方。問題是,若藥力不夠,病未醫好,卻被毒死,這便是當中的隱憂。意即若因政治問題,民間普遍仍低估當前問題的嚴重性,使救市措施不能繼續擴大,有可能會前功盡廢;反而由於政府介入,市場運作被扭曲,副作用便蓋過了功效。退一步來說,就算我們假設救市的措施是剛恰到好處,但前景的能見度卻仍很低(huge uncertainties),因為這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境況(un-charted territories)。或許這是黃金受到追捧的原因,而我亦在早幾個月前分享了類似的觀點。而且,我覺得可以考慮分階段慢慢吸納農產品的ETF。不過,由於篇幅有限,不能在此詳談。

  或許我過於悲觀,我亦希望我看錯,牛市能在短期內再度重臨。但過去一年,過於悲觀比過於樂觀著數。事實上,很多股票分析師都過於樂觀,可能是由於很多股票分析師太著重公司中短期盈利的預測,而忽視公司盈利只是滯後指標。反之,信貸市場的鬆緊對公司長遠的盈利影響很大。由於我很清楚知道,全球信貸市場還未復甦,而且全球信貸泡沫包括在亞洲和中國的問題還未完全顯露,所以我對一些坊間樂觀的言論持懷疑的態度。近幾個月,市場的集中點轉移到東歐各國和俄羅斯的問題,我相信問題陸續有來。


作者是前投資銀行的董事總經理,曾任職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瑞銀(UBS)及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分別於紐約、倫敦及亞洲主管結構信貸衍生部門。於1997至2004年任職雷曼兄弟紐約和倫敦分行。他於耶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及在芝加哥大學獲經濟學位。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

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魯賓尼:問題銀行難逃國有化

清毒債方案 無法解救瀕破產金融機構


  市場憧憬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公布公私合營清除毒資產方案,能徹底解決銀行業危機,導致美股近日勁升,但美國「新末日博士」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警告,方案無助解救那些已經資不抵債的銀行,不能扭轉它們最終被國有化的命運。

  另外,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亞洲區總裁貝克(Brian Baker)說:「美國聯儲局已花約3萬億美元救市,今年稍後可能需要將資產負債表加大一倍到5至6萬億美元。」3月中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已達2.1萬億美元。


PIMCO:儲局負債表或需倍增

  蓋特納公布「公私合營投資項目」(PPIP)後,本月標普500指數升幅達11%,錄得91年以來最大單月升幅,但魯賓尼接受彭博社電視訪問時說,今年美國經濟持續收縮,投資者會開始區別出破產及不會破產的銀行,美股升勢將不能持續。

  魯賓尼續稱,情況將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政府完成對銀行「壓力測試」後便會發現「有些銀行不適用於計劃,它們將會被國有化」。他又指出,國有化與蓋特納的方案有「互補」功能,相信壓力測試能將有能力及資不抵債的銀行分辨出來,為國有化清除障礙。

  早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亦有類似評論,認為政府須國有化更多銀行、取締它們的管理層,但沒有點名是哪一些銀行。


4銀行負債表外資產 共40萬億

  銀行持有資產的虧損愈揭愈多,彭博社分析認為,美國政府想以最多1萬億美元除去銀行有毒資產的方案,可能只是一時苟安的做法。當銀行有大量資產負債表以外的資產(off-balance-sheet asset)真正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無論它們是否不良資產,都會令銀行可供放貸的空間大大收窄,影響市場信貸流通。以4大美國銀行花旗集團、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及富國銀行(Wells Fargo)為例,截至2008年尾,合共有高達5.2萬億美元(約40.6萬億港元)表外資產。


危機揮不去 美股升勢難持久

  股市小陽春加上近日連串利好數據,令市場憧憬經濟復甦在望,然而從美國銀行業的毒資產問題尚未解決,以至貸款違約率持續勁升,均反映銀行業危機揮之不去,使目前的熊市反彈顯得毫無理據,難怪高盛及魯賓尼均唱淡後市,預期升市將無以為繼。


魯賓尼:樓市再跌2成

  高盛交易策略師Noah Weisberger指出,美國財政部並無交代他們會如何說服投資者,協助銀行清走毒資產,因此預料金融股升勢將會很快結束,他本人尤其對美國金融股「毫無信心」。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估計,全美國有高達3.6萬億美元貸款及證券虧損,通縮壓力將持續3年,未來18個月美國樓市或再跌2成。花旗、美銀、摩根大通行政總裁不久前才宣稱,他們今年1至2月業務有盈利,一邊唱好,一邊唱淡,到底信誰才好?其實從穆迪昨日調低美銀及富國兩行優先債券評級的報告中,一句「信貸質素較銀行數月前預期更差」,已揭露玄機。

  若市況真的有改善,信貸質素理應亦較之前理想。實情卻是,無論住宅及商業樓宇按揭、信用卡貸款、汽車貸款違約率,最新情況均較去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時更糟糕,加上失業率升勢持續,可以預見短期內只會有愈來愈多人無力償還各類貸款,熊市反彈自然無以為繼。

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直面“兩難”:中國人壽再走“轉型路”

金融時報(中國) 金融機構 By 王小平 方華 2009-03-27



2007年資本市場的狂熱和滬深股指的屢創新高,讓保險商們賺得盆滿缽溢,並各自交出亮麗的年度答卷;但時過境遷,2008年金融危機的全球蔓延導致了資本市場的深度調整,這使得保險投資收益及險商淨利潤大幅下滑,但同時卻造就了壽險理財產品的一度熱銷。

保費增長與利潤下滑,這成為諸多險商2008年度業績報告的鮮明特色,中國人壽亦難免其外。但對於這家中國壽險業的龍頭企業而言,“轉型增效、調整結構”已經成為其2009年的主題詞,和公司在海外兩地上市後進行結構調整相比,這場始自2008年下半年的“結構轉型”,矛頭直指銀保渠道的投資型業務,並重點轉向在各條渠道推廣長期期交型的壽險保單。

“對2008年,最初我們期望有8%至10%的增長,但坦白地說,2008年資本市場的風雲變幻和整個壽險行業的高速發展,同樣讓我們面臨‘兩難’,壽險保費增長尤其銀保渠道保費增長一時難以控制,而銀保渠道當時主要為躉交業務,這並不符合中國人壽的發展策略,但我們又不能放棄這個市場。”在3月26日召開的中國人壽2008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楊超針對本報記者提問回答道,公司董事會在新形勢下審時度勢,要求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明確提出要“調結構、增效益、防風險”,並沒有提出“大發展”,因為目前中國人壽保費規模基數已經很大,公司最終把“調結構”放在了首位。今年1至2月,中國人壽股份公司管理層完全按照董事會的要求進行了嚴格管理。他介紹稱,公司2009年的業務發展策略,將堅持“穩中求進、轉型增效、深化改革、強化管控”,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實現業務規模的“平穩、適度增長”。

十年期業務:將出現“大比例上升”“等今年一季度業績公佈,你們將會看到,中國人壽的個險十年期期交業務,將會出現大比例上升;此外,五年期期交業務也會出現強勁的增長。”在2008年業績報告說明會上,總裁萬峰透露稱,公司目前重點發展以個險渠道為主的期交業務,這在第一季體現得非常明顯。

萬峰介紹稱,2009年中國人壽的業務重心是“轉型增效”,即“大力調整”業務結構,努力提升經營效益,同時穩步推進現代企業經營管理體系改革,切實防範化解經營風險,以保持公司健康穩健發展。

年報顯示,香港會計準則下,中國人壽2008年實現了保費收入的“強勁增長”,總保費及保單管理費同比增長20.9%,壽險保費同比增長50.33%,創近五年來新高,其中分紅險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投資型保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7%,風險型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7%。但值得注意的是,年報披露,中國人壽2008年首年保費同比增長23.1%,首年期繳保費同比增長24.3%,首年保費期繳占比達到93.4%,續期保費同比增長15.4%,這些指標表明其業務結構得以優化。

“2008年我們在營銷渠道上呈現出鞏固、創新的面貌。”萬峰介紹稱,2008年中國人壽個險渠道營銷員達到71.6萬人,較2007年底增加7.8萬人,且營銷員持證率不斷提高,達到99.6%,較2007年底增長了1.7個百分點,團險渠道則是繼續優化調整直銷隊伍,人數穩定在1.26萬人,營銷網點穩定在3600多個。

有關銀保渠道,萬峰介紹稱,中國人壽銀保渠道2008年末共擁有客戶經理2.6萬人,較2007年底增長了44%,理財經理達到1.1萬人,較2007年底增加了110%,營銷網點逾9.4萬個,增加了3000多個。此外還積極建設新型銷售渠道,成立了電子商務部,探索電話營銷、網絡銷售這些新渠道,同時開發出適合電話銷售的專屬產品,部分分公司的電話銷售成效良好,為推廣電話銷售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固定收益類投資:保持占比85%“在不確定的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狀況下,2009年我們堅持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的投資策略,將根據市場判斷與未來預期,審慎地選擇資產久期,對權益類資產採取謹慎配置的原則,同時加強操作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副總裁劉家德稱,公司在2009年將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以保證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健康穩健。

據劉家德介紹,2008年中國人壽根據市場形勢變化,主動降低了權益類資產比重,尤其在5月之後適時兌現了部分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時增強了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力度,2008年增量資產主要配置於固定收益品種,包括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此外在降息之前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了銀行存款、債券類配置,動態靈活地調整了投資組合。

年報顯示,中國人壽的債權型投資從2007年末52.1%上升到2008年末的61.4%,提高了9.3個百分點,定期存款從2007年末19.8%上升到2008年末的24.4%,提高了4.6個百分點,另股權型投資占比則出現了明顯下滑,從2007年末23.0%主動調減至2008年末的8.0%,下降了15個百分點。
“到2008年末,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超過85%,這出現了相對的結構性變化。

”對於公司是否會抄底A股,劉家德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股市走出了一波讓投資者高興的小行情,但這種走勢能否持續,由於金融危機尚未見底,不確定性因素很多。”中國人壽將按既定策略堅持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主,即繼續穩定85%的占比,同時股票和基金投資也將保持一定的比重。

劉家德透露稱,中國人壽還將積極尋求諸如基礎設施投資、無擔保債券投資、不動產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新配置機會,在海外投資方面,則積極審慎地推進海外並購和股權投資,以此來緩解盈利的壓力。

2009年:機遇大於挑戰萬峰表示,2009年公司仍將面對諸多挑戰:經濟增長放緩給壽險業務發展帶來壓力,資本市場的深度調整不利於穩定和提高投資收益,並對資產負債匹配產生一定影響,金融危機的影響將會進一步顯現,公司發展的外部環境仍然面臨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

但他同時強調,2009年機遇和挑戰並存,並且機遇大於挑戰。

“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政策相繼出台,將為公司拓寬投資渠道和提升業務發展空間,提供難得的機遇。”劉家德介紹稱,公司將借助新《保險法》實施,尋找新型投資機會,將來有可能介入不動產投資。“目前保監會正在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希望能盡早出台,以便公司獲得與長期保單即長期負債相適應的資產配置機會。

“股市的持續下跌,勢必造成向底部探行的趨勢,這將為公司戰略性投資布局帶來新的市場契機。”劉家德表示,在目前資本市場持續動蕩的情況下,如何把握時機進行波段操作非常重要。
針對中國人壽是否會繼續尋找時機進行海外投資和並購,楊超回答,中國人壽既要“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並購,也要“請進來”,即引進戰略投資者,公司遵循16字方針:“積極探索、認真洽談、盡職調查、慎重決策。”目前前三個方面都在進行,在決策方面國壽通過壽險股份公司、海外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了三個投資決策委員會,現在是只能做、不能講,希望能夠找到“門當戶對”的合作伙伴,但這需要時間和謹慎操作。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保費增、投資降 中國人壽08年淨利潤同比下降64%

21世紀經濟報道 投行·保險 By 趙萍 2009-03-26



3月25日晚間,中國人壽(2628.HK,601628.SH)2008年業績公告如期出爐。

公告稱,受資本市場深度下行,至投資收益大幅下降的影響,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實現淨利潤達100.68億元,同比下降64%,每股收益0.36元。

而香港會計準則下,中國人壽的淨利潤為212.77億元,同比下降45%,每股收益則為0.75元。公司董事會建議每股派息0.23元。

中國人壽董事長楊超表示,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國家連續經歷了年初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下半年又受到歷史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本公司的經營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與淨利潤一同下降的還有公司高管的薪酬。


保費增幅超過50%

2008年,中國人壽通過實施積極進取的發展策略,充分調動基層公司、銷售隊伍以及合作渠道的積極性,促使全年保險業務快速增長。

公告稱,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實現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2955.79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50.33%,而香港會計準則下,中國人壽錄得總保費收入及保單管理費收入為1348.49億元,同比增長21.17%。

2008年,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中國人壽根據年初制定的經營策略,致力于業務結構優化調整:堅持以發展傳統型和分紅型產品為重點,適度發展投資連結和萬能保險等投資衍生型產品;堅持以發展長期性期交業務為主,注重實現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

按照公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共實現首年期交保費收入359.92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26.05%。此外,其保單持續率(14個月及26個月)分別達92.50%和86.05%;退保率降至4.38%,較2007年降低了1.62個百分點。

中國人壽截止到2008年末的內含價值為2400.87億元,一年新業務價值達139.24億元,較2007年增長15.6%。

而中國人壽在均衡發展個險、團險、銀行保險三大銷售渠道的同時,年初對個險渠道的業務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持業務發展規模的同時,個險渠道注重發展長期性期交業務,團險渠道大力發展盈利較好的意外險業務,銀行保險渠道的期交業務亦有一定提高。

其中,團體業務由於受到國家出台企業年金政策及公司調整團體年金保險業務的發展策略的影響,中國人壽2008年的團體業務保費收入占同期總保費收入的比例降至6.43%。而短期險業務在公司加大了意外險和健康險的銷售力度後,保費收入占比則增至4.46%。

另根據中國保監會的統計數據,2008年末時,中國人壽的市場份額保持在40.3%,較2007年上升了0.5個百分點。

此外,截至報告期末,賴以支撐中國人壽個險業務的保險營銷員數量已經達到71.6萬人,較2007年底增長7.8萬人。

楊超表示,2009年,中國人壽的業務發展重點是轉變發展方式,具體而言,就是業務增長由躉交推動為主向續期拉動為主轉變;經營理念由以業務規模為主向注重效益為主轉變;市場拓展模式由資源驅動為主向機制驅動為主轉變;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總投資收益下滑60%

與承保業務迅猛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人壽在2008年度的投資業績在資本市場深度下調後,也出現了大幅下降。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本公司的投資資產為9370.98億元,較2007年的8502.07億元增加了868.91億元,增長10.22%。全年實現的總投資收益為306.83億元,較2007年785.20億元減少了478.37億元,降低60.92%。

中國人壽的全年總投資收益率為3.46%,較2007年降低了6.81個百分點。

按持有目的分類的投資組合分項來看,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的銀行存款類資產全年實現的投資收益為113.78億元,較2007年的90.94億元增加了22.84億元,增長25.12%。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為20.21億元,同比2007年的308.73億元減少了288.52億元,降低93.45%,與此同時,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規模已下降。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為303.94億元,同比降低30.24%。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壽在“國壽資產-天津城投債權投資計劃”的債權計劃,為其帶來了不菲的投資收益,債權計劃投資全年實現的投資收益2.21億元,較2007年的0.19億元增加了2.02億元,增長1063.16%。

如果按照按投資對象進行分類,其投資組合分別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投資340.85億元,較2007年增長34.63%,主要原因是資金頭寸管理所致,占總投資的比例為3.64%。

而資本市場深度下調後,中國人壽增加了定期存款及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的投資,其中,定期存款達到2282.72億元,占比24.36%,比去年提高近4.53個百分點;債券類資產較2007年增長29.94%,到達5758.85億元,占比由去年52.13%上調近一成,達到61.45%。

此外,中國人壽還在基金上投資339.53億元,占比由去年的8.21%繼續下降至3.62%,總的基金資產較2007年降低51.34%;股票資產的降幅更巨,較2007年減少67.44%,至408.19億元,占比僅剩4.36%,而去年同期還高達14.74%。

中國人壽解釋稱,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深度下調,以及公司降低權益類投資,股權型投資的比例由2007年同期的22.95%下降至7.98%。

受到業務迅猛增長,資本市場深度下調,投資收益大幅下降的影響,中國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07年末的525%下降至310%,但仍處於償付能力非常充裕的區間。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

周小川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與蔓延使我們再次面對一個古老而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什麽樣的國際儲備貨幣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上的銀本位、金本位、金匯兌本位、佈雷頓森林體系都是解決該問題的不同制度安排,這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機表明,這一問題不僅遠未解決,由於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理論上講,國際儲備貨幣的幣值首先應有一個穩定的基準和明確的發行規則以保證供給的有序;其次,其供給總量還可及時、靈活地根據需求的變化進行增減調節;第三,這種調節必須是超脫于任何一國的經濟狀況和利益。當前以主權信用貨幣作爲主要國際儲備貨幣是歷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機再次警示我們,必須創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推動國際儲備貨幣向著幣值穩定、供應有序、總量可調的方向完善,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一、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並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反映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和系統性風險

對於儲備貨幣發行國而言,國內貨幣政策目標與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經常産生矛盾。貨幣當局既不能忽視本國貨幣的國際職能而單純考慮國內目標,又無法同時兼顧國內外的不同目標。既可能因抑制本國通脹的需要而無法充分滿足全球經濟不斷增長的需求,也可能因過分刺激國內需求而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理論上特裏芬難題仍然存在,即儲備貨幣發行國無法在爲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確保幣值的穩定。

當一國貨幣成爲全世界初級産品定價貨幣、貿易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後,該國對經濟失衡的匯率調整是無效的,因爲多數國家貨幣都以該國貨幣爲參照。經濟全球化既受益於一種被普遍接受的儲備貨幣,又爲發行這種貨幣的制度缺陷所害。從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金融危機屢屢發生且愈演愈烈來看,全世界爲現行貨幣體系付出的代價可能會超出從中的收益。不僅儲備貨幣的使用國要付出沈重的代價,發行國也在付出日益增大的代價。危機未必是儲備貨幣發行當局的故意,但卻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二、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鈎、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爲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

1、超主權儲備貨幣的主張雖然由來以久,但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上世紀四十年代凱因斯就曾提出採用30種有代表性的商品作爲定值基礎建立國際貨幣單位“Bancor”的設想,遺憾的是未能實施,而其後以懷特方案爲基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顯示凱因斯的方案可能更有遠見。早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組織就於1969年創設了特別提款權(下稱SDR),以緩解主權貨幣作爲儲備貨幣的內在風險。遺憾的是由於分配機制和使用範圍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但SDR的存在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提供了一線希望。

2、超主權儲備貨幣不僅克服了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也爲調節全球流動性提供了可能。由一個全球性機構管理的國際儲備貨幣將使全球流動性的創造和調控成爲可能,當一國主權貨幣不再做爲全球貿易的尺度和參照基準時,該國匯率政策對失衡的調節效果會大大增強。這些能極大地降低未來危機發生的風險、增強危機處理的能力。


三、改革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循序漸進,尋求共贏

重建具有穩定的定值基準並爲各國所接受的新儲備貨幣可能是個長期內才能實現的目標。建立凱因斯設想的國際貨幣單位更是人類的大膽設想,並需要各國政治家拿出超凡的遠見和勇氣。而在短期內,國際社會特別是基金組織至少應當承認並正視現行體制所造成的風險,對其不斷監測、評估並及時預警。

同時還應特別考慮充分發揮SDR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特徵和潛力。同時它的擴大發行有利於基金組織克服在經費、話語權和代表權改革方面所面臨的困難。因此,應當著力推動SDR的分配。這需要各成員國政治上的積極配合,特別是應儘快通過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訂及相應的SDR分配決議,以使1981年後加入的成員國也能享受到SDR的好處。在此基礎上考慮進一步擴大SDR的發行。

