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4日星期三

外國傳媒質疑匯控潛在巨額虧損

  匯控公布最新業績後,外國傳媒都表示質疑,匯控是否已擺脫了虧損,擔心供股亦未能解決匯控資金的問題。

  最受外國傳媒強烈質疑的是,匯控最新賬目是否已完全反映了集團擺脫巨額虧損。《金融時報》Lex專欄指出,匯控賬目有兩個數字特別惹人注目,其一是待售債務證券出現二百一十四億美元未實現虧損,金額是前年的九倍。

  另一數字則是活躍投資者Knight Vinke亦有提及,美國豐融資的三百四十億美元潛在進一步撇賬。Lex和Knight Vinke均認為,這些融資產目前在匯控賬目所標示的價值,較公平值高了約三百四十億美元,亦即代表匯控未來可能要再進一步虧損三百四十億美元。


資本比率已沒意義

  《華爾街日報》報道質疑其他數字,指如果不計算匯控自己債務的公平值收益六十六億美元,去年其實已出現經營虧損。該報道認為,雖然會計規則容許把這筆六十六億美元撥作收益,但實際上很難用來反映匯控的真實財政實力。

  該報道亦指出,匯控的除稅及減值前盈利由去年上半年的一百三十億美元,大跌至三十億美元,其中主要是因為亞洲經濟大幅放緩。因此,報道質疑匯控預料今年將有一百五十億美元盈利是太樂觀。

  外國傳媒質疑,匯控誇大了其資本充足比率。《華日》指出,匯控以集團把美國按揭證券資產持有至到期為大前提來計算這些資產的價值,將令資本比率的數字可能誇大了。報道表示,匯控對美國經濟狀況的預測太樂觀,如果計算美國經濟仍將惡化的因素,報道認為,匯控在供股後的有形資產相當於其有形股本的二十八倍,槓桿比例仍非常高。

  《倫敦時報》評論質疑,供股行動能否令匯控有足夠能力承受進一步虧損,或以低價吸納資產。Lex更直接地說,資本比率已沒有意義,因為花旗集團核心一級資本比率同樣遠超安全水平,但已沒有人認為花旗財政狀況健康。若以該專欄認為更有意義的有形普通股股本與有形資產的比率來看,匯控的財政絕不穩健。

  除此之外,匯控亦被質疑處理融時拖泥帶水,仍未拆除這個可能導致母公司更多虧損的炸彈。《倫敦時報》引述Knight Vinke重申匯控盡快擺脫融業務的呼籲,指雖然匯控堅稱這將令債券持有人承擔虧損,對集團聲譽構成嚴重打擊,但匯控維護不拖債聲譽的代價很高。


供股非市場回穩先兆

  該文指出,匯控股價周一大跌,供股消息只是部分原因,因為供股已在市場預料之內,另一重要原因是該行因融業務而持續面對風險。

  《華日》一篇網誌指出,有大型公司供股集資及大削減息,在正常情況下都被視為大市已見底,但市場之前幾次都錯誤地以為股市已經見底後。現在市場亦認為,匯控供股並非金融市場已經回穩的先兆,而是匯控擔心經濟前景十分惡劣,全球經濟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改善。

  《金時》一篇報道亦表示,匯控面對「不公平競爭」,雖然匯控說沒有象顯示存戶開始把資金轉到有國家支持的銀行,但投資者對該行的資本憂慮已經反映在股價上,增加了這些憂慮成真的可能,因為匯控現在是與國營銀行爭一日之長短。

沒有留言: