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臺灣經濟舉步維艱

陶冬



一場罕見的金融海嘯,卷走了天文數字的財富,製造出一個又一個失業故事,更使全世界的經濟在衰退的漩渦中掙扎。

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具有幾個重要的特徵:

(1)始于個別金融産品,但所觸發的連鎖反應,波及所有資産種類和幾乎所有的國家。

(2)金融體系遭到重創,銀行信貸斷流,危機逐步向實體經濟擴散,導致企業倒閉、個人失業、盈利下降,再反饋至金融層面。

(3)各國政府以史無前例的努力救市。鉅額的財政刺激方案、央行的零利率政策,力求穩定金融、刺激就業。

(4)財政政策是刺激方案的主打,相信會對經濟增長增長帶來拉動效果,單從GDP經濟增長來看,2010年的數位未必差,但是財政擴張能否重啓民間商業尚有待觀察。財政擴張政策的主要收益者是地方基建專案和勞工,對外貿的幫助可能有限。

(5) 貿易保護主義、金融保護主義擡頭。美國的「buy American」是這種思潮的代表。貿易糾紛、金融限制會愈演愈烈,資本輸出國也可能以買賣國債回應。

臺灣經濟在金融海嘯和全球衰退的夾縫中舉步維艱,去年第四季度增長暴跌8.4%便是佐證。出口倒退20%和由此引起的投資減少23%,凸顯出臺灣目前的經濟困境,凸顯出臺灣外向型經濟的弱點。

臺灣的金融機構沒有購入大量的有毒資産,財務狀態穩健,銀行的基本面比較良好。但是,出口卻遭到沈重的打擊。臺灣出口的兩大市場美國和中國均出現罕見的需求大幅下滑,再加上信貸環璄惡劣,近月出口竟然出現40%的負增長。

各國實體經濟衰退程度開始明顯超出許多人的想象。失業是實體經濟惡化的標誌性指標,美國的失業狀況開始飆升,日本、歐洲情況十分嚴峻,中國的農民工失業估計也已接近10%。全球範圍看,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嚴峻的就業形勢。加上信貸收縮,各國消費失速難以避免,而此勢必導致企業盈利倒退,投資停滯,再帶來新一輪倒閉和裁員,由此帶來惡性循環。在已公佈的第四季度GDP中,幾乎所有國家的數位均遠遠差過預期,筆者相信2009上半年也難有明顯改善,甚至可能更弱,下半年出口訂單也未必有像樣的反彈。

臺灣的出口是以IT産品爲主體,而電子産品對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尤其敏感。這輪危機始於金融市場,個人消費的收縮相對滯後,但是隨著就業市場的大幅度收縮,電子産品的訂單在近月出現懸崖式的下跌,並由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蔓延。當企業盈利陡降時,他們的IT更新換代活動幾乎全部停止,這也影響電子業的整體需求。

在過去十年,經濟增長中52%來自內需拉動,48%來自外需拉動,48%的外需拉動遠超過亞洲平均的37%。臺灣經濟的外需主導特徵十分突出。

2008年的私人消費增長爲-0.3%。經濟不景、就業停滯,已經使臺灣的消費乏善可陳。全球衰退進一步影響消費意欲。馬英九內閣的經濟刺激舉措,重點放在發放消費券上。消費券的總規模爲830億台幣,占全體總消費的0.6%。歷史上消費券對刺激消費的成效似乎不大,在華人社會中更是如此。華人總體來說不缺錢,缺的是信心。收到消費券,自然皆大歡喜,但是消費券替代出來的款項,終究用於消費還是被存入銀行,才是問題的關鍵。日本上次的經驗是,僅有三成替代出來的款項也用於消費,因此對經濟刺激效果不彰。

政府推出了十二大基建專案,這是近年公共開支上的大手筆。不過,臺灣的政府債務/GDP比率超過45%,財政上已經捉襟見肘。馬英九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和財力,像中國、美國那樣通過財政擴張來穩定經濟、創造就業。

臺灣的貨幣政策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央行二月十八日在GDP資料公佈前緊急降息一碼,反映貨幣當局合作共度時艱的意願,但也只降了一碼。臺灣央行對匯率穩定的關心更多,很難如南韓那樣大幅減息。到今年年底,筆者預料政策利率分步驟地再降一個百分點。同時新臺幣對美元再貶5-7%。

中國因素被看成一根救命稻草,不過筆者相信最終失望可能大過驚喜。兩岸關係緩和、三通成事,無疑拉近了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經濟距離,不過兩岸之間的互信需要時間培養,經濟融合也不會一蹴而就。

短期來看,中國經濟本身也面臨著自上世紀九○年代初以來最大幅的增長倒退,就業市場形勢極其險峻,收入增長放緩。大陸遊客的海外旅遊人數急速下降,來臺灣的觀光客人數也難有突破性。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大陸QDII,在筆者眼裏更屬無稽之談。首批QDII出海,平均虧損超過50%,QDII在大陸已成票房毒藥,很難募到新的資金。舊的QDII連大陸基金經理熟悉的H股現在都不敢投,超跌的美國、日本藍籌股都不敢投,在可預見的將來他們沒有理由沖入臺灣股市。筆者所熟識的QDII經理中,還沒有人開始關注臺灣市場的。

臺灣經濟內需不足,政府的擴張性政策的空間又不大,中國因素短期難出好彩,復蘇的希望唯有寄託於週邊環境的好轉,出口訂單的回升。

主計處調低了2009年全年GDP增長率至-2.97%,不過筆者認爲這個新數位仍然偏高。內部民間無力,外部經濟進入深度衰退,政策活動空間又有限,相信臺灣今年的增長應該介乎負6~7%之間,如果撞上新一輪金融海嘯則情況也許更差。

除了周期性經濟不景外,臺灣還必須面對結構性調整。自九○年代産業空洞化之後,臺灣始終沒有找到適合於自己的新定位,投資裹足不前,競爭力鈍化。生產線的大量輸出帶來沈重的就業壓力,更使産業鏈斷裂。政府的「拼經濟」流於選舉語言,實質性的跟進不夠。更重要的是,臺灣缺少一個既有前瞻性、又具可操作性的長遠政策打算。少了通盤的戰略考慮,政策必然散亂,也難讓經濟從泥淖中拖出來。

“魔鏡,魔鏡,牆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慘的經濟”?經濟學人雜誌在最近一篇介紹臺灣經濟的文章中,以上述語言開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