SDR的使用範圍需要拓寬,從而能真正滿足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

●建立起SDR與其他貨幣之間的清算關係。改變當前SDR只能用於政府或國際組織之間國際結算的現狀,使其能成爲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公認的支付手段。

●積極推動在國際貿易、大宗商品定價、投資和企業記賬中使用SDR計價。不僅有利於加強SDR的作用,也能有效減少因使用主權儲備貨幣計價而造成的資産價格波動和相關風險。

●積極推動創立SDR計值的資産,增強其吸引力。基金組織正在研究SDR計值的有價證券,如果推行將是一個好的開端。

●進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發行方式。SDR定值的籃子貨幣範圍應擴大到世界主要經濟大國,也可將GDP作爲權重考慮因素之一。此外,爲進一步提升市場對其幣值的信心,SDR的發行也可從人爲計算幣值向有以實際資産支援的方式轉變,可以考慮吸收各國現有的儲備貨幣以作爲其發行準備。


四、由基金組織集中管理成員國的部分儲備,不僅有利於增強國際社會應對危機、維護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穩定的能力,更是加強SDR作用的有力手段

1、由一個值得信任的國際機構將全球儲備資金的一部分集中起來管理,並提供合理的回報率吸引各國參與,將比各國的分散使用、各自爲戰更能有效地發揮儲備資金的作用,對投機和市場恐慌起到更強的威懾與穩定效果。對於參與各國而言,也有利於減少所需的儲備,節省資金用於發展和增長。基金組織成員衆多,同時也是全球唯一以維護貨幣和金融穩定爲職責,並能對成員國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監督的國際機構,具備相應的專業特長,由其管理成員國儲備具有天然的優勢。

2、基金組織集中管理成員國儲備,也將是推動SDR作爲儲備貨幣發揮更大作用的有力手段。基金組織可考慮按市場化模式形成開放式基金,將成員國以現有儲備貨幣積累的儲備集中管理,設定以SDR計值的基金單位,允許各投資者使用現有儲備貨幣自由認購,需要時再贖回所需的儲備貨幣,既推動了SDR 計值資産的發展,也部分實現了對現有儲備貨幣全球流動性的調控,甚至可以作爲增加SDR發行、逐步替換現有儲備貨幣的基礎。

周小川文章.蓋特納方案

練乙錚



  美國的銀行拿了政府錢借不出去、不借出去,放在聯儲局戶口堆積如山;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J. Taylor今天在《金時》著文指出,這筆錢不動則已,一動便可能引發嚴重通脹。政治因素決定,錢易派難收,派出太多的話,不是聯儲局「公開市場運作」(OMO,調控貨幣流通量的國債買賣機制)能一下子應付。通脹一升,美元便有貶值壓力;貶不貶值,一要看實體經濟是否同時從谷底反彈,若然,則有物務生產增長抵銷,多出的錢不形成通脹,二要看其他主要國家的貨幣流通量是否也因為政府救經濟而大增,是,則這些國家的貨幣貶值壓力與美國相當,美元價變動便不大。

  事態如何發展,對中國很重要,因為中國大筆外儲備主要是美元。溫總日前既當面對美國領導人說拜託拜託、勿令美元貶值,又三番四次呼籲歐、日各國政府大力刺激經濟;這些都是為了不讓美元貶值。長遠一點而言,中國也在找尋避免美元貶值辦法;人行行長周小川前日發表文章,建議世界各國逐步以IMF的「特別提款權證」(SDR)代替美元的儲備貨幣角色,便是可行辦法之一。那是一篇好文章,適時重提國際貨幣經濟學中有名的「特里芬矛盾」(Triffin dilemma)。(1) 特里芬是哈佛、耶魯教授,四十年代起,在美、歐及國際金管機構任職;他指出,以某國貨幣作國際通用儲備貨幣,不能同時保證該國國內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以及其他國家要求的儲備貨幣購買力穩定性,而這個矛盾,往往是在危機時刻表露無遺。周的提議十分合理,但付諸實踐,起碼要等到人民幣國際化之後,因為美元的「一哥」地位,其他所有發達國五十年來皆未能動搖,這次環球金融風暴,美國經濟嚴重受損,但其他貨幣大國光景亦都好不到哪裏去,依然造不了美元的反。當世界各國與中國貿易額都大幅增加、國際上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強,而人民幣也完全國際化了,有條件成為SDR的主要基礎貨幣了,周的提議便有「牙力」。(2)

  上面談到,政府因挽救經濟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令通貨流量增加,但若實體經濟回升,物務產出增加,則通脹不一定出現 (3);反過來說,若挽救經濟方案不得其法,實體經濟沒有起色,則通脹便很快來臨。故昨日美國財長蓋特納「吸毒」方案之成敗,對美國本國及對全世界特別是中國,都同樣重要,儘管對美國人而言,影響最直接。

  美國人對蓋特納方案有雙重擔心:第一,方案能否有效吸出銀行體系有毒資產、活化信貸市場,促使經濟復甦?第二,納稅人盤算直接利害,方案對他們劃不劃得來?對第一點,市場初步反應正面;第二點的答案,則要從蓋特納發表的文件中找。筆者詳閱之後,認為方案對納稅人而言,還算公平。「公私投資基金」(PPIF)由財政部用公帑(納稅人的錢)打本,接受私人資本(投資者的錢)參與,這兩份錢形成基金股本,基金再發債,吸引其他投資者投入本金成為債權人;股本加本金,用以購買銀行有毒資產,而關鍵的債權人投資,可得聯邦存款保險局(FDIC)保證,減低風險。公帑作為股本,正負面風險在有毒資產拍賣價(市價)中取得合理平衡;此外,納稅人便不承擔其他負面風險了。對銀行而言,若賣得「超好」價(如有毒資產其後變為廢紙,銀行卻得以脫身),其實也不是完全數,因為有毒資產若真的大幅貶值,債權人也並非血本無歸,因為還有FDIC保證;此時FDIC破財,倒霉的還是銀行,因為FDIC的資本不是納稅人的錢,而是銀行攤分集而成(存款保險資金由銀行合出,是美國上世紀大蕭條時代一大發明)。故總的來說,方案設計兼顧了股份投資者、債權投資者、銀行、納稅人這四方的利益和責任,市場於是「睇好」。

  現時方案成敗,關鍵在於銀行取態。一些銀行主管坐擁有毒資產,一天不賣,一天不必徹底撇賬,能拖便拖,以免大筆撇賬有損年終花紅。為對付此種「市場失靈」,蓋特納還有板斧,那便是二月初提出的替所有主要銀行「照肺」(stress test)。據最新公布,「照肺」過關門檻定得很高,銀行資本必須健康充足,能應付今、明兩年可能出現的嚴重經濟逆境:GDP全年下跌百分之三點三、失業率達百分之十點三、樓價再從現水平下跌百分之二十二。過不了關的銀行,須於六個月之內解決資本不足問題,否則便要強迫接受政府注資,同意出售有毒資產便是辦法之一。有此板斧在手,蓋特納「吸毒」方案當可啟動,一些銀行主管不高興,也難阻止。經濟自由被金融機構濫用,令全世界受損,現在那些機構失去一點自由,乃咎由自取,怪不得人了。


註:
1.〈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見中國人民銀行網頁。此文簡短易明,筆者推薦閱讀;
2. 現時SRD的四種根基貨幣是歐羅、日圓、英鎊和美元,不久將來人民幣起碼可取英鎊而代之;
3. 這是貨幣量方程式 P=MV/Q 決定的。

Geithner plan arithmetic

Paul Krugman



Leave on one sid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Geither plan is a good idea or not. One thing is clearly false in the way it’s being presented: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keep saying that there’s no subsidy involved, that investors would share in the downside. That’s just wrong. Why? Because of the non-recourse loans, which reportedly will finance 85 percent of the asset purchases.

Let me offer a numerical example. Suppose that there’s an asset with an uncertain value: there’s an equal chance that it will be worth either 150 or 50. So the expected value is 100.
But suppose that I can buy this asset with a nonrecourse loan equal to 85 percent of the purchase price. How much would I be willing to pay for the asset?

The answer is, slightly over 130. Why? All I have to put up is 15 percent of the price — 19.5, if the asset costs 130. That’s the most I can lose.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asset turns out to be worth 150, I gain 20. So it’s a good deal for me.

Notice that the government equity stake doesn’t matter — the calculation is the same whether private investors put up all or only part of the equity. It’s the loan that provides the subsidy.
And in this example it’s a large subsidy — 30 percent.

The only way to argue that the subsidy is small is to claim that there’s very little chance that assets purchased under the scheme will lose as much as 15 percent of their purchase price. Given what’s happened over the past 2 years, is that a reasonable assertion?

Update: Another way to say this is that by financing a large part of the purchase with a non-recourse loan, the government is in effect giving investors a put option to sweeten the deal.

美財長孤注一擲 成敗仍充滿懸念

明報 港聞 社評 2009-03-25



過去7 日,美國聯儲局和財政部先後推出兩項政策,加大力度,意圖穩金融、救銀行,美國股市因而狂,早前低迷氣氛一掃而空。不過,這些政策有太多不合常理之處(例如濫發美元如何收科、會否導致惡性通脹等),其中財政部把「毒資產」從銀行剝離的做法,存在太多主觀良好願望,因此,這些政策能否把美國的銀行拯救出苦海,恢復其正常信貸功能,使經濟納入復蘇之路,需要審慎觀察,樂觀?悲觀? 還看不出眉目。


假設銀行毒資產有價
是否現實各方反應不一

上周五,聯儲局深化寬鬆政策,開動印鈔機購買美國國債和政策擔保的債券,即時刺激股市大升;前晚,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宣布市場望眼欲穿的銀行剝離「毒資產」計劃,雖然未有細節,但是市場的反應欣喜若狂, 道瓊斯指數升了497.48 點, 升幅達6.8%。

奧巴馬就任總統以來,美國股市持續下跌,到本月9 日曾經跌至6547 點低位,美國人雖然認知經濟困局是前朝布殊總統留下的「蘇州屎」,並未怪責奧巴馬,但是道瓊斯指數拾級而下,美國人財富持續蒸發,開始有所謂「奧巴馬熊市」的說法。在這次持續升市之前,奧巴馬曾經一度公開評論股市情,認為股價跌到這個低位,是入市良機。當時美國有輿論批評奧巴馬以總統身分人買股票,甚不恰當。回顧起來,奧巴馬其實預示將有大力度政策推出,利好股市,才有那些「不恰當」說話。由此可見,奧巴馬政府提振股市的處心積慮。

股市只是整體經濟其中一個環節,雖然十分重要,但是股市存在太多投機、炒作成分,所以股市升,不等於經濟已經轉勢。對於美國連番大動作,主要還得視能否使「殭屍銀行」復活,恢復其正常銀行功能。

銀行充斥毒資產,為求自保,收緊信貸,致使經濟賴以運行的融資活動變得死寂,要經濟重上正軌運行,必須使銀行從毒資產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蓋特納推出的銀行「排毒計劃」,其實是其前任保爾森推出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ARP)的原先初衷,不同之處是蓋特納引入私人參與,在政府主導下借助市場力量,使銀行擺脫毒資產,重新上路。

蓋特納的「排毒計劃」,為了吸引私人參與,簡直是賣大包。例如購買原貸款計劃,若有銀行出售面值100 美元毒資產,私人企業以84 美元投得,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會就其中72 美元提供融資擔保,餘下12 美元,由財政部和私人企業各出6 美元。

那就是說,私人企業只要投資6 美元,就可以擁有100美元的毒資產,雖云有風險,但是畢境有限,所以對於這個銀行「排毒計劃」,反應較積極的是一些對基金, 其中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 的格羅斯(Bill Gross)更認為這是一個「三贏」方案。

至於銀行,對此大多持保留態度,主要視資產的定價。蓋特納主觀認為銀行的毒資產仍有價值,而市場價值未能反映其真正價值,引入私人企業,就是要創造一個競爭環境,推高這些資產的價值。銀行方面則認為如果這些資產有價,他們也不必急於出售,所以問題關鍵在於毒資產是否仍有可觀的價值?事實上,如果毒資產有價,為何會拖累銀行?因此,對於排毒計劃,批評之聲不少。

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就不看好此計劃,認為「幾可肯定失敗」,他說計劃「不能讓市場發揮作用,只是變相間接資助投資者購進壞資產」而已。英國《金融時報》的社論說: 「這是一場可能以兩種方式失敗的賭博。即使有補貼,交易數量也可能極其稀少,使得問題資產仍留在銀行。

而如果私人投資者真的承擔了得到補貼的風險,這些資產仍可能造成巨大損失,等著美國國會去埋單。」對基金雀躍、銀行有保留、學者有異聲,而真金白銀的股市對銀行「排毒計劃」卻有樂觀憧憬,充分說明蓋特納的計劃,各方就立場、認知、利益等不同,吸收不同信息,顯示「排毒計劃」是成是敗,仍待事態發展。


3 現象透露正面信息
風險管理仍是金科玉律

不過,過去7 日聯儲局、蓋特納的大動作和美國個別銀行一些舉措,所透析的信息,仍然值得注意。

第一、聯儲局的動作,被形容為放手一搏;蓋特納的出招,被形容為孤注一擲,有人則形容聯儲局和蓋特納的做法是釜底抽薪。這些形容詞,顯示美國要解決金融危機的決心,而從市場即時反應正面,說明美國的處理應對,在美國以至全球範圍內都贏得信心。

第二、美國處理金融危機的人,有兩個人最重要,一個是聯儲局主席,另一個是財政部長。危機之初,伯南克謀定而動的觀望取態,曾被批評為不夠果斷,但是待他較掌握全盤情勢後,連串出招,其狠勁角色浮現,權威於焉建立。蓋特納兩個月前怯懦地宣布救銀行的概念,欠缺實質具體,各方咸表失望,股市持續大跌,到AIG 高層領取高額花紅風波,揭發他早已知之,一時間,輿論對他更為不滿,從民間到國會議員,都響起要他辭職的聲音,要奧巴馬密集相挺,蓋特納的仕途,充滿變數。「排毒計劃」公布之後,雖然 譽不一,但是投資者最現實,股市應聲彈起,顯示蓋特納暫時過關了,雖然成敗未卜,但是起碼紓緩了要他下台的巨大政治壓力。

第三、去年10 月份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Group Inc.)接受政府注資100 億美元,《華爾街日報》引述幾名知情人士透露,高盛集團考慮在禁售期結束後,出售所持有中國工商銀行的部分股權,預期藉此籌集10 億美元資金,償還注資,以擺脫政府的掣肘。他們認為薪資限制,或會更易流失頂尖的交易員及投資銀行家。據知,其他獲注資的銀行都有這個盤算。假若銀行開始償還注資,顯示營運出現起色,這個轉變如果有普遍意義,莫非美國的銀行困境,已到了黎明前的黑暗?

上述3 點,只是一些現象,是否能夠說明問題、反映真象,還待觀察。總之這次金融海嘯,百年一遇,其危疑詭譎之處,絕非一般人可以想像和理解,行事審慎、做好風險管理,仍然是現階段投資的金科玉律。

大企業不會倒閉 資本家不承擔風險

林行止



一、
  美國財政部的「公私投資基金」(PPIF),從華爾街的反應,可視為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最重要的政治勝利,蓋特納亦馬上從「(奧巴馬政府的)政治負資產搖身變成英雄」(from zero to hero);道瓊斯應聲急升四百九十七點四八,升幅達百分之六點八四,華爾街昔日之大亨今日之大鱷,雀躍之情,股民皆見。PPIF雖然招來不少罵聲(代表作是刊昨天本報今屆諾獎得主克魯明的〈財金政策的絕望〉),惟其成功可期,因為行將參與其中的人已不是合格的資本家(資本家的「標準」是從冒險中賺錢),他們做的是少本且無風險的生意,與大家心目中尤其艾.蘭德筆下那些開天闢地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承擔風險的資本家完全不同。這即是說,「公仔銀行家勝、圖案納稅人『埋單』」,銀行家立於坐贏望和的優越地位。這樣的方案,正合華爾街中人的心意,是無法不成功的。

  當然,這裏說的「成功」,指的是令「毒資產」淹沒的銀行家「成功」脫險,避免破產或成為國企的命運,他們依然可以做其薪金優厚花紅自定的銀行家;銀行的投資者(購進其股票或債券者)亦可保無憂。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這是銀行家和投資者不必為其錯誤投資承擔責任的第一次。然而,美國政府以納稅人的錢「包起」銀行可能招致的損失,不僅禍延後代(這些代價將由後來人攤分;美國稅率無可避免會提高),那些被搶救而不必走上絕路之途的銀行,「毒資產」解決後,一樣是巨無霸,換句話說,曾經犯了重大錯失的銀行本質未變,它們現在是「大至不能讓其倒閉」,未來亦是如此,那意味它們左右金融市場和影響政府的財力依然,日後要對它們進行「嚴格監管」的難度相應提高!

  種種 象顯示「公私投資基金」是財政部長和少數銀行家及投資者「合謀」的產物;以這種方法制訂財金政策是美國的傳統。一九○七年金融恐慌時,JP摩根以銀行業大哥大的身份,召集主要銀行家「密室會商」,直至他們同意斥資救市為止;去年底,當時的財長保爾森召集華爾街巨頭,硬軟兼施,要他們接受財政部的貸款(把「毒資產」賣給政府,此計劃後來取消)。《金融時報》昨天清楚寫道:「接近政府人士透露,PPIF是財政部長和銀行家、私募基金集團負責人及私人投資者過去數周密斟的結果。有私募基金經理指出,周一的宣布令他喜出望外,因為這些條件比他們的要求更優厚。」  事前和利益團體達成協議的最大好處是,當有關政策、方案或計劃公布後,市場反應必佳,這是因為「投其所好」令他們入市的後果;道瓊斯急升之外,相信稍後的「毒資產」拍賣,競投必然劇烈,這正是筆者相信PPIF成功可期的底因。


二、
  如果銀行有面值一元的「毒資產」(比如「次按」或「信貸違約合約」),銀行已把之撇至八角,但市價只有三角;為了清理「門戶」,銀行若以市值把之賣掉,虧損太深,可能因此不符合種種銀行必須具備的條件而無法經營,為免問題銀行相繼倒閉令經濟再受衝擊,財金當局在決定不把之國有化(投資者輸清的瑞典模式)後,才有前財長建議由政府直接購買「毒資產」而現任財長蓋特納提出「由政府向私人投資者貸款讓後者通過拍賣購進這些次貨」的計劃。

  「公私投資基金」公布後,搖搖欲墜險象環生的銀行可說絕處逢生,根據所列的條款,銀行可出價七角五仙標投面值一元的「毒資產」,銀行的「自來資金」只須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餘數由財政部、聯儲局及聯邦存款保險局負責(它們可發行政府擔保的債券集資),如果有關「毒資產」無可救藥,變成廢紙,銀行的損失最多不過百分之十,其餘的虧蝕將由納稅人「承包」……。以目前「毒資產」市場的情況看,PPIF的操作令起碼有五千億以上本該由銀行及其投資者承擔的「爛賬」轉嫁到納稅人身上。如果「毒資產」被救後有起色,市價升逾投標成交價,中標者當然有厚利(因為他們投入的比例極低)可圖。這種「資產價值上升投資者〔中標者〕獲利,價值下跌投資者則可離場毋須承擔債務」等於政府「變相間接資助投資者購進壞資產」的安排,令那些向來追求社會公平、「為民請命」的經濟學家(大家熟知的有普林斯頓的克魯明和哈佛的J. Sachs)對此計劃「感到憤怒」和「充滿絕望的感覺」。

  繼通過PPIF讓問題銀行不致倒閉之後,白宮將要求國會通過特別法案授權財政部把其查封、接管銀行的權力擴大至保險公司、對沖基金及投資機構,因為它們的倒閉同樣會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這即是說,假如財政部有此權力,當AIG去年出大問題時,當局便可派員接管,諸如其一方面獲政府注資一方面大派花紅這種犯眾怒的事便可能不會發生……。

  蓋特納今天將就AIG派發花紅問題向國會陳詞並作此提議。如果獲國會通過,你以為美國政府─最低限度在財金事務上─和中國有什麼不同嗎?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蓋特納方案

陶冬



我們公司在香港開投資研討會,今年的主講嘉賓是斯蒂利茲(Joe Stiglitz,克林頓時代的經濟顧問)和賀茨伊堪(Douglas Holtz-Eakin,布希時代的經濟顧問)。兩人一左派一右派,經常意見向左,但對蓋特納方案的評價是一致的--this does not work。

蓋特納方案的核心,是政府貼錢讓私人基金買有毒資産。錢是政府借的,主要風險也由政府扛,私人只出一點資金,買一個破底風險不大的期權(option),相信機構有興趣參加。問題是公家與私人在出資及風險/回報上極不對稱,擺明是讓基金賺錢,順便爲有毒資産標個價。我相信當國會明白箇中道理時,很難再批下一筆錢。

這未必意味市場馬上會跌。大家手頭握有太多現金,經濟資料又還可以(今天法國PMI又是surprise)。可是我還是認爲這不是牛市的開始,just enjoy the bear market rally.

萬億美元難救美國經濟

郎咸平


就在09年的一月左右,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裁任志剛在香港發表談話,他提醒香港老百姓注意,第二次金融海嘯衝擊已經開始,而且第二次將大過第一次。當然沒有人希望這事情會發生,我們也都希望事情能儘早解決,經濟能儘快的恢復,可是在這個時刻我們也要勇敢地面對問題,在面對問題之前你首先要瞭解一下到底第二次金融海嘯有多大。

  還記得2008的發生金融海嘯之後,美國政府在10月、11月份立刻提列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奧巴馬總統上任之後也提出了8190億美元救市方案。美國政府提列的7000億美元目前已經用了3500億,而這3500億當中95%都用在金融系統中, 也就是把這些錢直接向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注資,目前注資的銀行等差不多有200家,其中AIG注資了378億美元,花旗銀行注資了250億美元。同樣三大汽車公司也陷入困境,美國政府也從這7000億裏提列了1144億美元,相信剩下的3500億美金左右的資金也會陸續用在金融機構中。奧巴馬總統所提列的819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其中三分之一用在減稅,因此只剩下6000億不到的資金是要用在經濟實體的救助方面,而且這個6000億美元還要除以三,因爲是一年提列2000億美元,也說是在未來的三年當中每一年美國政府只能夠支出2000億美元來救助實體經濟。

  
奧巴馬的救市能不能幫美國走出陰影

  奧巴馬提出救市方案的資金是遠遠不夠的,最近我找了一些比較聳人聽聞的資料。根據彭博通訊社的統計,在奧巴馬提列的819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當中,美國政府承諾未來將撥出的救市金額已經高達8.5萬億美元,這個驚人的數位包括2.3萬億美元用來發放貸款,但是他說抵押的資産價值幾乎爲零,3萬億美元用來購買破産機構的股權,而這些機構的淨值是負的,剩下的3.2億美元是用來爲這些瀕臨崩潰邊緣的金融衍生産品做擔保。加在一起就是8.5萬億。而這8.5萬億是以下機構出的,美國中央銀行出5.255萬億美元、美國的聯邦存款保證銀行(這個銀行是爲美國老百姓存在銀行裏面的錢做擔保的,只要銀行倒閉,美國聯邦存款保證銀行就是把錢還給老百姓,也就是它是美國政府的保險公司)出1.788萬億、美國財政部1.147萬億、美國的住房管理局0.3萬億,加在一起是8.5萬億。這個8.5萬億的概念就是美國從18世紀建國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重大專案支出的錢加在一起,以今天的價值來計算也不過只有8.1萬億。我按支出金額講給大家: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美國的太空探險
  第三、越戰
  第四、伊拉克戰爭
  第五、羅斯福新政
  第六、朝鮮戰爭
  第七、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八、美國80年代銀行危機
  第九、阿富汗戰爭
  第十、馬歇爾計劃
  第十一、海灣戰爭
  第十二、美國內戰
  第十三、美國獨立戰爭
  第十四、美國1812年對西班牙的戰爭
  第十五、購買路易西安那州

  以上是美國歷史上15起最重大的事件,以今天的價值來算才花了8.1萬億美元,可是美國政府這一次爲了拯救次貸危機就要花掉8.5萬億。這個錢從哪里來?美國的GDP也不過14萬億。也就是09年大年過後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現在沒有人知道情況有多嚴重,這些都是彭博通訊社所發佈的資料,而8.5萬億當中的3.1萬已經在用了,因爲很多是不需要透過國會來批准的,可以直接印鈔票來用,這就是目前的現狀,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衝擊。


  美國經濟惡化的原因

  根據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一切基本上就是一個泡沫消費的問題。美國第三季度的GDP下跌0.5%第四季度下跌3.8%,其來源是消費大幅下降,第三季度下跌3.2%,第四季度下跌3.4%。消費下降這麽快,原因就是美國政府與美國金融部門、金融資本、金融炒家的一個結合體,誤導了美國民衆的消費,這麽多年來政府金融資本不斷地誤導。他們告訴老百姓,要放心大膽的消費,銀行體系有很多的錢支援消費,一點也不要擔心。透過政府與銀行金融資本不斷運作的結果使得美國的消費形成一個全面的泡沫化,而這個泡沫化的消費使得銀行整個債權大幅擴張,擴張的錢基本上就是美國政府不斷發行國債給中國、俄羅斯或者是中東的國家,籌集幾萬億的資金拿回金融體系,透過銀行體系的運作再發出去,這麽多債務發出去的結果使得全世界的産能擴張,包括美國的企業,但是就在這個裏面産生重大了的問題。那就是有一項叫做次級債,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當次級債的所有人還不起房屋貸款的時候次級債開始爆炸,而爆炸的結果是幾乎沖毀了美國所有的泡沫消費,進而就是銀行向其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發的國債所注入到銀行的錢幾乎化爲泡影。

  我不是簡單的說次級債造成的,而是這種政府透過銀行、金融資本所炒作的美國泡沫消費導致了這一切,而泡沫消費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次級債,而次級債的所有人一旦還不起錢的結果就造成了整個金融體系、消費體系的崩潰,使美國所有的銀行全部栽下去。因爲銀行不只是借錢叫你買房子,他還借出大量的錢叫你買汽車、冰箱、電腦,這一切都是這麽發生的,所以銀行信用大幅膨脹的結果是很多債權收不回來,造成全面的潰敗,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原因。第一次只是簡單的次級債問題,當次級債的所有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那些曾經購買過次級債等等衍生性金融産品的銀行産生重大危機,所以美國政府提列7000億美元的目的就是給那些曾經購買過這種有毒的資産的銀行提供幫助,把這些有毒的資産全部買掉。可是到了2009年2月,我們發現情況不是這麽簡單,它更爆炸更擴大,所謂爆炸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美國整個國家整個泡沫消費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真正原因,而泡沫消費是美國政府以及金融資本所鼓勵的, 這個泡沫消費已經惡化到你的房子一漲價之後也是可以抵押掉再去消費,這種創造出來的泡沫消費使得全世界包括中國跟美國在內都形成了嚴重的産能過剩,不要把這個看的太簡單,嚴重的産能過剩和泡沫消費背後都有銀行的資金在運作。形成這麽大的泡沫消費,就是要向銀行借錢,你形成這麽大的産能過剩,包括三大汽車公司、占了中國GDP35%的出口,也是由銀行來支援的,所以泡沫消費的背後是銀行的債權,産能擴大、産能過剩的背後也是銀行債權,但是因爲次級債的衝擊,使得泡沫消費大幅萎縮,其結果是還不起債,進而銀行虧損,企業由於賣不出産品,就倒閉了,又回過頭來衝擊銀行債權,所以泡沫消費的爆破回頭衝擊銀行債權,企業的倒閉回頭衝擊銀行債權,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嘯的開始。爲了救助第二次金融海嘯,美國政府必須提列8.5萬億美元。

  我們需要向美國學習嗎?

  在2009年初我們又提出十大産業的振興計劃,包括鋼鐵、汽車、石化、造船、紡織出口、裝備製造、有色金屬、電子企業、輕工業等,扶持的政策是第一提振出口,第二擴大消費,第三信貸支援,第四稅收減免、産業升級,第五企業收購與兼併,第六企業研發。對於信貸支援我們千萬要小心,當美國發生次債危機之後,美國銀行有沒有介入信貸支援?沒有,因爲美國政府不願意把銀行推向第一火線。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透過提升消費把産品吸收掉,否則情況不容樂觀,所以對我們十大産業的提升計劃,這個計劃本身是非常正面的。其實坦白告訴大家,美國政府的水平跟我們也差不多,我就以奧巴馬的政策爲例,奧巴馬提了的8190億當中,除了三分之一是減少稅收之外,剩下的6000億大部分都做企業發展,産業升級都沒有,基本是企業研發,他在做新能源、互聯網、新材料的開發,因此奧巴馬每年提列2000億美元幹的是企業中長期應該幹的事,至於企業短期應該怎麽做,沒有一個明確有政策;小布希所提列的7000億美元已經用了一半其中95%是救銀行,剩下的錢也要救銀行,後面的8.5萬億基本上都是救銀行,所以拿中美兩國做比較,中國還拿錢做點實事,他們什麽實事都沒有做,只是在收拾殘局,這些錢基本上都是去幫助那些因爲泡沫消費所影響到的債權,因爲企業産能過剩所倒閉所影響到的債權,美國政府在救這一關,如何救實體經濟,目前沒有明確的計劃。所以我這麽看起來, 對於美國對金融海嘯能否有所作爲我高度懷疑,我都不敢想像美國政府的下一步是什麽。按目前美國政府所推出的政策來看,它能夠把銀行體系給救活了就謝天謝地了,我甚至都不期待如何讓美國經濟重新恢復到往日的光榮,想想看, 過去的光榮是泡沫消費所造成的光榮,你需要那個再回來嗎?這是全球一體化之後,一連串錯誤所造成的現象,這就是所要面臨的狀況。

2009年3月22日星期日

警惕美國的“人造牛市”

宋鴻兵


  最近幾天美國股市連續大漲,華爾街的上空似乎出現了久違的牛市祥雲,交易員歡聲雷動,投資人額手相慶,市場在竊竊私語危機已見底,華盛頓在高唱經濟即將反彈。花旗銀行、美國銀行紛紛報出一二月的盈利,巴菲特在抄底,伯南克在打氣。

  事情果真如此嗎?恐怕只有頭腦“簡單”的人才會相信這樣的“G20”政治行情。沒有美國政府兩次數百億美元的注資,何來花旗和美國銀行的盈利?這樣的“盈利”如何讓人心裏踏實?更何況這些“盈利”中均未將未來潛在損失估計到位,它們假設經濟將會迅速繁榮。這樣的“盈利”同樣不包括美國政府以拯救AIG爲名,而實際上將高達千億美元的鉅額納稅人的資金變相打入各大銀行的賬戶所顯現出來銀行體系“人造健康色”所産生的“收入”。

  美聯儲剛剛公佈將直接動用3000億美元購買美國長期國債,這是近50年以來的頭一回。實情是,各國中央銀行紛紛抛售美國長期國債,離岸對沖基金在狂抛兩房債券,美聯儲已成爲美國長期債券的最後買主。對於馬上面臨靠至少兩萬億美元國債增發才能挽救銀行系統的奧巴馬來說,這個時機真是糟透了。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美國的長期債券是美國金融體系的生命線,長債被抛棄導致美聯儲直接介入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通貨膨脹和長期蕭條。

  這就是爲什麽美國要在G20會議之前要搞出一個“人造牛市”來爲奧巴馬拉擡氣勢,在一片牛市大吉的迷幻氣氛中,希拉裏才可能給頭暈眼花的各國代表的口袋裏塞進一些美國長期國債。即將召開的G20大會,不過是美國搞的一場美國債券的超級路演而已。

  伯南克的話可信度有多少呢?2007年初當次貸問題剛露頭時,此公信誓旦旦地保證這僅僅是個小問題。2007年8月次貸危機正式爆發,此公認定這是一場“孤立的”、“短暫的”、“小規模的”危機,結果危機演變成爲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結果此公仍不認錯,斷定金融危機不可能影響美國的實體經濟,結果我們看到的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房屋沒收率、失業率、各種違約率、企業破産規模。今天此公又說“美國經濟年底走出衰退”,聽衆還是自己掂量吧。

  最近幾日,國內和國際的部分經濟學家又在聯手配合這一“人造牛市”,大唱“讚歌”,面對這一盛景,真不知道是誰的悲哀?

  聯想起最近看到國內某權威雜誌一篇《爲何經濟學家遭質疑》的短文,文章針對目前部分經濟學家身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我們和廣大讀者一樣深有同感。在當前的危機之中,我們的每一位經濟學家都應該在發表各種言論之前摸摸自己的良心,因爲我們的身上不僅寄託著廣大投資人的血汗,更肩負著歷史賦予我們的民族責任。

  這種責任不僅是三五年危機中的責任,更應是我們畢生做人的準則。


-------------------------------------------------------------

第二波海嘯爲何四月後爆發?

  宋鴻兵:這跟我在2007年作出2008年的判斷基本上一樣。關鍵是抓住問題的最主要的核心的問題的爆發點,如果說我們認爲第一波出現問題的核心是按揭抵押貸款中間的次級貸,那麽次級貸爆發實際上是有一個準確的時間表,也就是我們隨著次級貸款,可調息的這種貸款。這種貸款調息的利率進行調整的時間表,基本上可以非常準確的判斷整個次貸危機爆發的一系列的時間點。

  比如說去年2008年6、7、8三個月,這個是我們在2007年底可以非常準確的看出來,到2008年的6、7、8這三個月,這三個月將會有集中的大規模的調息發生。那麽這種調息將會導致美國整個家庭的資金鏈斷裂,尤其是次級貸款人。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引發整個固定類收益産品的價格出現定價紊亂,進而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如果是這種邏輯成立的話,那麽第二波的邏輯是類似的。

  三月後垃圾債券違約率將上升

  宋鴻兵:我們認爲第二波它發生在企業債、金融債這個領域,那麽它的一個核心點,爆發最薄弱環節就是垃圾債。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準確的判斷垃圾債券違約出現的高峰期這個時間段,我們就可以得到類似的概念,就是金融海嘯第二波發作的時間表。從現在我們所掌握的垃圾債券違約這個情況來看,從今年的3月份,也就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今年的10月份,我覺得垃圾債違約率會上漲300%到500%,到今年10月份很可能突破20%,那麽這個時間段,我覺得醞釀著重大的危機。

第二波海嘯料在歐美同時爆發

  宋鴻兵:我覺得現在的第二波的海嘯,以前我們主要是分析美國,但是現在歐洲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很可能金融海嘯第二波存在兩個爆發點,一個是在美國,另外一個是在歐洲,尤其是東歐引發重大的債務危機,導致了貨幣狂跌,最後拖累歐洲的西歐這邊,像德國、奧地利、瑞士這些國家信貸的質量,導致他們的商業銀行體系也出現重大危機。這兩個爆發點有可能是同時爆發,也有可能是一邊先爆發,把另外一邊給拖下水,或者把兩邊互相拖累,一起進入惡性循環。從這個角度來說,現在我們還不好判斷,到底是歐洲銀行系統可能先出問題,還是美國銀行系統先出問題,那麽有可能是兩者同時出問題。

  全球其他地區將受到嚴重波及

  宋鴻兵:當歐美同時出現商業銀行重大危機的時候,我覺得對全世界整個金融體系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衝擊和後果。這樣的話,會使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包括一些南美,包括亞洲一系列國家都會受到危機的衝擊,這個危機的衝擊力很可能比去年更加嚴重。


-------------------------------------------------------------

美國國債今年的發行量怎樣?

  宋鴻兵:美國往年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億美元,若按照美國現在的赤字規模1萬2千億美元,再加上拯救商業銀行系統必不可少的2、3萬億這樣的規模,美國國債今年的發行量將會達到一個相當驚人的程度,很可能是往年的5、6倍以上。如果這樣,國債市場以及整個金融市場將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危險。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爲,政府出面拯救市場一定能奏效,但這是建立在一個潛在假設之上:美國國債市場可以無限制地容納國債的增發量。今年國債的增發量是去年的5、6倍,美國的金融機構現在已經嚴重虧損。絕大多數人認爲美國國債要壓在國外投資者身上,但除了中國,其他各國都在減持美國國債,即便中國還要增持美國國債,其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中國全部持有的美國國債是6千億美元,未來如果依靠中國承擔2、3萬億美元的國債是不現實的。而在此情況下,其他各國還在紛紛抛售國債,這就存在一個巨大問題:這些國債誰來買?如果最後賣不動,最後的購買者是誰?那就是美聯儲。

  美聯儲如果從一級市場或者財政部直接購買國債,意味著可能要有數萬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投放,這將是非常驚人的、史無前例的巨大的基礎貨幣增發的行爲。這會使整個市場對通貨膨脹預期會發生大規模的逆轉,那就會使更多人減持美國國債,美聯儲的壓力更大,就要購買更大規模的國債才能消化,這是個惡性循環。那麽在此情況下,整個全球金融市場會孕育一場非常嚴重、惡性的通貨膨脹趨勢。當這種力量一旦爆發出來,整個世界經濟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會出現一個突然反轉,這是一個比較可能出現的一個現象,惡性通貨膨脹將會在全球範圍重新擡頭。至於何時擡頭,要取決於美國政府以多大的力度去拯救金融市場,力度越大,通貨膨脹來得越快越猛。

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伯南克別無選擇;溫家寶大可煞掣

張五常



  美國聯儲局處理金融災難的困境,過了第一關。如果伯南克不行差踏錯,今天算起不出六個月會見到起死回生的曙光。做得對會帶來另一些麻煩,換得過,也有拆解的方法。

  我說的第一關,是聯邦儲備局成功地把貨幣量推上去,導致通脹明顯地出現了。五個月前看不到那麼容易,但今天他們做到了。先從所謂銀根(monetary base,大致上是鈔票加銀行的儲備)的增幅看吧。從二○○八年一月到二○○九年一月這一年間,上升了逾一倍,而從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這三個月中,上升了百分之五十。這些是美國史無先例的增幅。更重要是貨幣量終於有了回應:以最可靠的K(即民間持有的鈔票加支票戶口存款)算,最近六個月以年率百分之二十三上升。

  轉到物價指數那方面,去年的十一、十二月有通縮,但今年一月份的通脹率是百分之零點四,化為年率是百分之四點九。更重要的是一向在時間上領前的批發物價指數,一月份的升幅達百分之零點八,化為年率是百分之十。是高升幅,看來還要上升,也應該再上升。


通脹代價可以接受

  上述的資料來自兩位作者(David Rose 與 Lawrence White,據說後者是我的師弟)三月十五日發表的文章。這兩位作者,跟好些其他經濟學者一樣,反對通脹的出現,勸告伯南克約束貨幣的增長率。我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天下沒有免費午餐這回事。金融之災搞得一團糟,代價是要付出的,問題是選付哪一種。我認為在美國面對的多種局限下,以通脹作為付出的代價最相宜。每年百分之十至十五的通脹可以接受,兩年這樣雲開見月明,跟的通脹調控有不同的方法,今天算起大約六個月後要動工——通脹下調需要長時日,操之過急會有苦不堪言的效果。

  今年一月六日我發表《救金融之災有三派之別》,指出有政府大手花錢刺激經濟的宏觀派,有大手放寬銀根的貨幣派,也有我主張撤銷最低工資及工會的微觀派。該文結語的一句話說:「宏觀派效能短暫;貨幣派運作維艱;微觀派政治不容!」跟著一月十三日發表《金融困境再剖析》 時,我寫道:「目前看,是如果六個月內美國的經濟復甦而跟沒有急速通脹,以佛利民為掌門的貨幣派的功力最高——此派三個多月前出招,九個月時間足夠。六個月之後才有復甦跡象而跟沒有急速通脹,以凱恩斯為掌門的宏觀派功力最高。要是這兩派不靈,或有急速通脹,微觀派有機會勝了擂台。只是有機會,因為還有其他方面要考慮的。」


八千億刺激消費是劣著

  一月六日我說貨幣派運作維艱,因為當時的信貸推不上去,而如果信貸推得上去,通脹多半會出現。當時我不便言明,貨幣派如果能解開金融之災的困局,通脹既無可避免,也有這樣的需要。洗濕個頭,有成果,聯儲局不妨乾脆地定下一個通脹率為目標,刻意地把物價趕上去!我擔心的,是當美國的通脹率接近雙位數字時,伯南克會受不了輿論及國會的反對,腳軟起來,臨陣退縮。其實他別無選擇:大膽地把通脹率提升是正著。

  這樣說,因為在我理解的目前的美國困境中,通脹會帶來三方面的可取效果。其一是那裡的最低工資高企,通脹會減低這法定工資的實質,對就業有助。其二是通脹是一種間接稅。跟大家知道的直接稅不同,以通脹作為間接稅會增加消費,直接稅會削弱消費,而通脹的間接稅也可以減輕美國的赤字財政。最重要是第三點:通脹帶動資產(包括房產)的價格上升,可以把毒資產變為不毒。後者出現是雨過天晴,美國的金融制度要大修一番了。起自美國的金融災難是經濟的奇難怪症,歷史沒有出現過。除非拜我這個微觀派的掌門為師,否則搞起通脹是我可以想到的可靠治方。

  我從來不懷疑,如果聯儲局要提升市場的貨幣量,他們可以做到。但三個月前看不是那麼容易。伯南克名不虛傳。今天看,美國國會通過的八千億美元刺激消費的財政政策,是劣,是大錯。既然貨幣政策有成果,而通脹是不能不接受的、在美國的局限下的最低代價,其他代價可以不付就不要付。我是個不相信財赤多少無所謂的人。這些日子美國的冤枉錢實在花得太多了!戰爭不論,通用汽車與AIG的攤大手掌令人髮指。


中國開始闖小禍

  最近美國的貨幣資料顯示,我早就說的沒有錯:地球上沒有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這回事。去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克魯明,信奉凱恩斯,多次堅持有流動性陷阱,政府花再多的錢也認為不夠。看來在學問的判斷上此君一鋪輸清光!我對自己怎樣打分呢?重讀十多篇發表過的關於金融之災的文章,大致上滿意。主要因為彈弓手出得高明(一笑),我一家獨贏了。

  回頭說通脹,其不良效應老生常談,但在金融之災下不足道。有三項不是老生常談的說不得笑。其一是美國的強迫養老金(social security)制度會遇到壓力。解之不難:既然政府打算花那麼多錢刺激消費,不花,留下來協助養老金用不那麼多。餘下的兩項遠為頭痛:通脹升得急美元會跌得急;長期債券之價也會跌得急,促成長線利率大升。後二者有解救之方嗎?有,絕對有,一招可解。這裡我要賣個關子,不說,考考美國的經濟大師們的功力如何。

  寫完了伯南克,轉寫我們的溫家寶先生吧。去年十二月二日我發表《亂花錢必闖大禍》,今天是開始闖小禍了。早些時(去年十一月八日),在《北京出手四萬億的經濟分析》一文內,我指出花錢於既定要做的項目中,提早及加速,無可厚非,是發展中國家比較數之處。但跟地方政府建議要花的是另外十八萬億。我不知北京會否批准或批准了多少。中國是那麼大而人口又是那麼多的國家,監管花錢談何容易哉?

  這裡我只談一項。因為新勞動法的引進,回鄉歸故里的人實在多。為了安撫而補貼我不反對,但出現的問題一大籮。補貼購置機械,無良的供應商與幹部聯手,提供近於廢物的劣品,而較佳的有些農民獲得後轉賣出去。補貼灌溉以每畝算,報大數之風不脛而走,上了年紀的農民對我說當年的大躍進今天捲土重來了。今時不同往日。往日的人民公社報大收成之數,政府的徵收增加,餓死農民無數。今時國家有了錢,報大數有錢分,但據說地方幹部上下其手,農民分得的不多。


廠房租金成指標

  我在去年十月八日發表《保零也艱難》,是回應林毅夫說保八以上容易之極。當然是我對。該文發表於北京公布四萬億之前三個星期,今天看,沒有這四萬億負增長可以肯定(一年二萬億是國民收入的百分之八)。今天看,連地方政府花錢,加起來遠不止四萬億,保八也不容易。保零應該可以,但我不敢打賭。

  我認為溫家寶不應該保任何一個數字,而事實上他今天說保八不易。中國的經濟有看頭,舉世皆知,雖然面對金融災難,人民幣的處理失誤及新勞動法出錯,經濟實力還算好。這些日子我只重視一個數字,其他皆次要。那是工業區的廠房租金,下降了一半以上,到目前還沒有回升的跡象。沿海城市的樓價是回暖了,但廠房租金還是一蹶不振。廠房租金不回升,不管成功地保什麼,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會好到哪裡去。我認為,無論北京怎樣花錢鼓勵內需,廠房的租金是不會上升的。廠房租金上升是要回鄉的農民再回到工業去。

因為上述種種,加上美國看來有轉機,溫家寶先生要開始煞花錢之掣,不要煞得太急,但要增加慎重與監管,因而花得慢一點是正著。

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股神vs沽神,你買誰?

畢老林



  美股周三前半段表現疲弱,市場似乎唔多信聯儲局會印銀紙購國債。卻原來,貝南奇比想像中心急,議息完畢即宣布將購入3000億美元國庫債券,同時加碼向兩房等機構買入7500億美元按揭抵押證券。消息一出,長債孳息暴瀉、美元急挫、美股反彈後升幅收窄,金價則漲逾半成。執筆時,市況並未出現多大變化。

  在聯儲局擴大「量寬」(quantitative easing,QE)前,英倫銀行在月初已先行一步,決定在三個月內購入750億英鎊政府債券(gilts),總額最終可達1500億英鎊。消息一出,債息同樣插水式下跌,但英鎊沽壓沉重,出現債價升匯價跌的情況。

  英美大規模買入國債,市場反應如出一轍,究竟說明了什麼?


開大開細俱利金價

  央行透過QE直接增加貨幣供應,效果是迫使銀行增加借貸促進需求,抑或只能在銀行體系中產生左袋交右袋的效應,目前還說不準。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央行大規模購入國債、人為地推低長期利率,必定立竿見影。問題是,向市場購買債券的錢從何而來?說到底,還不是開機印鈔。QE其實是印銀紙的代名詞。

  在信貸寬鬆、游資充裕的日子,美元跌歐羅升全球股市走俏,反映的是投資者風險胃納(risk appetite)旺盛;金價期間拾級而上,多少跟炒賣熾熱有關。可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匯指數上升卻並未令金價回落,黃金需求反而因金融體系動盪、避險意識增強而節節上升。

  英美相繼開機印鈔後,其他國家可能追隨。西方大國若像日本那樣,實行「量寬」也無法令信貸市場起死回生,投資者對金融(紙上)資產仍會步步為營。反過來看,QE一旦奏效,信貸市場解凍經濟復甦,央行如果不能適時從市場抽走過剩的流動性(大幅加息會增加還債成本,聯儲局未必會這樣做),結果便是惡性通脹。換句話說,開大開細對金價都有利。

  早前提過的對沖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近期最受注目的行動,是斥資12.8億美元購入金礦公司AngloGold Ashanti 11.3%股權。世界各地包括本港上市金礦及資源股大升,未知是否跟保爾森效應有關?

  如果保爾森是當世「真實資產之王」(The King of Real Assets),那麼從不投資黃金(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小注買白銀,但因對銀價「失去耐性」而離場)的股神畢非德,便是名副其實的「金融資產之帝」(The Emperor of Financial Assets)。

  保爾森在聯儲局印鈔購債前大手入股金礦公司,畢非德則三番四次為奄奄一息的瑞士再保(Swiss Re)輸血,加碼注資阻其破產……。「兩王」各有堅持,誰會贏得最後勝利?

聯儲局大量印鈔 溫總噩夢恐成真

信報財經新聞 要聞社評 社評 2009-03-20



   美國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在周三召開今年第二次例會,會後發表的政策聲明除了循例宣布息率不變,卻同時加進了一項震動金融市場的消息:聯儲局「為改善私人借貸市場的條件」,將在未來六個月內買入總額三千億美元(下同)的美國長期國債,這是聯儲局的首次。如此決定極不尋常,市場認為是當前「零利率」的年代,聯儲局的政策重心正轉向定量寬鬆,即開動「印鈔機」印銀紙。

  與調控利率的傳統手法不同,定量寬鬆通常是在「非常時期」使用,以目前美國的情況而論,透過聯儲局減息已令聯邦基金利率近於零息水平,已到減無可減的地步,現階段唯一剩下的央行手段,就只得開機印鈔一途!

  在政策聲明中,聯儲局除了表示會在未來六個月購入三千億元的美國長期國債,與此同時,聯儲局也決定增持房利美和房貸美發行的房屋抵押證券七千五百億至一點二五萬億元,並增持「兩房」發行的機構債券一千億至二千億元。為了紓緩信貸緊縮,刺激經濟復甦,聯儲局被迫在貨幣政策上孤注一擲。

  聯儲局主席貝南奇去年十二月一日在公開演講中首次提及,聯儲局可能考慮通過買入長期國債,以持續放鬆貨幣政策,影響相關債券收益率,進一步刺激總需求。自此之後,金融市場對聯儲局會否真的付諸行動有各種猜測,到接近聯儲局本周召開會議前夕,「市場共識」認為聯儲局購入長期國債將成事實;是什麼原因令聯儲局下決心作出此破天荒的決定?

  首先,美國長債利率近期顯著上升,至三月十七日止,十年期美國國債利率曾升至三點○一厘,比年初升高了八十個基點。作為金融產品定價基準,美國長債利率急速上升,將會增加銀行信貸、企業債券和房地產融資等各種中長期金融工具的融資成本,令聯儲局降低息率的努力白費,也對陷入衰退困境、急待信貸活動恢復生機的美國經濟非常不利。

  其次,是聯儲局的寬鬆政策效果未如理想;自去年九月雷曼兄弟倒閉、金融危機升級,聯儲局採取了多管齊下的方法,向金融市場緊急注入大量流動性,結果,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急劇膨脹,短短幾個月內由九千二百四十億元,急升至去年十二月的二點三一萬億元(目前約為一點九萬億元)。用盡各種方法之後,美國金融市場開始穩定,但各類型債券跟國庫券之間利差仍然處於歷史平均的高水平,反映風險溢價偏高,信貸緊縮的現象仍然未能扭轉過來。現在聯儲局決定繼續增持兩房債券,並通過TALF大量購入各種資產抵押證券,其目的都是為了降低市場利率,紓緩信貸緊絀,但很明顯,在個別金融產品上利率或有下調,可惜影響微不足道,聯儲局唯有大刀闊斧,直接「逼降」國債利率,希望帶動整個債券市場的利率趨向下調。英倫銀行在三月四日曾在二級市場購買中長期英國國債Gilts,結果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國債利率拾級而下,當天分別降二十七和三十六個基點,達到二十年最低水平,對其他央行來說無疑是一支強心針,聯儲局周三的決定,顯然是有意效法英倫銀行的成功經驗。

  有所不同的是,聯儲局不是在二級市場而是直接買入政府國債,這種被稱為「債務貨幣化」的做法,等同為政府財赤提供融資大開方便之門,犧牲了聯儲局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缺口一旦打開,財政部即可予取予攜,要求聯儲局為更多長期國債買單,從此美國政府的財政紀律蕩然,令美元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溫家寶總理擔心購買美國國債是否安全,聯儲局周三的決定,已經向中國發出了警報。

王石潘石屹將爲誰收屍

時寒冰



最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了住房成交資料:前兩個月,全國住房成交量同比增長6.1%。他們得出結論,住房成交量有所回升。

好一個掩耳盜鈴的把戲!

前兩個月住房成交量是怎麽增的?業內人士都心知肚明。繼1月新增貸款1.6萬億之後,2月新增貸款再超1萬億元,達到1.07萬億元。前兩月新增貸款規模已達2.69萬億元,同比多增1.64萬億元,完成了今年計劃“新增貸款5萬億”的一半還多。貸款的大幅增加及房貸政策的放寬,爲開發商搞假按揭提供了天然的良機。在存量住房壓身,新樓盤不斷上市,壓力重重,資金鏈隨時崩裂的情況下,開發商乘機通過假按揭,套現撤離,而把包袱甩給銀行。這種所謂成交量回升的把戲,開發商們早已玩得滾瓜爛熟了。警惕啊!有關這一問題,我以後再做分析。

所謂欲蓋彌彰。遠遠超出民衆購買力的高房價、失業率的攀升……從大趨勢來看,房地産的冬天才剛剛開始,在這個冬天,房地産將進行一場殘酷的大洗牌。

並非每個人都懼怕冬天。在房地産領域,在房地産開發商中,喜歡冬天,利用冬天養精蓄銳或趁火打劫的人,也大有人在。筆者經過資料對比發現,這樣的地産商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通過降價措施,在冬天悄悄擴大市場佔有率,爲將來做大做強打基礎的開發商。另一類是現金流充沛,而存量住房和土地較少的開發商。房地産的衆生相決定著,樓市的冬天並非冬眠之日,而是暗潮湧動,甚至刀光劍影的時期。

第一類的典型代表是王石,他先跑的目的很簡單,後跑的人會被拍在沙灘上,他們的財富會被先知先覺者撿到自己手裏。王石提前預知到了冬天的到來。他作出這一判斷的依據並不複雜:一,麵粉貴過麵包的現象不可能持續。二,房價泡沫已極端嚴重。

王石是這樣判斷的,也是這樣做的,但許多人在沙灘上痛苦掙紮的時候,王石悠然自得地透露:由於“提前撤退”,萬科的市場佔有率不斷增加。特別是2008年在樓市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萬科市場佔有率提高了50%。來自萬科的運營資料顯示,該公司2009年1月實現銷售面積28.6萬平米,銷售金額2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和19%,在樓市步入冬天的情況下,如此業績可謂驕人。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萬科前段時間率先降價一個心照不宣的理由就是要拖垮其他地産公司,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目前死掉的公司還不是很多。”一句話道出真諦。作爲一個樓市冬天的獲利者,王石當然希望冬天更冷一些,凍死更多的競爭對手,減少擴張的阻礙。因此,王石直言不諱地說:“現在的市場調整是應該的,我覺得調整還沒有到位。”手持200億元左右資金的萬科,正在等待冬天裏凍死的業內同行,廉價收購的戲法接下來就會上演。因此,對於王石,他寧願冬天來得更寒冷一些。

另一個在冬天坐等機會的是潘石屹,他是第二類型的典型代表。潘石屹跟王石不同的是,潘石屹做的主要是商業地産,而且,現金流相對比較充沛。手裏有錢的人就想買東西,當然,價格越低越好——這跟他賣房子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了。潘石屹想買的是別人的存量土地。我曾經多次與潘石屹交鋒,他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對手,對泡沫有著清醒的判斷。海南炒房,他之所以能攫取第一桶金,就是在房地産泡沫破滅前及時獲利了結的結果。這次也一樣。2007年,當別人瘋狂拿地的時候,眯縫著小眼睛的潘石屹,再次嗅到了危險:泡沫要破滅了。

潘石屹的判斷依據同樣非常簡單: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1到11月,全國土地出讓總價款爲9130億元,同比增長58.9%。而2007年全國的商品房銷售也就1萬多億元,加之開發商還要交納稅金,這意味著,“2007年一年,全國開發商把一年絕大部分的銷售收入,通過出讓金和稅金交給了國家”。隨後,潘石屹得出了令他激動得發抖的結論:一些房地産商將因資金鏈斷裂而生存不下去,哀求潘某人廉價收購他的土地。這是一個多麽美好的前景。於是,潘石屹抛出了他著名的“百日巨變”理論,對硬挺的房地産商進行精神上的打擊。

面對那些爲資金鏈的斷裂憂心如焚的開發商,潘石屹說:“只有一些犯了重大錯誤的房地産開發商死掉了,新的生命才能夠起來。我說話儘管聲音不高,可是底氣足,因爲我們賬面上還有超過100億元的現金今年準備投資。這個就是信心。作爲開發商來說,是你把錢扔到市場裏去才證明你有信心。”

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幸災樂禍的成分溢於言表。可以看出來,地産界真的不是鐵板一塊,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王石和潘石屹們,早就把黃雀的羽毛插在了身上。

當然,歡迎冬天來得更冷一些的不僅僅是王石和潘石屹。兩會期間,恒大地産集團董事局主席、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許家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將建議國家用“三控”手段(政府讓利、國家讓利、企業讓利)來降低房價。全國政協委員、星河灣老闆黃文仔則表示:房地産業無須列入振興計劃,“房地産振興它幹嗎?發展商有那麽多土地,發展的能力也大,全國幾萬家房地産企業,要振興,馬上把土地消化得一乾二淨”。是的,全國房地産企業過多,行業集中度低,即使龍頭萬科這樣的企業,在市場的佔有率也非常有限。既然冬天的到來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哪個有實力的地産商不希望趁著冬天的大洗牌撈一把呢?

由此看來,即使在地産界,渴望房地産洗牌的人也大有人在,這意味著,隨著冬天的到來,房地産界將以更慘烈的方式洗牌,弱小者將被淘汰出局,而那些現金流充分,降價售房果斷的房地産商,將脫穎而出,在冬天悄悄成長起來。當然,我們希望這種洗牌或競爭,能夠真正促進房價的理性回歸,使購房者真正得到實惠。當房價跌到與民衆購買力相對接的地步,成交量才能真正被啟動,那時,房地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就會重新體現出來,可謂利國利民。同時,政府應該也必須加大社會保障性住房的供應,真正本著執政爲民的出發點去解決住房問題,則中國經濟幸甚、民生幸甚。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交行貸款質素惹疑慮

對於交行的業績,市場先生說得好:

其實08年的業績不用太著意, 放眼09年, 內地銀行面臨
1. 淨息差收窄
2. 不良貸款上升
3. 減值準備支出上升
4. 信貸成本率上升
5. 投資組合收益率下跌

種種隱憂, 似乎只能靠貸款規模增長, 以量補質, 但恐怕得不償失. 睇來內地銀行09年業績並不樂觀.


思聰


交行貸款質素惹疑慮

  內銀股業績揭開序幕,「打頭陣」是交通銀行(3328);業績符合市場預期,純利上升40%,至283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0.58元,上升38.1%,相對首三季盈利增長57%,反映去年第四季內銀股盈利增速急劇放緩,而此股去年第三季賺72億元,意味第四季按季倒退逾20%;末期息10分。


利息收入恐受損

  淨利息收入658億元,增長22%,佔淨運營收入比例85.23%;淨利差擴闊10個百分點,至2.88%,相信是人行2007年採用緊縮貨幣政策,六度提高息率,令客戶貸款平均收益率大幅提高,由上年度的6.33%,上升至7.09%。要留意的是,人行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大幅減息,或將影響新一年利息收入。

  翻查人行減息紀錄,去年9月起連減四次,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189個基點,而內地銀行貸款結構較短,參考去年6月底數字顯示,主要商業銀行貸款中,95%以上即將重新定價或未來十二個月內到期,其中超過一半將在2008年第三季之後出現變化,相信包括交行在內的內銀股,今年息差仍有收窄壓力。

  此外,淨手續費及收入見放緩,全年增幅24.55%,至88.37億元,佔淨營收入比重11.44%,較上年度提高0.14個百分點,主要由信用卡、諮詢顧問及理財等中間業務增長;而來自基金方面收入大幅下降,其中銷售手續費收入下跌61%,至8.53億元,管理手續費收入跌4%,至5.9億元,估計2009年度將維持疲弱。

  期內為貸款計提的減值撥備及為證券提取的撥備支出達106.9億元,較2007年度上升68%,原因有二:一是經濟前景不明朗下;加上貸款增速增加,令整體評估撥備支出有較大增加,達58.55億元,來自金融危機增加特殊撥備20.12億元;二是經濟下滑及緊縮政策影響,逐筆撥備支出48.6億元。


多高壞賬行業

  事實上,交行去年第三季已為雷曼等債券作出12億至14億元撥備,而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亦表明已處置美國雷曼及「兩房」相關債券。截至去年12月底止,交行手頭持有外幣債券投資餘額49億美元,約佔資產總值1.25%。此外,交行撥備覆蓋率提高至166.1%,符合銀監會要求。

  不過,由於內地壞賬較高的行業分別是內房及製造業,而交行貸款中,亦有不少來自相關行業,市場擔心交行資產質素將轉壞,而銀監會要求中資銀行利用2008年強勁收益,把不良貸款覆蓋率提升至130%,風險高的銀行則達150%,或會增加應付2009年資產質素惡化的應對金。

  就估值而言,若按照收市價計算,交行市賬率一點五一倍,市盈率八倍,股息率4厘,估值不過不失;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繼續保持向上,由2007年度的18.16%升至20.1%;資本充足率13.47%,核心資本充足率9.54%,顯示財務狀況穩健。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壽險三巨頭轉型對決 平安人壽激進猛攻

21世紀經濟報道 投行·保險 By 王小明 2009-03-18



隨著中國人壽(601628.SH,2628.HK)2月保費數據的出爐,中國保險業2009年“開門紅”局勢已大抵明朗。

按往年經驗,占據市場主要話語權的壽險巨頭們的承保業務節奏,當隨利率與資本市場周期大抵起伏相當。但這一齊上齊下的和諧在牛年春天卻沒有出現。

一年前井噴的太保壽險延續了保費收入負增長的勢頭,至2009年2月,單月保費收入同比下行累計已達5個月之久,與多數策略轉為保守的中小保險公司同御寒冬之苦;堅守分紅陣線的中國人壽則波瀾不驚,維持了前兩個月12.6%的同比增幅;令人驚奇的是平安人壽,前兩月保費收入累計同比上漲43.4%,其中2月單月保費收入的同比增幅竟高達69.8%。

異常分化的數據背後,是巨頭間策略的分野。面對利率及資本市場的不斷下行,平安人壽逆市在個險與銀保兩條主戰線,競相發動激進策略,是導致上述結果的關鍵。


“開門紅”分野

一直以來,“開門紅”都是各保險公司全年經營行為的重中之重,開局的表現往往預示著全年的沉浮。以中國人壽為例,過去的三年中,其第一季度的保費收入占全年保費的比重分別達34.66%、37.57%和34.56%,均占據了1/3以上的比重。在整整一個季度的“開門紅”中,前兩個月更是因春節假期的集中投保需求而顯得突出。

按中國保監會披露的2009年1月數據,昔日憑借銀保投連利器攻城掠寨的部分公司已頹勢顯露,其中生命人壽與泰康人壽的同比負增長分別高達61.64%和20.42%。造成這一行業性集體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在上述的雙重因素打擊之下,多數保險公司大舉收縮投資型產品線,市面產品吸引力不再。


太保壽險的表現與這一行業大勢同步。

母公司中國太保(601601.SH)2007年末登陸資本市場後,太保壽險隨即于2008年初發動了衝刺般的攻勢,當年前兩個月的單月保費同比增幅分別達到83.24%和89.97%,以期提振母公司首年業績。但2008年下半年在持續降息背景和監管部門“回歸保障”引導下,太保壽險開始刻意壓縮保險期限短的銀保躉繳產品,甚至基本停售了利率敏感的萬能壽險。這一舉措令公司保費收入大幅下行,在2008年的最後3個月,該公司單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74%、-31.07%和-30.50%。而2009年前兩個月的“開門紅”中,該公司的節奏也只是令負增長幅度變小,但也分別達到-14.2%和-14.8%。

在監管者針對銀保投資業務等領域的規範中,固守傳統分紅業務的中國人壽屬于受衝擊較小者。盡管2009年2月306億元的保費收入使其單月的同比增幅降至5.3%,但其春節假期中的1月保費收入的單月同比增幅仍達19.5%。這兩個數字低於資本市場周期與利率周期見頂的2008年同期的累計38.6%增幅,卻高于上述周期上行時段的2007年初水平(13.5%)。

一直以來,中國人壽均青睞在年初時通過3年-5年期的“鴻系列”分紅型產品撬動市場。由於2007年資本市場向好,該公司在2008年初的“兩鴻”給付中向客戶“慷慨”地報出了高達近8%的分紅,這在資本市場出現向下苗頭的當時,極大促進了其分紅險銷售,形成了2008年“開門紅”的火熱。雖然截至目前,中國人壽尚未公佈2008年分紅率,但依前述邏輯,由於2008年資本市場巨幅跳水,昔日的高分紅已不再可期。

相比之下,逆市保費井噴的平安人壽成為市場另類。繼2009年1月單月保費同比大漲23.02%後,平安2月140.06億元的單月保費收入,竟較上年同期增長近七成,兩個月的累計同比漲幅達43.3%。

平安的道,在於競爭對手紛紛收縮陣線的時候,主動出擊,將對手退卻的戰地收入麾下。
以作為市場重要指標的萬能壽險結算利率為例,競爭者中國人壽與太保壽險分別在2008年4月和8月將之大舉調低,在當年年底徘徊4%附近。而中國平安則將昔日血戰時的高結算利率策略一直延續到如今,直到2月才小幅下調:個險渠道由5.25%至5%,銀保渠道由5.25%至4.7%,但此時的這兩個數據已分別高過同期5年期銀行法定存款利率140bps和110bps,成為行業最高。


轉型策略對決之廣東樣本

“外部形勢劇變之後,大家都在謀求業務的轉型。但包括國壽在內的很多公司是向下的,平安卻是向上的。”某壽險公司廣東分公司負責人說。

在2009“開門紅”的平安人壽井噴中,萬能壽險居功至偉。按《理財觀察》披露的非公開數據,在1月平安人壽總保費23.02%的增長的構成中,銀保保費收入的增幅達到約90%,這其中又有約90%來自金玉滿堂與金彩人生兩款萬能產品;同期個險新單規模保費增長近40%,而智盈人生一款萬能產品的占比便超過三成。正是銀保與個險渠道萬能壽險的齊齊領銜,方在同期團險保費收縮約七成的背景下維持了整體的大幅度上行。按各條業務線占比權重折算,當月萬能險保費(含續期)占比達五成之多。

在華南重鎮廣州,當地行業協會披露的一組數據清晰的展現了平安人壽與對手間策略的對應手。
由於團險業務的驟然減少(負增長92.85%),2009年前兩個月平安人壽在穗的總保費收入下降了37.90%,但其銀保與個險渠道的增長卻分別達到了205.06%與40.33%,雙雙遠高于當地市場整體的分別6.95%和21.03%的增速。

先看銀保渠道,在平安人壽廣州205.06%的增長中,萬能壽險產品的銷量由2008年同期的3472萬元猛增至43922萬元,增幅高達11.65倍,這也使得萬能產品超過了投連產品成為平安人壽在廣州的主打,在同期銀保渠道銷售的比重高達95.93%,占據平安人壽在該地總保費的規模也達到了41.34%。且由於萬能產品的特點,統計數據顯示,43922萬元全部為躉繳新單。

相比之下,曾在上一年“開門紅”時借力萬能與分紅並行策略的中國人壽,卻在2009年“開門紅”時,放棄了萬能型的“瑞豐”,而是專心主打已操作多年的“鴻系列”,推出了“鴻富”產品。相較于以往的3-5年返還的“鴻系列”分紅產品,“鴻富”的返還期限被延長至6年。然而,這款轉為保守的分紅產品在與平安“金系列”萬能的對決中不敵對手:盡管“鴻系列”分紅產品的銷量從15578萬元增至57578萬元(渠道占比91.47%),但萬能產品卻由47785萬元降至5355萬元。整體銀保渠道錄得0.62%的負增長。

“平安的高結算利率是其他公司難以比擬的。”泰康人壽廣東分公司一人士透露。這間曾經借力投連與萬能壽險衝擊羊城銀保渠道的公司近期淡出了萬能險市場,轉為銷售分紅產品,其2009年前兩個月銀保渠道負增長39.40%。

對於業內“難以比擬”的高結算利率,中國平安方面回應稱,這是由於產品運作時間較長,積累較為深厚。萬能產品收益較為透明公開,結算利率下調對銷售產生負面影響,部分同業受萬能結算壓力影響,轉向了更為保守且收益不透明的分紅型產品。但平安亦坦言,受資本市場低迷影響,2008年下半年開始萬能型產品結算利率下調壓力日益增大。

個險方面,平安人壽的做法同樣令對手感到激進。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廣東保險界人士表示,據他所知,2009年前兩個月平安人壽廣東地區的個險期繳業務中,平安人壽力推的是3年期繳費的產品,規模保費的占比已達到了30%-40%,而如此短期限的“期繳”是平安人壽以往穩健策略中鮮見的。相比之下,其最大競爭對手中國人壽期繳產品的最短繳費年限為5年,該年限產品在廣東地區期繳占比為80%,其余20%為10年期繳費產品。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投資筆記 - 醒悟

一陰一陽之謂道。
過猶不及,並不是好狀態。
幸好人有回歸「中庸」的傾向,能夠避免進一步走向極端。


今天突然對以下兩句「金句」有所領悟:

「不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地上,只要積聚財寶在天上。
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聖經>>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


昨天明報有工業界立法會議員林大輝的訪問,他說:「人不是為了貨幣而生存,貨幣只是工具,人的財富可以分有形及無形。」

無錢的人會煩惱,有錢的人同樣煩惱,煩惱著如何優化他的投資組合。

人要活得逍遙自在,心無罣礙,才符合自然之道。


大部份的「真理」,只要能夠客觀地去理解,都不難在理性上明白。
大部份的「真理」,即使能夠在理性上明白,都需要經過時間沈澱。


人生在世,活在當下,追求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這人便為有福。

AIG惹眾怒 拯救銀行阻力增

信報財經新聞 國際時事 2009-03-17



  美國國際集團(AIG)繼表示撥出逾億美元作員工花紅後,又披露近千億美元公帑援助落入其他銀行,佔援助額逾半。最新消息勢將進一步引發民間對AIG及金融業強烈不滿,令總統奧巴馬穩定金融體系及拯救經濟時面臨龐大阻力。


巨額公帑流入海外銀行

  AIG周日發表聲明指出,多家美國及海外銀行共獲逾九百億美元,其中二百二十四億美元用來向買入該公司信貸違約掉期(CDS)或與其交易證券的銀行支付抵押,二百七十一億美元用於取消CDS合約,四百三十七億美元用作證券貸出計劃。另外,加州等地方政府從擔保投資契約(GIC)獲得一百二十一億美元。

  出產前財長保爾森、魯賓等多名美國高官的高盛是最大受益者,獲一百二十九億美元公帑,匯控(005)、法興等海外銀行共獲四百八十二億美元公帑,佔援助總額近三成。

  AIG決定按照計劃,向員工支付一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留任花紅」,已令各界側目。如今再爆出數以百億美元公帑經AIG流向其他華爾街大行及海外銀行,勢將令人更質疑救市方案是否必需。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弗蘭克昨天說,那些AIG員工有權獲花紅,但無權繼續留職AIG,批評花紅落在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的人手上,並說既然美國政府已擁有AIG八成股權,是AIG的實際擁有者,或者是時候開除一些員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森瑪斯亦形容,AIG的舉動是無法無天,但承認AIG必須履行合約,支付花紅。

  杜克大學財務學系教授哈維表示,若對沖未有將交易對手倒閉的風險計算在內,那不再是對沖,納稅人不應負責,擔保執行不當的對沖;要美國納稅人承受金融狀況惡化的所有風險,並不公平。


民怨沸騰或遷怒奧巴馬

  華府仍要推出多項計劃,包括進一步拯救銀行業,解決車廠問題,甚至加推刺激經濟措施,昨天則正式公布刺激向小型企業貸款的計劃,要求接受政府援助的最大二十一家銀行每月提交報告,匯報向小公司貸出多少款項,並計劃修例規定,所有銀行每季都須提交這類報告。白宮幕僚憂慮,民眾對金融機構怨氣沸騰,令奧巴馬難以爭取議員支持,推出上述方案。

  有評論指出,政治氣氛轉變,將考驗奧巴馬的政治手腕,美國群情愈加洶湧,民眾愈來愈感情用事。

  白宮幕僚說,希望借助民情,推動向富裕階層加稅等政策,但若果奧巴馬表示對民眾的怒火感同身受,同時向華爾街提供更多公帑援助,難免令國民以為他與金融業界同一陣線,使他成為遷怒的目標。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賴克警告,經濟危機時,民粹主義情緒不容忽視,現在群眾極欲揪出罪魁禍首,他質疑奧巴馬與公眾討論時,能否維持表現理性的風格。

中國外儲掃美股 料已勁蝕

明報 經濟 巨龍最前線 By 詹秀慧 2009-03-17



中國近接2 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投資組合如何調整,一直為各界關注。美元面臨貶值風險,內地去年仍不斷增持美債,總理溫家寶也要在上周的記者會上表示「確實有些擔心」。然而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在07 至08 年間,增持的不僅是美國國債,亦有大量美國股票投資。中國於美國股票投資的金額,由07 年6 月時的285 億美元,急增至08 年6 月的995 億美元,這正是金融海嘯前股價最高的時候。有美國學者估計,中國外儲於海外股票投資高達1600 億美元,而損失可能超過800 億美元(6240 億港元)。

美國外國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Relations)經濟學家Brad Setser 答覆本報電郵時指出,以上的數字為粗略估計。美國財政部披露,截至08 年6 月,中國對美國股票投資約為995 億美元(折合約7761 億港元)。Setser 指,這近千億美元投資之中,部份應來自商業機構(例如QDII),部份來自中投公司,部份來自由外匯管理局管理的外匯儲備。中投在外的股票投資,已披露的包括約50 億美元摩根士丹利投資,以及30 億美元百仕通投資,合共約80 億美元,到去年年中時市值應已大幅縮水,所以數額不多。Setser 估計,近千億美元中,來自中國外儲的投資應有800 億美元。

美學者:料已蝕800 億美元根據《金融時報》過往報道,外管局正建立美股以外的股權投資組合,包括英國公司、澳洲銀行。Setser 估計,中國外儲一半的股權投資來自美國,另有約800 億美元來自其它國家(歐洲、中國以外亞洲國家、澳洲、新興市場)。因此環球股權投資可能高達1600 億美元,相當於去年中外儲的十分之一。他指,根據環球股票指數去年中以來的跌幅,以上投資帳面損失至少一半。

對於海外投資,外管局以及中投一直沒有詳細的披露。中投表示,只會在股權超越規定界線時才作披露。早前中投副總經理汪建熙曾表示,中投約1000 億美元海外投資中,有9 成仍是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內地不少學者認為,現時外儲除了投資於海外金融資產,亦應多投資於與實體經相關的資產,例如資源,而後者應有中投或大型國企來實現。

初試啼聲投資損手 保護主義壓力升溫

林行止


一、
  當去年十一月中國政府宣布以四萬億人民幣(約合五千七百億美元)刺激經濟時,贏來西方國家一片讚美之聲,記得《新聞周刊》指出中國的「指令資本主義」(Command Capitalism)成效昭著,在政府帶頭下,各地方政府大舉注資,「保八」絕無問題,中國經濟因而成為世界經濟的中流砥柱(a bulwark of stability)。

  政府「保八」的決心,令內地國營銀行反其西方同業之道而行,恢復寬鬆信貸政策,一月增加的貸款便達一萬六千億人民幣,據北京《財經》周刊的報道,其中五至六千億用於證券融資,是今年上海指數一度反彈近三成的底因。

  在那四萬億人民幣中,財政部的撥款不足三分之一,餘資由國營銀行提供,雖然其具體操作情況海外人士無由得知,但「觀察家」相信此舉已成為貪腐的泉源,而未來銀行的「爛賬」將極驚人。指令經濟或指令資本主義乖離市場原則,造成浪費自不可免。事實上,中國在不良貸款及投資上,年來累計的虧損以百億為單位,這些財政錯誤不會公諸於世(除非負責官員犯政治錯誤),以免損害決策當局的權威形象。昨天《金融時報》報道在○七年初,中國國家外管理局開始進軍海外證券及債券市場,直至去年七月房利美、房貸美因次按問題相繼出事引起金融海嘯才叫停,已帶來以十億美元計的損失!新加坡在這方面的虧損亦深,但負責人已鞠躬下台,中國別說無人出面負責,有關詳情亦未公開……。

  《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world socialist web site)不久前(二月二十七日)有特稿除詳細報道內地多省為自保而採取保護主義─如安徽省政府規定省內汽車廠要用本省生產的鋼材、發電站要用本省的煤斤─還指出一九九九至二○○○年把一萬四千多億人民幣的銀行壞賬撥歸政府的華夏基金管理公司(AMC),這些年來,它陸續把有市場的資產賣出,因此面對無力支付其發行債券孳息的困局,實際上已無法有效運作;惠譽評級公司去月估計中國的公共負債已從佔GDP百分之十八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二!


二、
  說起來令人不勝「駭異」,中國目前的經濟情況竟然和近百年前美國的頗為相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九一四年開始)前,美國是「淨債務國」(net debtor),政府和私人借入巨額外債以進行基建及興辦工廠,至大戰於一九一八年結束時,由於其工業成為戰時備受戰火摧殘的歐洲的主要供應商,外貿遂出現巨額盈餘,她因此成為「淨債權國」(net creditor)。此後十多年,美國工農業無論在技術、生產力及產量上,都冠絕全球,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這段期間西方國家仍行金本位制,等於貿易逆差(貿赤)國必須把差額折成黃金運給美國(凱恩斯提及此事時誇張地說「美國蒐集了全球的黃金!」(amassing all the bullion in the world);一九七一年尼克遜總統片面取消金本位制,美元取代了黃金的地位,國際經濟形勢大變,有巨額貿易順差的中國,因此只能賺取年年貶值的美元!

  三十年代華爾街大崩潰禍延世界陷入經濟大蕭條,各貿赤國對美國貨物需求驟降,美國經濟深受打擊,工廠關門、生產設備閒置率高、商船「灣水」(停泊在海港)、破產成風、工人失業率飛升(一九三三年最高見百分之二十五),過去城市因工廠煙囪日夜噴出濃煙造成的空氣污染一掃而空;這種情況,和今日的內地不相伯仲(今年香港的空氣污染情況必較去年大為改善)。三十年代美國的貿易盈餘和現在中國的相彷彿,都約佔世界經濟產量的百分之零點五,不過,由於經濟體積有異,和本身的工業產量比較,中國的貿盈遠遠大於美國,這意味中國面對的經濟困難數倍於三十年代的美國。

  美國外貿挫折,資本家開源節流無效之後,只能游說政府出手,成果便是臭名昭著的Smoot-Hawley關稅法案,它在一千零二十八名經濟學家反對下,於一九三○年六月十七日立法,對二萬多種進口商品徵收進口稅;不言而喻,各國爭相效尤,結果是世貿陷於停頓。二十年代末期至一九三九年二次大戰爆前十多年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與美國帶頭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關係至大。

  雖然貿易保護政策令有關國家受害不淺,但政客和工會領袖均只顧眼前利益(政客關心的是選票、工會領袖重的是這個月會員是否有工作),因此重蹈覆轍的可能性不容抹煞。美國振興經濟撥款在國會辯論時,不是有議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肯)提出「買美國貨」的主張?買美國貨等於少購外國貨。若干意大利城市限定食肆就地取材(見二月二十四日),保護主義「見微知著」……。目前中國急於出口,因此不可能高舉保護主義旗幟,但其津貼補助出口工業、下令國企凍結工資、「鼓勵」航空公司取消飛機訂單以至一反過去三年讓人民幣價有序升值的趨勢,在其貿易對手特別是美國看來,這些均為間接保護主義。事實上,這種種措施已產生宏效,其外貿盈餘不因出口下降而萎縮,以一月為例,出口額雖跌百分之十七,但進口額跌幅更甚,達百分之四十三,貿易順差因而仍極可觀。這種形勢,必會成為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藉口(對二十國峰會不必寄予厚望)。中、美間的貿易磨擦,進一步升級似不可免。

2009年3月14日星期六

美國出現蕭條的機會怎樣看?

張五常



此題不是我的發明,而是從哈佛教授Robert Barro三月五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What Are the Odds of a Depression?》翻過來的。這位元教授來頭不少,三十多年前認識他,不熟;十多年前在香港跟他進晚餐,才知道他是一九六三年我作研究生時的一位同班同學Steve Barro的弟弟。哥哥非常聰明,屬天才人物,不知爲何不繼續攻讀經濟。哥哥是天才,弟弟也是天才吧。

這裏要談的弟弟寫的文章,是與另一位學者合作的較長文章的節略版。原文早寫一個月,金融之災演變得快,作者的結論看來是錯了。文章簡單清楚,可讀。這裏先談該文的內容,再談目前的形勢,然後分析與三十年代的大蕭條相比的不利與有利的兩方面。結論如何讀者自己判斷好了。

何謂不景?何謂衰退?何謂蕭條?何謂大蕭條?這些話題歷來不清楚。Barro一文的可取之處,是武斷地提供了些明確的定義。可能不是他的發明,但此前我沒有聽到過。他的定義,是國民收入下降不到百分之十是不景或衰退(recession),百分之十以上是蕭條(depression),而國民收入下降百分之二十五或以上則是大蕭條了——great depression是也。Barro之見,是世界大戰不論,稱得上是大蕭條的只有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在美國出現過。這百分之二十五的宏觀經濟暴跌顯然不是什麽「環比」、「同比」之類,而是從對上的一個高位跌下來的百分率。

Barro 的分析,不講理由,也不談理論,只是單看股市暴跌與蕭條及大蕭條的關連。作者說得清楚:不一定有關連,但說沒有關連也不對。他追查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三十三個國家,股市暴跌共二百五十一次,發覺在九十七次的蕭條中七十一次與股市暴跌在時間上吻合。大蕭條只有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那一次。我找到的資料說,當時美國的股市從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二的一千零三十九日下跌了百分之八十九。今天美國的股市從二○○七年十月起五百一十五天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六。今天比當年跌得急,也即是來得比較惡了。讀者要知道,那所謂發展中國家的股市,大上大落如吃家常便飯,跟先進之邦是不同的,原因何在這裏不談。

Barro的結論,是單從股市與蕭條的關連衡量,算概率,目前的美國有百分之二十的機會進入蕭條(depression),而進入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機會只有百分之二。這判斷看來是錯了的:不是Barro之過,而是這次金融災難帶來的效果天天不同。資料或訊息改來改去,幾天前的數位,是美國去年第四季的國民收入比去年第三季的下跌了百分之六點二。我的感受,是與去年第一季相比,美國今年第一季的國民收入會下降百分之十二左右。若如是,美國目前已經進入Barro界定的蕭條了。這裏要言明,我憑感受的推斷,用於神州歷來準確,因爲我感受著中國經濟脈博的跳動,用之於美國恐怕不靈光。

我也不認爲Barro給蕭條下的定義一定可靠。以他的定義衡量,日本今天是冠於地球的重災區——其國民收入下跌倍於美國——但一位懂經濟的朋友最近旅遊日本,認爲市面不差。如果我們接受Barro的定義——讀者可以想出更簡單可取的嗎?——又假設我讀到的資料或資料可靠,那麽美國會否進入蕭條再不是問題,會否進入大蕭條才是。

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大蕭條」出現機會的問題,但可將大略知道的,把今天的情況與上世紀三十年代(尤其是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的情況比較一下,讓讀者自己衡量。主要是從美國的角度看。分十點說吧。

(一)昔日的大蕭條與今天的金融災難,二者起筆皆財富暴跌,導致人民對收入前景的惡性預期,帶來消費與投資收縮。以下跌的百分率衡量,今天看來比昔日嚴重。股市下跌差不多,樓市我沒有資料比較,但金融市場的什麽衍生工具、保險合約等出現的災難,昔日是沒有的。這也是說,對美國經濟最重要的專業人士的退休安排,今天傷得比昔日嚴重。

(二)今天的災難起于金融制度出現了問題,而那些頭痛萬分的所謂「毒資産」,昔日沒有。主要是這一點,不少專家開始認爲今天的形勢比昔日惡劣。

(三)前後二者都沒有世界大戰,但今天美國有伊拉克及阿富汗之戰,費用高,財政赤字的負擔增加不少。以國民收入的百分率算,今天預期的財赤比昔日高。

(四)國際上,昔日的直接或間接貨幣本位制導致通縮的國際傳染。今天這樣的傳染不嚴重,然而,因爲上述的毒資産是國際化的,輸得叫救命的國家無數。二者相比,我寧要通縮傳染,不要毒資産。

(五)昔日美國的銀行出現大擠提,觸發骨牌效應。經一事,長一智;今天,銀行擠提是及時約束著。

(六)國際貿易大幅下降,今如昔,但昔日觸發了保護主義,棋差一著,闖大禍。今天,到目前還沒有那麽蠢。

(七)昔日美國提升最低工資及大幅提升有錢人的稅率,皆蠢政策。今天沒有提升最低工資,但對有錢人還是打算開刀的,雖然看來不會像昔日那麽厲害。

(八)政府大手花錢鼓勵消費,今昔都有;我不知道在比率上哪個時期較爲誇張。這方面,經一事卻不長一智:這種花錢昔日沒有好效果,美國今天再大手嘗試。

(九)與昔日相比,上帝今天給美國的最大祝福,是聯儲主席伯南克做得好。雷曼兄弟事發前我沒有注意此君的貨幣策略,但事發後到目前我找不到他有半步行差踏錯。前些時他反對在他權力之外的政府挽救通用汽車,今天看是好判斷。最近他反對國家接管銀行,我也認爲是對的。美國沒有管治國營企業的經驗,一下子把銀行國企化可以是大災難。除非有可靠的杜絕擠提之法,我不同意今天九十二歲但思想還是清晰鋒利的美國貨幣史大師Anna Schwartz之見,她認爲不要挽救咎由自取的銀行。

伯南克的政策觀顯示著他是個上乘的經濟學者。他果斷,行動快,夠勇。毒資産帶來的一個大麻煩,是聯儲局大手放寬銀根後,銀行不願貸款,冰凍著一個困局。伯南克通過購買企業債券的方法大手推出貨幣,是正著。換言之,Friedman與Schwartz合作的經典巨著——《美國貨幣史》——其中解釋得清楚的大蕭條歸咎于聯儲局頻頻出錯,今天有伯南克一夫當關。不久前讀到Schwartz不滿意伯南克的政策處理,我不同意:是非常艱巨的貨幣政策工程,伯南克處理得好,可惜聯儲的政策與財政部的政策似乎不太融洽。

(十)與昔日的大蕭條相比,今天還有較爲樂觀的另一面。那就是中國及其它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都有了看頭,而毒資産這回事,這些國家中毒比較輕。占了地球上過半人口,只要保護主義不擡頭,産出力早就有看頭的發展中國家,通過國際貿易與投資,在供與求這兩方面可以發揮很大的穩定作用。

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臺灣經濟舉步維艱

陶冬



一場罕見的金融海嘯,卷走了天文數字的財富,製造出一個又一個失業故事,更使全世界的經濟在衰退的漩渦中掙扎。

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具有幾個重要的特徵:

(1)始于個別金融産品,但所觸發的連鎖反應,波及所有資産種類和幾乎所有的國家。

(2)金融體系遭到重創,銀行信貸斷流,危機逐步向實體經濟擴散,導致企業倒閉、個人失業、盈利下降,再反饋至金融層面。

(3)各國政府以史無前例的努力救市。鉅額的財政刺激方案、央行的零利率政策,力求穩定金融、刺激就業。

(4)財政政策是刺激方案的主打,相信會對經濟增長增長帶來拉動效果,單從GDP經濟增長來看,2010年的數位未必差,但是財政擴張能否重啓民間商業尚有待觀察。財政擴張政策的主要收益者是地方基建專案和勞工,對外貿的幫助可能有限。

(5) 貿易保護主義、金融保護主義擡頭。美國的「buy American」是這種思潮的代表。貿易糾紛、金融限制會愈演愈烈,資本輸出國也可能以買賣國債回應。

臺灣經濟在金融海嘯和全球衰退的夾縫中舉步維艱,去年第四季度增長暴跌8.4%便是佐證。出口倒退20%和由此引起的投資減少23%,凸顯出臺灣目前的經濟困境,凸顯出臺灣外向型經濟的弱點。

臺灣的金融機構沒有購入大量的有毒資産,財務狀態穩健,銀行的基本面比較良好。但是,出口卻遭到沈重的打擊。臺灣出口的兩大市場美國和中國均出現罕見的需求大幅下滑,再加上信貸環璄惡劣,近月出口竟然出現40%的負增長。

各國實體經濟衰退程度開始明顯超出許多人的想象。失業是實體經濟惡化的標誌性指標,美國的失業狀況開始飆升,日本、歐洲情況十分嚴峻,中國的農民工失業估計也已接近10%。全球範圍看,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上信貸收縮,各國消費失速難以避免,而此勢必導致企業盈利倒退,投資停滯,再帶來新一輪倒閉和裁員,由此帶來惡性循環。在已公佈的第四季度GDP中,幾乎所有國家的數位均遠遠差過預期,筆者相信2009上半年也難有明顯改善,甚至可能更弱,下半年出口訂單也未必有像樣的反彈。

臺灣的出口是以IT産品爲主體,而電子産品對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尤其敏感。這輪危機始於金融市場,個人消費的收縮相對滯後,但是隨著就業市場的大幅度收縮,電子産品的訂單在近月出現懸崖式的下跌,並由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蔓延。當企業盈利陡降時,他們的IT更新換代活動幾乎全部停止,這也影響電子業的整體需求。

在過去十年,經濟增長中52%來自內需拉動,48%來自外需拉動,48%的外需拉動遠超過亞洲平均的37%。臺灣經濟的外需主導特徵十分突出。

2008年的私人消費增長爲-0.3%。經濟不景、就業停滯,已經使臺灣的消費乏善可陳。全球衰退進一步影響消費意欲。馬英九內閣的經濟刺激舉措,重點放在發放消費券上。消費券的總規模爲830億台幣,占全體總消費的0.6%。歷史上消費券對刺激消費的成效似乎不大,在華人社會中更是如此。華人總體來說不缺錢,缺的是信心。收到消費券,自然皆大歡喜,但是消費券替代出來的款項,終究用於消費還是被存入銀行,才是問題的關鍵。日本上次的經驗是,僅有三成替代出來的款項也用於消費,因此對經濟刺激效果不彰。

政府推出了十二大基建專案,這是近年公共開支上的大手筆。不過,臺灣的政府債務/GDP比率超過45%,財政上已經捉襟見肘。馬英九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和財力,像中國、美國那樣通過財政擴張來穩定經濟、創造就業。

臺灣的貨幣政策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央行二月十八日在GDP資料公佈前緊急降息一碼,反映貨幣當局合作共度時艱的意願,但也只降了一碼。臺灣央行對匯率穩定的關心更多,很難如南韓那樣大幅減息。到今年年底,筆者預料政策利率分步驟地再降一個百分點。同時新臺幣對美元再貶5-7%。

中國因素被看成一根救命稻草,不過筆者相信最終失望可能大過驚喜。兩岸關係緩和、三通成事,無疑拉近了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經濟距離,不過兩岸之間的互信需要時間培養,經濟融合也不會一蹴而就。

短期來看,中國經濟本身也面臨著自上世紀九○年代初以來最大幅的增長倒退,就業市場形勢極其險峻,收入增長放緩。大陸遊客的海外旅遊人數急速下降,來臺灣的觀光客人數也難有突破性。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大陸QDII,在筆者眼裏更屬無稽之談。首批QDII出海,平均虧損超過50%,QDII在大陸已成票房毒藥,很難募到新的資金。舊的QDII連大陸基金經理熟悉的H股現在都不敢投,超跌的美國、日本藍籌股都不敢投,在可預見的將來他們沒有理由沖入臺灣股市。筆者所熟識的QDII經理中,還沒有人開始關注臺灣市場的。

臺灣經濟內需不足,政府的擴張性政策的空間又不大,中國因素短期難出好彩,復蘇的希望唯有寄託於週邊環境的好轉,出口訂單的回升。

主計處調低了2009年全年GDP增長率至-2.97%,不過筆者認爲這個新數位仍然偏高。內部民間無力,外部經濟進入深度衰退,政策活動空間又有限,相信臺灣今年的增長應該介乎負6~7%之間,如果撞上新一輪金融海嘯則情況也許更差。

除了周期性經濟不景外,臺灣還必須面對結構性調整。自九○年代産業空洞化之後,臺灣始終沒有找到適合於自己的新定位,投資裹足不前,競爭力鈍化。生產線的大量輸出帶來沈重的就業壓力,更使産業鏈斷裂。政府的「拼經濟」流於選舉語言,實質性的跟進不夠。更重要的是,臺灣缺少一個既有前瞻性、又具可操作性的長遠政策打算。少了通盤的戰略考慮,政策必然散亂,也難讓經濟從泥淖中拖出來。

“魔鏡,魔鏡,牆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慘的經濟”?經濟學人雜誌在最近一篇介紹臺灣經濟的文章中,以上述語言開篇。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專家爲何屢屢誤判經濟形勢

時寒冰



中國擁有經濟學家(或各種專家)頭銜的人滿山遍野,比野雞都多,尤其有關部門豢養的經濟學家(或各種專家),由於沾染上濃郁的權力色彩而屢屢誤判經濟走勢,給經濟決策造成了極大的誤導。

2008年9月之前,在次貸危機持續惡化,全球經濟步入蕭條狀態的情況下,有關部門一直在延續控制流動性、抑制通貨膨脹的錯誤政策,最終,使中國經濟雪上加霜。原因是,沒有分清楚,中國經濟中所謂的流動性過剩,僅僅存在於虛擬經濟中,實體經濟尤其民營經濟中其實是資金嚴重緊缺的。緊縮政策強力推行的結果是,實體經濟進一步萎縮,大量企業尤其民營企業次第倒下,以至於上半年公佈了6.7萬家企業倒閉的資料後,下半年這一資料再不敢公開。由於收益下降,生存難以爲繼,實體經濟中的資金進一步向虛擬經濟流動……

當次貸危機惡化,發達國家全面應對大蕭條的時候,在權力部門羽翼下養尊處優的經濟學家給政府的報告,仍然是:次貸危機在給中國帶來機會,中國經濟可以率先復蘇。這種樂觀的態度,最終影響了決策層,進而提出了今年第三季度復蘇的不切實際的目標。隨著形勢的發展,決策者慢慢清醒過來,這一目標漸漸淡化下去,不再被挂在嘴邊。

在去年的文章和幾次講座中,我認爲,如果處理不好相關問題,2009年,可能成爲中國經濟全面崩潰的開始。筆者用語較重,意在希望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當時不少人嗤之以鼻,而現在,當危機壓境,悲觀的預期籠罩,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古語,才再次被人記起。

人們很難弄明白,有關部門及有關專家,爲何屢屢誤判經濟趨勢,但是,透過一些細節,還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3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月度經濟形勢報告。報告披露,2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1.6%,爲2002年12月以來首次下降,並爲自1999年6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同時,2月份PPI(生産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4.5%,爲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並爲自1999年3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統計局分析認爲:“目前還不能判定出現了通貨緊縮”。經濟是不是通貨緊縮,直接牽涉到相關政策的出臺,這一判斷關係重大。然而,有關部門輕鬆的就得出了“目前還不能判定出現了通貨緊縮”,那麽,什麽時候能做如此判斷呢?我相信,等到中國經濟開始步入通貨膨脹階段時,這些人就會得出“中國經濟已正式出現通貨緊縮”的結論來。真的是雷死人不償命。

統計局專家的結論,源於兩個依據:

其一:價格指數雙降,且跌幅較大,與去年指數較高的因素相關。這是一個客觀因素。2008年2月份,CPI同比上漲8.7%,創下1996年9月以來11年的新高。2008年2月,PPI同比上漲6.6%,都處於高位。由於價格指數的增長,要與去年同期的資料進行比較,很容易得出CPI與PPI同比大幅下降的結果。據統計局的測算,2008年CPI對2009年2月的滯後影響約爲-2.5%,即使今年2月的價格水平保持不變,僅僅因爲去年同月基數高的影響,2月CPI同比就將下降2.5%。也就是說,CPI與PPI的同比跌幅存在放大效應。

其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對通貨緊縮的定義是:“價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貨緊縮。”簡言之,通貨緊縮就是産能過剩或需求不足導致物價、工資、利率、糧食、能源等各類價格持續下跌。經濟學界認爲,當CPI連續三個月下跌,即表示已經出現通貨緊縮。目前,CPI才僅僅一個月下降,因此,國家統計局得出了“目前還不能判定出現了通貨緊縮”的結論。

經濟學不是死的,人也是活的,但是,偏偏以死知識去套動態走勢的這種死搬教條的做法,必然誤判形勢的。

儘管統計資料由於技術上的原因,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中國經濟其實早已進入通貨緊縮周期,目前這一周期正在延續過程中。

要判斷經濟是否出現了緊縮,並不一定需要CPI持續三個月下降,甚至,哪怕CPI一個月都還沒有下降,只要産能過剩與需求不足的條件具備,且外部缺少短期能夠改變這兩大條件的因素,即可視爲經濟將步入通貨緊縮階段,更何況,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已經處於通貨緊縮階段。

只有用這種方式研究經濟運行規律,才真正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意義,對決策也才有參考價值。

其一,先看導致通貨緊縮的需求不足的條件。

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缺少一個強大而堅實的中等收入者階層(這個階層是最穩定的消費者),貧富差距日益明顯。世行2008年公佈的資料顯示,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注解1】(貧富差距程度)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僅超過了國際上0.4的警戒線,也超過了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的水平。即使這個資料,也忽略了部分群體高福利與另一部分人數更多的群體保障不足的問題,如果加上這個因素,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恐怕還要令人憂慮。

由於少數居民佔有大量收入,而另一部分占大多數的居民,只佔有少數資産或收入,使得我國的低收入者取代發達國家的中等收入者成爲社會的主體,這是導致內需不振的根本原因——是民衆實實在在缺乏消費能力啊!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在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預期變得更爲悲觀,更不敢消費。這意味著,導致通貨緊縮的需求不足的條件已經具備。

其二,我國的許多産品尤其是低附加值産品是嚴重過剩的——國內納入國家監控的650餘種商品類別,産能長期過剩的就有620餘種之多。這種狀況由來已久。那麽,爲什麽過去這個因素沒有導致中國經濟步入通貨緊縮階段呢?原因是,外部需求尤其是發達國家對中國産品的需求,消化了相當一部分過剩産品,而當發達國家因受次貸危機影響,消費下降的時候,我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就立即清晰的顯現出來。

很顯然,早在2008年下半年(尤其2008年底),我國就已經開始顯露出通貨緊縮的迹象,正是由於忽略了這些迹象,沒有作出前瞻性判斷,使得相關的貨幣政策繼續在針對通貨膨脹下猛藥,最終,導致下半年更多企業不堪資金短缺之重而陷入困境,中國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向通貨緊縮階段邁進。

我們對經濟走勢的判斷,必須具有前瞻性,唯有此,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如果在經濟已經顯現出緊縮迹象時還在抑制通脹,在經濟即將步入通脹周期時還在大力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就可能加劇經濟調整的痛苦程度,延長調整的時間,付出更高的成本。

必須認識到,目前的消費低迷等現象,根本原因在於民窮,只有採取措施,促進民衆財富的增長,加快中等收入群體的形成,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源性問題才能解決,中國經濟也才能走出通縮,走出低迷,實現復蘇的目標。

有關部門及其豢養的經濟學家,需要正視中國經濟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勤勤懇懇、一絲不苟地去做學問,研究經濟問走向,爲決策層提供準確、正確的決策參考,而不是整天以與權力勾肩搭背爲榮,施展溜鬚拍馬之能,喪失知識份子起碼的良知和風骨,忽略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淪爲卑賤的奴才。

【注解1】基尼係數是指國際上用來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一個通行指標,通常把0.4作爲收入分配貧富差距的“警戒線”,0.4-0.6爲“差距偏大”,0.6以上爲“高度不平均”。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國家都是採用統計居民個人收入的演算法來確認基尼係數指標。學者胡志平認爲,中國應該採用以單個家庭平均收入的(抽樣)統計演算法來確認我國的基尼係數指標,那樣的話,中國的基尼係數指標可能已經在0.7左右。

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壽險三巨頭2月保費收入繼續飆升

上海證券報 金融·證券 By 黃蕾


繼1月保費超預期“開門紅”後,壽險三巨頭交出的二月“成績單”繼續保持著正增長基調。個險新單增速依然迅猛,但由於個別公司調整產品結構、去年2月銀保基數較高等因素,導致壽險三巨頭今年2月單月保費同比增速低於1月。

  本報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獨家獲悉,據初步統計,2009年2月單月,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和太保人壽共實現總保費約467億元,同比增長約5%,低於1月單月13.8%的同比增幅。今年1至2月,三巨頭共實現保費約1036億元,同比增幅仍有近10%。相關人士稱,由於這只是一個快報數據,不排除3月中旬公佈的實際數據會略有差異。

  在市場關心的個險新單保費收入方面,2月單月,平安人壽的同比增速高達81%左右,1至2月同比增長約56%;太保人壽2月單月的個險新單保費收入,同比增速也有約18%。

  知情人士稱,由於中國人壽在對產品結構進行微調,來拉長繳費期限,影響了其2月單月的個險新單保費收入。“由於國壽去年3年期產品基數較高,而今年主推5年期以上產品。”同樣在銀保方面,由於中國人壽去年2月單月銀保基數較高,因此,其今年2月單月銀保增速相對偏低。

  與1月成績單相似,在壽險三巨頭中,有的公司總保費出現了負增長,但主要原因仍在於其調整了保費結構,繼續執行年初轉型的主基調,以換取“含金量相當高”的保費增長。

  處於行業高位的萬能險結算利率與相對較強的個險銷售實力,繼續推動平安人壽2月份保費增速領跑于同業。在其他壽險公司繼續小幅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的情況下,平安人壽從去年10月開始一直將萬能險結算利率維持在5.25%的行業高位,保證了其產品的高度吸引力。

  不過,就在最近幾天,平安人壽宣佈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個人萬能險、個人銀行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從5.25%分別下調至5%、4.7%。業內人士預計,由於目前投資收益率下滑,加上萬能險平滑準備金消耗較多,平安人壽可能會繼續下調結算利率,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3月份甚至之後的保費同比增速。不過,即便下調,平安人壽的結算利率目前仍高于不足4%的行業平均水平。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

股民有情 匯豐無義

林行止


  老外嘲笑港人甘為情有所鍾而付出額外代價的品牌有三,依次是匯豐銀行、國泰航空和無線電視;在這班過客的客觀觀察中,這些因為有過輝煌往績,包括盡心盡意為港人提供最佳服務的「本地名牌」,令港人引以為傲,港人因此樂於「多付」─即使同一代價在他處的效用較高!

  匯豐去年度盈利大幅倒退,雖然全港(看其股東地域分布之廣,說「舉世」亦無不可)嘩然,然而經金融海嘯一役,匯豐大幅撇賬、割掉毒資產,是為大勢所迫,見慣大風浪的股東,大可「認命」,泰然處之;他們心有不甘,是明知勢頭不妙的匯豐管理層較早前未能當機立斷,失去有利時機集資之餘,復未能及時發出盈警,哪有保護愛惜股東之心。

  當投資界指出匯豐無法不供股時,當局無動於衷,這也許是管理層判斷錯誤,也許是在長期風調雨順之下養成了目空一切的傲岸文化使然,可惜它最後在自有資本(Equity)因虧損纍纍而銷蝕引致能否有效經營受威脅時,不得不向股東伸手!值此情況危急之際集資,包銷商收取特別高的服務費,不問可知,而這些額外開支,最終必然由全體股東攤分;捨此之外,包銷商如何恰當地招攬分銷,似乎亦不在匯豐決策人考慮之中,從市場反應特別是匯豐股價急挫上看,同時亦是匯豐股東的分銷商,有充分時間在市場上套利以減輕本身供股的負擔,他們的利益,顯然是建築在無法與聞供股詳情的小股東身上!匯豐管理層根本沒把小股東利益放在心上。還有,十二股供五股,應為財技高超的設計,但對持有小額股票的股東,則是盤算增持、減持、整手交易與碎股零賣的煎熬。

  未能及時提出盈警、錯失最適供股時機以至讓包銷商做出不利小股東的舉措,在在令人強烈感到匯豐管理層有負於長期支持者。它早已遷冊倫敦,不再是香港公司,然而,香港投資者對其管理層在○八年業績宣布前仍充滿信心和絕對信任,現在只能說此情不再。經常為本報及月刊撰稿的投資名宿林森池,一度極力推薦匯豐,因為過去數十年它確為股東帶來豐收:「由一九七七年開始,以一萬元購進匯豐,從第十年開始,其股息已足夠購進一萬股匯豐;三十年內,匯控市值增長八十餘倍,每年股息達五十多萬……。」如今一切俱往矣,當前的管理層無法逃避金融海嘯,情有可原,惟其不發盈警、任分銷商盡得先機,不免大失人心;再加上銀行業今後的發展前路多艱,令不少「死忠」死了心!匯豐的擁躉將逐漸消失,是可以斷言的。

  在「潛伏虧損」仍大的情況下,匯豐仍值得香港小股東青眼有加為之付出額外代價嗎?

中國會出手救匯控嗎?

信報財經新聞 要聞社評 社評 2009-03-09


  據本報上周六報道,匯豐控股在上一個星期、即宣布供股集資後股價已跌去百分之二十三點六,而上周五匯控在倫敦收市報三十九元,逐步貼近二十八元的供股價。一沉百踩,正當股價不斷下挫之際,證券行又再調低匯控的目標價,有些乾脆調降至二十八元,把供股價「設定」為匯控的「底價」;但眾所周知,如果匯控在股東大會表決前已跌至二十八元,表示供股價再無折讓,股東又怎會支持供股?換言之,如果匯控股價跌勢不止,其供股計劃的吸引力將愈來愈低,再加上其他不利匯控的因素(如美國的壞資產尚未完全清除),不排除匯控的供股計劃可能受挫。

  由於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匯控在表決供股計劃前股價能否止跌回升,沒有人可以作出保證(預測更加毫無意義),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一度曾經是全球金融巨無霸的花旗集團可以從高峰期每股五十多美元跌至上周不足一美元,而其他美國的大型銀行即使獲得政府注資,股價仍然無法止住跌勢;匯控以自己的實力、希望在市場籌集資金度過當前這場危機,但很不幸,自金融海嘯以來並沒有任何一個成功先例!而且匯控「街貨」多,有意沽空的大戶得心應手,容易借壞消息不斷「沽低」獲利,匯控可說已陷入了挨打的劣勢。

  假如匯控的供股計劃受挫,除了匯控受打擊之外,持有匯控的投資者,特別是大批向來死硬支持匯豐的香港機構(以購入匯豐收息兼坐待升值作長線投資)都會損失慘重,屆時,匯控還有什麼對策?是從新再籌備另一次供股計劃?還是要向政府求助?我們在三月三日的「社評」中曾提出「如果匯控在供股集資之後仍然未能站穩陣腳,我們有興趣知道中國政府會否插手提供支持?」這個疑問,至今仍然「有效」,但形勢已變,匯控可能連供股計劃也遇上阻力,由政府伸出援手的可能性絕對不能排除。

  由政府出手,不外兩個可能,一是英國,一是中國。匯控在倫敦註冊,按道理有困難的話,英國政府義不容辭,而在英國銀行業出現資本不足之初,英國政府確曾向匯控提出援助建議,不過為匯控婉拒。時移世易,現在英國金融業幾陷崩潰,去年第三季英國境內向非金融行業的放貸額幾近乎零,銀行借貸,令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而當地第二大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因信貸和市場環境不斷惡化,其零八年累計虧損高達四百一十億美元,創下了英國企業有史以來年度最大虧損,首相白高敦宣布正籌備第二輪拯救計劃,希望可以促成銀行業借貸及阻止經濟進一步衰退。現在如果要救匯控,英國政府是否尚有餘力?而且,即使英國政府願救,對匯控卻可能不利,因為按照上周一匯控公布的業績表現,其在亞洲區特別是香港的營運十分穩健,不但為集團提供盈利,香港匯豐的資本充足比率更遠高於集團其他地區;可以預見,如果由英國政府拯救匯控的話,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是要求匯控「拆骨」,把香港(或亞洲區)的「肥豬肉」切割搬往總部救急,屆時匯控討價還價的能力並不高,但一旦「拆骨」,對匯控現在股東肯定不利。

  由中國政府出手又如果?我們並非假設中國會特別善待匯控,但以匯豐對整個香港金融和經濟的重要地位衡量,北京如果要確保香港金融中心不會在當前的危機中受重創,救匯控的決定本身有財經以外的另一層意義,而最可能的結果,是中國政府要求匯控重新遷冊回港,以「回報」中國政府伸出援手。至於論財力,以中國現有的外儲(接近二萬億美元)加上政府擔保,要令匯控擺脫目前困境並非難事。

  種種假設,現在都只屬天馬行空的可能性推敲,但對匯控來說,任何可能性都不應一口拒絕。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著力建造海外平台 楊超:棄購AIA另有其因

21世紀經濟報道


“我們放棄收購AIA從來不是因為價格的原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裁楊超3月5日在參加政協會議的記者見面會上表示。他同時否認了放棄競購AIA是因為AIA存在其他問題的猜測。

3月2日,中國人壽董稱,不參與美國國際集團(AIG)亞洲資產競投。此前,中國人壽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參與競購AIG亞洲壽險業務的首選。

楊超介紹,考慮收購AIA是在半年前,中國人壽對AIA除內地以外的亞洲業務,包括香港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業務很感興趣。“當時收購會對我們幫助很大,現在收購也會有幫助,但幫助不一定很大。”

楊超認為,時間長了,很多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AIA在香港的品牌很不錯,當然現在的品牌和過去的品牌還是有點不一樣。”

雖然退出AIA的並購,但還是要加大對中國人壽集團公司海外公司的投入,發揮海外平台的作用,做好向海外的延伸。楊超還表示。

去年,中國人壽發生了一次高層變動,前首席投資官劉樂飛離開中國人壽擔任中信證券旗下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超對這一人事變動的解釋是要在中信證券有更大的話語權。“渤海產業基金、廣發行和中信證券是我們最大的三家機構,我們認為應該有更大的話語權,有更多的參與決策權。”楊超介紹,中國人壽已經向廣發行派了董事,而在中信證券雖派出董事但並未參與管理。

中國人壽此前投資中信證券5億股,成為中信證券第二大股東。

楊超表示,劉樂飛的職位變動,一方面使得中國人壽投資的項目有更大的話語權、決策權,從而取得更多的回報,另一方面也是給劉樂飛更大的發揮平台。

對於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人壽的胃口顯然很大。楊超介紹,今年中央明確拿出9000多億,主要用于保障性的住房、教育、衛生、文化等民生工程,以及節能環保、生態建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鐵路、公路項目,還有能源、交通,包括碼頭、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這些基礎設施項目,我們都是非常感興趣的。”楊超表示。

楊超透露,已經為將來基礎設施投資做了很多準備,也儲備了很多項目,此外,對股權投資、海外收購項目、還有PE投資,都有很多部署和計劃,但“一定要選擇適合我們的。”

2009年3月7日星期六

匯控還有明天嗎?

林少陽


早前爲了宣傳《證券分析》,接受了一本財經雜誌訪問,結果三句不離本行,當中提到匯控被美資大行摩根士丹利降低投資評及的問題,當時我認爲如果匯控股價跌至其目標價,我會樂於接貨,不過我補充了一句:「市場上其實有更吸引的選擇」,卻沒有記錄在案。自從該篇報導刊登之後,花旗銀行(C.US)、美國國際集團(AIG.US)以致所有的跨國金融機構,股價全線崩潰,不足兩個月時間,感覺卻彷如隔世。匯控未公佈業績及供股前,股價一直跌不破「大摩」目標價(以及我理論目標買入價)52元,公佈業績之後,表面穩如泰山的神奇目標價,輕而易舉地跌破了。

然而,看著期待已久的匯控2008年年報,心情卻是異常的沈重。老實說,以匯控現在的業務,即使是集團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亦未必算得清集團目前的資産淨值值多少錢。投資匯控頗有宗教朝拜的意味,信心行先,數學運算是宗教儀式。仔細數位不談,在當今金融業危在旦夕之際,匯控的財務杠杆比率(Financial Leverage)至爲關鍵:以總資産(Total Assets)相對股東資金(Shareholders’ Equity)比率計算,截至去年底匯控的財務杠杆已達危險水平的25倍,2007年底時,這個數位還是17倍,而「遠古年代」的2004年,當時的數位是稍爲健康的12.9倍。自2007年初開始,匯控一心減低杠杆,卻成效不彰,而在銀行爭相「去杠杆化」(De-leveraging)的過程中,卻同時産生劇毒:資産價值隨著金融機構爭相抛售大幅萎縮,且跌勢遠高於信貸收縮速度。

用顯微鏡細看之下,你會發現匯控的股東資金,原來「滲水」(更貼切應叫做「呃秤」)情況嚴重,1,000億(美元.下同)的股東資金,340億爲收購法國商業銀行及多年收購合併未撇消的商譽(Goodwill),剩下來670億的有形資産淨值(Net tangible book value),只及25,274億總資産的2.65%。如果再將214億「未變現虧損」(Unrealized Losses)以及美國滙豐融資的「應收帳款與公平值」差價343億扣除,匯控的實際淨資産值,只得113億,即使計及供股得來177億,亦只得290億。供股之後,無論有形股東資金實值是290億,還是847億,與天文數字的總資産值,仍然只是滄海一粟,只是1.15%與3.35%之別,與目前兇險的金融形勢相比,可容許出現誤差的空間(Margin of Errors)仍然太小。25,274億美元,究竟是多少錢?2007年英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亦不過是28,000億,而需要急救的英國銀行,豈止匯控一家?差點忘記,匯控的老家,還有香港,然而,香港?不提也罷。

事隔半年,匯控的資産負債表全然是兩個模樣,而事前管理層還是口口聲聲不需要別人的扶助,你叫股東如何信服?往後如何跟管理層共同走過不可知的未來?標題表達的,只是我心中的疑問,答案仍然有待宏觀形勢、管理層、相關政府及股東之間的互動,才有分曉。

傳媒界的朋友,我對匯控的意見,就只有這麽多,請不必訪問我了。自己寫,總好過你講別人寫,因爲起碼你將來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講錯說話。老實說,我都很希望自己錯,畢竟,滙豐這個名字到現時爲止,仍然是很多香港人的驕傲。

〔後記:我未試過寫一篇文章,心情是如此的沈重,亦曾經想過不要刊登。最後,我認爲公衆有知情權,結果還是懷著沈痛的心情,如實的將我所知,告訴各位。本來,文章可以寫得更絕,然而我怕股東受不了。〕

-----------------------------------------------------------------------


附:黃元山:銀行配供俱「穿底」


匯控(00005 )宣布大折讓供股,令本港投資者被迫面對理性與感性的供股抉擇。財經評論員黃元山卻指,據過去兩年經驗,多家銀行配股後,股價均跌穿供股價。蘇格蘭皇家銀行(RBS )正是一例,他料匯控面對全球金融海嘯亦難獨善其身,或許一年後,匯控股價或見「單位數」,故長線而言,他覺得「供唔過」。


倘勁撇帳恐資不抵債

黃元山坦言,業績報告太多隱憂,無論銀行財政狀況、集資用途及銀行高層對前景的模糊回應,均未能令他對匯控長遠前景有信心。

他解釋,以匯控現時總資產達2.5 萬億美元,即使供股集資後,其股本金相對總資產比率上升至約4.4% ,若日後業務虧損或撇帳超逾該比例,匯控便會資不抵債。

面對海嘯第二波,黃元山認為匯控報告只詳細披露美國業務情況,但歐洲及新興市場企業貸款才是最令人擔心的部分,只要有小部分企業未能償還貸款,足以令匯控資不低債。過去歐洲市場經濟增長,主要倚賴熱錢流入推動資產價格上升,但本身實體經濟實力不足,當經濟轉差,熱錢流走,企業信貸違約風險上升,匯控或要因此而進行撇帳。


匯控挫至「單位數」

「經濟環境咁差,現時應是防守,並非進攻的時間。集資用作發展新興市場,明顯是錯誤的發展策略,中東、南美、印尼等,無一可以幸免於經濟下滑。惟有中國市場表現較佳,但中國市場佔匯控業務比例很低,不可能撐起匯控。」

他相信,這些潛在問題不會短期內浮現,但半年或一年後,問題便會逐漸顯現,若匯控再出現資金需求,將難從市場上集資,最終需要向政府求助,股價下挫至「單位數」亦有可能。
本港投資者面對匯控前景轉差,仍然願意供股,黃元山建議投資者沽貨,但他有朋友於100 元買了匯控,現時根本無理由唔供,正顯示本港投資者對匯控充滿情意結。若股市出現熊市反彈一至兩成,呼籲投資者應該高位減持。

2009年3月6日星期五

東歐危機在蔓延

陶冬


20年前柏林牆坍塌,將東歐各國送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十年前北約東進以及五年前歐盟擴張,爲東歐帶來了一場經濟繁榮。今天全球陷入同步衰退,金融危機此起彼伏,東歐經濟面臨著崩潰的威脅,而此又可能反過來影響世界經濟和市場。東歐火藥庫的導火索,在嗞嗞作響。

東歐各國今天的經濟資料,幾乎重組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亞洲國家所有的病症:信貸無節制擴張、過度投資、鉅額貿易赤字、嚴重依賴外債、外匯儲備不足、政府無能。90年代末美國消費上升,亞洲國家依靠強勁的出口,穩定住了匯率,並將經濟推回正常的軌道。東歐國家今天面對的,卻是蕭條的歐洲市場和衰退中的全球經濟。

歐盟東擴,爲東歐國家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西歐市場門庭洞開、海外投資湧入、大批勞工在歐洲找到薪水高出許多的工作,東歐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同時,東歐又是全球信貸泡沫的主要受益人之一。筆者認爲,繼美國CDO、英國房地産、能源商品價格之後,東歐乃葛林斯班泡沫的第四大得益者,週邊的流動性觸發了國內的信貸擴張和資産價格上升。

2005年之後,西歐銀行大舉入侵東歐,收購本地銀行作爲貸款的窗口。西歐經濟長期不景,業務擴張空間有限,迫使它們面向海外市場。歐盟東擴,將新興歐洲變成發達歐洲的後花園,歐洲的跨國金融機構蜂擁而至。這些被收購的本地銀行的內部監管並未達到標準,但又獲得了跨國集團的資金來源,信貸於是像“爆米花”一樣膨脹起來。經濟的景氣和資産的升值,刺激起更大的信心,外債滾起雪球,外資銀行的貸款在之後的三年飆升三倍,總額達到1.656萬億美元。

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打破了信貸─經濟─資産價格的正面互動,外資開始撤離。債券市場信心低迷,過去很容易做的再融資,變得幾乎不可能。沒有資本流入來支援貿易逆差,匯率開始貶值,加深了資金對償付能力的擔心。於是惡化迴圈啓動,信心動搖。東歐在今年有2,000億美元債務需要再融資,同時需要1,000-1,500億美元來解決銀行壞帳。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依靠市場資金供應,根本是不可能的。

實體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同樣嚴峻。西歐已陷入戰後最嚴重的衰退,失業飆升,需求大減,東歐製造業的出口訂單急劇萎縮。同時,在各國打工的外勞紛紛被裁,海外工人的匯款金額勢必大受影響。東歐地區除個別國家外,今年經濟基本上都是負增長。經濟形勢惡化,必然導致企業倒閉潮,再影響金融行業的健康。

IMF開始出手拯救有需要的國家,不過開出的藥方卻十分苦澀。IMF要求緊縮財政和貨幣政策,這對已經陷入衰退的東歐國家經濟不啻雪上加霜,並觸發一系列社會矛盾、甚至政治動蕩。接受IMF162億美元援助的烏克蘭,在幾個月內便偏離IMF所訂的重整方案,凸顯其對社會、政治的負作用。

其他拒絕參加IMF計劃的國家,則通過擴張性政策來刺激經濟,希望經濟的好轉可以最終走出債務陷阱。不過降息的後果是資金外流,匯率貶值,甚至可能導致國家主權評級被調低,令再融資變得更困難。

東歐危機的致命傷是匯率暴跌。新興市場本來就在高息借貸,一旦匯率再貶30%,便將原來有償還能力的企業也推向違約。企業破産反過來拖垮銀行系統,使實體經濟全面崩潰。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似乎在東歐重演。

東歐經濟邁向深度調整,已難避免。這場危機會如何牽連歐洲銀行,甚至觸發全球範圍內新的金融海嘯更值得關注。奧地利的銀行借給東歐3,00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GDP的68%。如果加上由義大利擁有的奧地利銀行的貸款,總貸款額等於全國GDP。在東歐所借的1657億美元外債中,屬於歐洲銀行的占到1511億(爲其對新興市場貸款總額的45%)。次貸危機爆發迄今,歐洲銀行所受到的打擊如美國銀行一樣沈重,而且歐洲的杠杆率卻遲遲降不下來。東歐破産一定會使歐洲銀行的資本金再受重創,如果沒有政府施以援手,信用評級可能被調低,資本成本上升,甚至遭到擠提。

歐洲政府在出手救援銀行上向來遲緩,而且各有盤算。一旦危機爆發,延誤時機是一大風險。歐洲央行的唯一政策目標是維護價格穩定,不像聯儲,它連區域內銀行都不能充當最後救援人(lender of last resort),遑論拯救東歐。東歐危機目前並不是整個區域的全面危機,波羅第海國家的情況好過烏克蘭,波蘭和捷克的情況好過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總體上危機仍在可控範圍之內,但是如果聽由危機發展、蔓延,則可能變得不可收拾,最終影響歐洲銀行的資産質量。
一旦歐洲銀行出事,會不會像去年美國銀行不穩,帶來整個市場的連鎖坍塌和資本價格新一輪調整?只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

2009年3月5日星期四

中國到底損失了多少億?

時寒冰


中國到底損失了多少億?(附投資)

國內的資訊不公開,很多人對國民財富的大幅縮水渾然不覺。

美國的資訊是公開的,這些公開的資訊,讓國人一次次地震驚不已。

最近兩天,國內多家媒體引述了美國財政部上周五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稱,中國外匯儲備在金融危機前暗中增加了在美國市場的股權投資。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6月,中國所持有的美國股票數額從2007年6月的290億美元激增至995億美元,期間增持705億美元。而此時距金融危機爆發僅幾個月之隔。《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說,長期關注中國外匯資産的經濟學家、紐約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的布拉德·賽斯特(BradSetser)估計,中國或許已在全球購買了高達1500億美元股票資産。他還估計,在去年增加的美國股票中,只有80億是中投公司所爲,其他絕大部分則是外管局購買。

美國財政部公佈的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證券資産初步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6月末,中國持有的美國證券類資産首次突破萬億美元關口,達到1.205萬億美元!

截至2008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約爲19460.30億美元,除去1.205萬億美元的美國證券資産,中國的外匯儲備還必須確保滿足三個月的進口支付額度等正常需要,數額在4千億美元左右。細細算下來,能夠動用的外匯儲備已經少得可憐。當有經濟學家探討分外匯儲備時,難怪外管局的有關領導不屑一顧了。而且,中國的外匯儲備,絕大部分是在國內增發人民幣“集資”來的,從而導致了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使民衆遭受雙重痛苦。

正是這樣“積累”換來的外匯儲備,在金融危機前夕,瘋狂地撒向國外。中投公司50億美元投資大摩,30億美元投資黑石,54億美元被套PrimaryFund,損失慘痛。至於各大銀行的海外投資,隨著諸如雷曼兄弟破産這樣的事件發生,陸續浮出水面,動輒數億美元的損失,被認爲無關大局。不僅金融機構,諸如航空公司、中國遠洋這樣的企業,也在動輒扔出幾十億美元而不眨一下眼睛。而更多的損失,到底有多大,公衆無從知曉。

國人用血汗,用犧牲環境、犧牲資源、犧牲健康爲代價一點點換來的財富,就這樣被大把大把地糟蹋,沒有人說明一下,更沒有人道歉。但是,我知道,所有這些資金,國內的學生可以免費接受教育,再不會有孩子因貧窮遭受輟學之痛;無家可歸者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條件;看不起病的人可以得到基本的治療;爲晚年憂心忡忡的老人可以消除顧慮,安享人生最後的日子……

但這一切都被葬送。

美國財政部公佈的資料,讓國人又嚇了一大跳。原來,外管局也在購買股票,且以非凡的魄力,在金融危機已經爆發之時大幅增持。當美國股市從2007年10月11日的14198.10點,一路跌到2009年3月3日的6705.79點(見上面插圖),不知道多少國人的血汗錢被白白蒸發,而有關這些真實情況,如果美國官方不公佈,國人聽到的永遠是“中國的外匯儲備資産總體是安全的”這樣的輕描淡寫的表述——仿佛虧錢的是別人,或者,仿佛是別人虧的錢,或者,仿佛虧的是別人的錢。

當資訊公開的規定被懸空,當公衆的知情權被剝奪,游離於民衆視野之外的一切操作行爲,都被遮罩了。我們不知道,那些愚昧的投資行爲,到底是在何種情況下,由什麽人作出的,我們只知道,國民寶貴的財富在迅速地蒸發。

滿腦肥腸但自作聰明、自以爲是的官僚,對陣資本市場屢戰屢勝的大鱷,結果不言而喻。更何況,許多人的子女本身已經移民海外。大聲疾呼:誰能告訴我,中國到底損失了多少億美元的財富?漠視真相,就是一種縱容。

美國人是資本市場令人恐懼的高手。春節期間,在鄭州的投資講座中,我認爲,美元與黃金將要齊頭並進一段時間,並斷言這種同步性將維持到有色金屬替代黃金成爲與美元同步的那一個交易日爲止,然後,則走出徹底的背離行情。這個日期就是2009年2月23日,因此,我在2月24日發在博客的文章《救房地産的措施爲何都失靈了》一文末尾,提別強調“現在本人正式宣佈,此文提及的個股自動作廢”,作爲一個提示。

在鄭州那場長達3個多小時的小型講座中,我詳細分析了黃金與美元同步行的深層次原因。對照一下近期的美元黃金走勢,當許多專家仍然在爲美元與黃金的蹺蹺板規律被打破困惑不已的時候,美國人已經將大把的財富收入囊中。

對照一下近期美元、黃金及相關大宗商品的走勢圖,不能不驚歎:在加印鈔票的情況下還能保持貨幣的堅挺,除了美國還能找出第二個嗎?如此絕妙的操作絕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美國諸如索羅斯這樣的大鱷對資本市場的實戰技能是超一流的。當然,這種超一流很大程度上是國內操盤者的愚昧映襯出的結果。

但不管怎樣,美元的強勢假像已經是強弩之末,當畫皮撕裂,投資者接下來感受到的恐怕是另一種慘烈。美國股市一旦企穩,美元的強勢假像就難以維持。當然,這也會帶來一波新的投資機會,當美元走弱,大宗商品價格會出現報復性反彈。

唯一有點安慰的是,我在《中國怎麽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一書,對次貸危機的分析,及提出的應對建議,部分已經被決策者採納。同時,許多讀者的來信(包括因爲投資資源類股票深深受益者)也讓我頗感欣慰。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我依然悲觀並努力呼籲著,直到看到希望或徹底絕望的那一天爲止,我將遠離塵囂,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補充:剛才有朋友在跟帖中特別提到巴菲特的例子,說巴菲特的財富這次也縮水了,以此說明我們的投資失誤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指出的是,這不是一個概念,也不具有可比性。巴菲特買入的是優先股而不是普通股。以巴菲特50億美元買入高盛優先股爲例,優先股享有固定的紅利收益,每年高盛要支付巴菲特10%即5億美元的固定紅利。同時,巴菲特還獲得一個認股權證,5年內可以以每股115美元的價格,認購50億美元額度之內的高盛股票,只要5年內高盛股價高過這個價格,巴菲特就可以獲得超額利潤。而我國購買的很多都是普通股,有的連投票權都沒有。比如,2007年5月,在黑石首次公開發行之際,中投以每股29.605美元的價格購入黑石101334234股無投票權的普通股,共計投入30億美元。

(附:關於國內股市,我此前的文章中已經分析過,現在的股市完全是人爲操縱的結果,操作手法之粗糙,即使非專業人士亦能清晰辨明。3月2日這一天表現得尤其明顯,在美國股市跌破7000點大關後,中國股市被神秘的資金托起,3月3日同樣如此。這說明,在對實體經濟走向悲觀無奈之餘,先啟動資本市場,通過資本市場帶動實體經濟的思路已經被付諸於行動。而且,有關部門面對民衆要求的4萬億知情權的問題,已經無法遮掩,當公衆真的把那個畫的餅當成了能吃的大餅,有關部門只能假戲真做了。最關鍵的問題是錢,從股市“集資”目前來看已經是必然的選擇了。我在2月12日寫的《中國股市已經踏上狂熱軌道》一文中的一句話,已經對股市走勢做了大致的表述:“未來的股市走勢,將超過很多人的預期。瘋狂的單邊市(連續暴漲或連續暴跌)可能持續交替上演。ZF帶頭炒概念,使得股市在‘故事會’中走出令世界瞠目結舌的行情。”另:我本周五即3月6日下午3:40至6:00在上海國際華城簽書,詳見周曉鳴先生博客http://zgzmb.blog.sohu.com/

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外國傳媒質疑匯控潛在巨額虧損

  匯控公布最新業績後,外國傳媒都表示質疑,匯控是否已擺脫了虧損,擔心供股亦未能解決匯控資金的問題。

  最受外國傳媒強烈質疑的是,匯控最新賬目是否已完全反映了集團擺脫巨額虧損。《金融時報》Lex專欄指出,匯控賬目有兩個數字特別惹人注目,其一是待售債務證券出現二百一十四億美元未實現虧損,金額是前年的九倍。

  另一數字則是活躍投資者Knight Vinke亦有提及,美國豐融資的三百四十億美元潛在進一步撇賬。Lex和Knight Vinke均認為,這些融資產目前在匯控賬目所標示的價值,較公平值高了約三百四十億美元,亦即代表匯控未來可能要再進一步虧損三百四十億美元。


資本比率已沒意義

  《華爾街日報》報道質疑其他數字,指如果不計算匯控自己債務的公平值收益六十六億美元,去年其實已出現經營虧損。該報道認為,雖然會計規則容許把這筆六十六億美元撥作收益,但實際上很難用來反映匯控的真實財政實力。

  該報道亦指出,匯控的除稅及減值前盈利由去年上半年的一百三十億美元,大跌至三十億美元,其中主要是因為亞洲經濟大幅放緩。因此,報道質疑匯控預料今年將有一百五十億美元盈利是太樂觀。

  外國傳媒質疑,匯控誇大了其資本充足比率。《華日》指出,匯控以集團把美國按揭證券資產持有至到期為大前提來計算這些資產的價值,將令資本比率的數字可能誇大了。報道表示,匯控對美國經濟狀況的預測太樂觀,如果計算美國經濟仍將惡化的因素,報道認為,匯控在供股後的有形資產相當於其有形股本的二十八倍,槓桿比例仍非常高。

  《倫敦時報》評論質疑,供股行動能否令匯控有足夠能力承受進一步虧損,或以低價吸納資產。Lex更直接地說,資本比率已沒有意義,因為花旗集團核心一級資本比率同樣遠超安全水平,但已沒有人認為花旗財政狀況健康。若以該專欄認為更有意義的有形普通股股本與有形資產的比率來看,匯控的財政絕不穩健。

  除此之外,匯控亦被質疑處理融時拖泥帶水,仍未拆除這個可能導致母公司更多虧損的炸彈。《倫敦時報》引述Knight Vinke重申匯控盡快擺脫融業務的呼籲,指雖然匯控堅稱這將令債券持有人承擔虧損,對集團聲譽構成嚴重打擊,但匯控維護不拖債聲譽的代價很高。


供股非市場回穩先兆

  該文指出,匯控股價周一大跌,供股消息只是部分原因,因為供股已在市場預料之內,另一重要原因是該行因融業務而持續面對風險。

  《華日》一篇網誌指出,有大型公司供股集資及大削減息,在正常情況下都被視為大市已見底,但市場之前幾次都錯誤地以為股市已經見底後。現在市場亦認為,匯控供股並非金融市場已經回穩的先兆,而是匯控擔心經濟前景十分惡劣,全球經濟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改善。

  《金時》一篇報道亦表示,匯控面對「不公平競爭」,雖然匯控說沒有象顯示存戶開始把資金轉到有國家支持的銀行,但投資者對該行的資本憂慮已經反映在股價上,增加了這些憂慮成真的可能,因為匯控現在是與國營銀行爭一日之長短。

2009年3月3日星期二

匯控有需要「國有化」嗎?

信報財經新聞 要聞社評 社評 2009-03-03


匯豐控股昨天公布業績,成為全城關注的焦點,除了財經界,普羅市民持有匯控股票者不計其數,匯控派息多少、集資安排如何,以至供股價多少及投資者應否「死跟」,都成為不少香港人昨天的集體討論話題。

  由於英國報章在上周末預告了匯控的供股計劃,匯控決定向股東集資的消息並不令人意外,但最後結果,包括供股比例(由盛傳四供一,定案為十二供五)和供股價(傳聞為三十三元左右,最終為二十八元)都顯示匯控需要籌集比市場預計要龐大的資金,而且願意以更大的折讓價供股,反映匯控「在在需財」的壓力較市場預期為大,供股方案公布之後匯控股價在歐洲和美國繼續下挫,應是反映了市場對匯控在供股後能否順利度過難關仍有頗大疑慮。

  自從金融海嘯發生以來,花旗集團、AIG、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全球大型金融企業都接受了政府巨額注資,暫時逃過了風暴下面臨的破產危機,但匯控從一開始就拒絕了英國政府提供注資的建議,認為自己實力健全,不願因政府注資而影響了匯控經營的獨立性。如果供股計劃在三月十九日的股東大會上獲通過,控將會成功集資一百七十七億美元,創出了香港集資的紀錄,也令匯控的核心股本一級比率達到百分之八點五、一級資本比率則上升至百分之九點八,重新成為世界上資本實力最強的銀行之一。但曾經何時,以巴塞爾資本協定的核心資本充足比率衡量,美國幾家巨無霸金融機構都非常健康,花旗的核心資本充足比率一度高達百分之十一點八,遠超規定的「健康標準」,事後證明,這個指標並不能用作衡量銀行健康與否的唯一根據。

  從美國政府擬定的銀行業壓力測試要求計算,美國政府和投資者開始轉向關注銀行普通股權益資本指標,因為這是銀行沖減損失的最重要防線,而如果以有形普通股權益資本(tangible common equity)衡量銀行抗風險的指標,美國的大型銀行都未能「過關」,故此需要政府大量注資。自金融海嘯惡化以來,美國政府先後三次向花旗注資,但仍然無法平息市場對其資本實力的疑慮,最終可能難逃「國有化」的命運。

  銀行的資本需求是否充足,端視乎未來經濟發展走向,美國政府的壓力測試,是假設失業率上升超過百分之十,以及樓價再跌百分之二十五而釐定,在上述範圍內的經濟狀況,銀行體系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營運的資本需求;匯控的業務遍及各大洲(集團全球八十二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一萬家附屬機構),如果要進行壓力測試,匯控須仔細衡量各主要市場未來的走勢;如果市況持續下滑,到底充實之後的資本比率是否仍然足夠應付營運需要。匯控主席葛霖在昨天的記者會上坦承,未來十二個月將會是艱難日子,他預料美國和英國的失業率在今年仍會逐步攀升,並且延續至二○一○年,房屋市場則仍會萎縮,言下之意,是匯控的集資規模應已計及未來經濟狀況的轉變;而且,匯控改變了數十年來派高息的政策,保留更多「彈藥」應付未來的營商環境及資本規定要求。匯控過去的穩健作風是本地投資市場的信心保證,但主席葛霖在昨天承認當年進軍美國按揭和消費市場犯下大錯,足證現管理層對前景的研判曾經嚴重失準,到底現在供股集資之後是否足以應付日後波動的金融和經濟環境,我們希望匯控能夠提供更多資料給投資者作參考。

  沒有國家作後台的銀行,現在難以在市場立足,如果匯控在供股集資之後仍然未能站穩陣腳(其股價昨晚在外圍急挫),我們有興趣知道中國政府會否插手提供支持?匯控業務雖然國際化,但其根在香港,是本地發鈔銀行,存款最多、也是大部分港人的往來銀行,其盛衰跟香港息息相關,中國難道會對匯控出狀況袖手旁觀嗎?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股神改攻債券 預示今年投資艱難

明報 港股最前線 By 張兆聰 2009-03-02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巴郡(BerkshireHathaway)公布08 年業績,第4 季純利因衍生工具按市值入帳而大跌96%,總結全年,巴菲特最為重視的帳面值亦減少9.6%,是成立以來的第二次。他更直言,今年美國經濟環境將更為混亂。筆者認為,股神近半年的新投資集中在債券、優先股等定息收入產品,預示今年投資環境仍然艱難,大家今年的投資取態,還是應以保守為主。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曾表示,捧著大量現金的人在大跌市時入市,就像飢餓時前往餐廳一樣快樂。自從雷曼倒閉掀起金融海嘯,巴菲特便頻頻出手,但不是高盛和通用電氣的定息優先股,便是優質的公司債券,例如瑞士再保、珠寶公司Tiffany、Harley Davidson等,共通點就是年收益率均達10%至15%。總結過去6 個月,巴郡已為定息產品投入達116億美元,在集團千多億美元的投資組合中,定息產品確實炙手可熱。

不過,其實巴菲特一直較少投資債券等定息產品,主因是回報率有上限,就一間股本回報率達30%的公司而言,債權人收取收益率減去通脹,往往只有單位數,但作為股東,回報率卻達30%,根本沒有買入債券的理由。

雖然巴郡亦有在經濟極好景時,短炒垃圾債券的前科,但投資金額有限,至少相對今次投下過百億美元的銀彈有很大差距,不能相提並論。


待經濟回穩企債回報可觀

股神一反常態,若非顯示在當前環境下沒有多少項目,仍能提供吸引的股本回報率,就是債券吸引力遠勝股票,前者意味投資和經營環境仍相當困難,後者則預示資金暫時不會流入股市。無論是何原因,均代表今年仍要以防守性為主。

其實債券在特定環境下,回報率不一定很低。舉一個極度簡單化的假設性例子,面值100 元,定息15 元的永久優先股,若收益率降至5% , 面值便會升至300 元(15 元除以5%),回報率達200%。現實的財資世界其實複雜得多,而多達10 個百分點的單向變動,出現的可能性亦近乎零,但這例子卻清楚說明目前債券的吸引力遠勝股票。

首先,只要不倒閉便有10%至15%回報,相當容易;而要在今年的股市中獲取這個回報則相當艱難。第二,美國採取零息政策,但企業債券收益率仍達雙位數,在於信貸價差(credit spread)續處高位,一旦金融體系和經濟回穩,價差急瀉的可能性不少,幅度亦會相當大,三數年後回報率逾倍並非不可能。

在此環境下,誰還願意投資股票呢?相信今年還是以防守性為主,大家還是靜待股票再度成為具吸引力的資產時再進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